试论萨利文及其轻歌剧《日本天皇》的创作

2017-01-30 01:06
黄河之声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吉尔伯特日本天皇歌剧

袁 勤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 200444)

试论萨利文及其轻歌剧《日本天皇》的创作

袁 勤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 200444)

本文介绍了英国作曲家萨利文在轻歌剧上的创作,并就其代表作轻歌剧《日本天皇》的创作及音乐特征作了简要的分析概括。

萨利文;轻歌剧;《日本天皇》

轻歌剧(operetta)因其在情节、音乐风格和审美趣味上的特殊性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风靡欧美市民阶层的重要音乐戏剧形式。19世纪下半叶,萨利文与吉尔伯特的轻歌剧以其曲折离奇的剧情,简洁机敏的语言,灵动的音乐表达方式以及特有的英伦式幽默,使之在英国的歌剧舞台上独领风骚,这一时期也被称作英国轻歌剧的“黄金时代”。

阿瑟·萨利文(Arther Sullivan,1842-1900)是19世纪下半叶英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1842萨利文出生于伦敦,1854年入皇家小教堂任唱诗班歌童,1856年成为皇家音乐学园第一个获得门德尔松奖学金的学生。1858年前往莱比锡音乐学院深造,师从里兹、大卫和莫舍莱斯。1861年回英国任圣迈克尔教堂管风琴师。1862年萨利文为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创作的戏剧配乐在水晶宫音乐厅上演,使他一举成名。此后,萨利文创作的一系列合唱和管弦乐作品使他跻身于英国最著名的作曲家行列。1866年任皇家学园作曲教授,1876-81年担任新成立的国立音乐训练学校(皇家音乐学院前身)校长,在从事指挥和行政管理之外,他创作了康塔塔《凯尼尔沃斯》,爱尔兰交响曲,并为皮亚蒂创作了大提琴协奏曲以及清唱剧《浪子》等严肃的音乐作品。

1871年萨利文结识了剧作家吉尔伯特(W. S.Gilbert,1836-1911),开始合作创作轻歌剧,首度合作《特斯皮蒂》(又名《诸神老了》)并不成功。1875年经理查·卡特策划,二人再度合作的《陪审团开庭》受到好评,使得萨利文决心与吉尔伯特共命运。在卡特的策划下他们成立了公司,租用喜歌剧院来专门上演二人的歌剧。随后萨利文和吉尔伯特联袂创作的轻歌剧《魔法师》连演了175场,而《爱水手的少女》更是创下连演700个夜场的记录,确立了他们在英国轻歌剧领域的地位。《爱水手的少女》在美国同样获得成功,而专为美国创作的《彭赞斯的海盗》也久演不衰。接下来在上演轻歌剧《佩兴斯》期间,卡特为他们的作品专门开设萨沃伊剧院,从此萨沃伊歌剧成为吉尔伯特和萨利文轻歌剧的代名词,而他们的歌剧演员则被称为“萨沃伊人”。此后,除新作品《约兰特》、《艾达公主》、《日本天皇》之外,剧院还将他们之前的一系列著名剧目重新上演,以保持其作品始终活跃在萨沃伊舞台。

1883年萨利文被封为爵士,他认为轻歌剧的写作有损于他的声誉,希望改变风格,为萨沃伊带来更严肃的作品。他与吉尔伯特时常发生争执,两人反目期间,萨利文创作了他唯一一部“大歌剧”,根据司格特小说写的《艾凡赫》(1891),取得连演161场的骄人成绩,却未能在保留剧目中赢得一席之地。80年代后期,他还担任了爱乐协会指挥,并在曼彻斯特哈莱音乐节、利兹音乐节任指挥。长期的劳累使他健康旧恶化,辞世时年仅58岁。

在创作轻歌剧之初,从萨利文的作品中明显可以感受到奥芬巴赫的影响。自《彭赞斯的水手》之后,萨利文开始寻求新的表达方式:依托英国和欧洲大陆传统,吸收维多利亚时代的教堂音乐、室内芭蕾和歌剧的因素。他的技术娴熟,写作速度飞快又很少有敷衍了事之作;音乐避免情绪上的极端化,很少有真正动人伤感的时刻;快乐、风趣、幽默随处可见,但恣意放纵和轻浮几乎不存在,尽管笔下主要人物很少有个性特征,但在捕捉现场感和群体特征方面展现出非凡的才能。

在二人长达25年的合作中,共通力创作了14部轻歌剧。其中,两幕轻歌剧《日本天皇》(The Mikado,or The Town of Titipu,又名《蒂蒂普城》)被普遍认为是萨利文和吉尔伯特合作的最优秀的轻歌剧,1885年3月14日首演于伦敦的萨沃伊剧院。《日本天皇》讲述了关于日本天皇(男低音)的儿子南基-普(男高音)与恋人云-云(女高音)在经历种种磨难后,最终获得天皇的原谅和认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是一部具有异国风情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荒诞的闹剧。歌剧虽将故事背景设置在遥远的异国,本意实则在暗讽当时英国的官僚制度。该剧是他们唯一一部在非英语国家受到广泛欢迎的作品,如今在西方仍是一部经常上演的歌剧作品,如此一部19世纪的政治讽刺剧依旧被当代的观众所喜爱,足见其音乐的亲和力和题材的现实意义。

吉尔伯特的脚本构思巧妙,歌词的精巧和变化赋予作曲家无穷的创作灵感。剧中有不少特别的音乐处理以增加趣味性,譬如在“罪犯哭泣”段落中的木管乐插句,以及在“一个更有人情味的天皇”中,对巴赫的G小调管风琴赋格的引用。再如:“三个年轻的姑娘从学校归来”、“所以,先生,我恳求您”、“这是一个办法!”,这些唱段显得如此流畅动人,情趣盎然。而“有一天事情将会发生”和“在呼啸的风中有一个美人”等唱段中,幽默的对白和与之相映衬的音乐配合得天衣无缝。吉尔伯特和萨利文擅长描写少女的天真无邪,他们的灵感表现在最欢快的群众合唱和生气勃勃的女学生们的合唱中。云-云的独唱“太阳永远光芒四射”中微妙的节奏处理和声乐线条的表现堪称声乐独唱曲中的杰作。“我是一名流浪歌手”和“在小河旁的树上”都是最著名的萨沃伊歌剧选段。该剧所具有的精巧的构思、流畅的表达和特有的幽默,使它在轻歌剧舞台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1] 沈旋.西方歌剧辞典[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2] 杨燕迪.应邀徜徉轻歌剧《外国著名轻歌剧选读》序[J].音乐爱好者,2010,03.

猜你喜欢
吉尔伯特日本天皇歌剧
试着慢一点
走进歌剧厅
退位开始
试着慢一点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只求输 时不要 哭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新西兰歌剧院首演吉尔伯特与萨利文歌剧《日本天皇》
日本天皇访越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