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舞蹈教学中形体表现力训练要点浅析

2017-01-30 01:06
黄河之声 2017年12期
关键词:肩部表现力形体

刘 丽

(荆州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1)

学前舞蹈教学中形体表现力训练要点浅析

刘 丽

(荆州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1)

舞蹈艺术这种特殊的表演规律决定了形体表达的重要性,形体表现力的训练是任何一个需要具备一定舞蹈技能的人,学习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最重要的基础环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舞蹈基本功训练时,要不断克服自然形态习惯,掌握正确形态,才能更好地掌握舞蹈动作。基于此,本文对学前舞蹈教学中形体表现力训练要点展开简要分析,以期为学前舞蹈教师分享一些有价值的教学经验。

学前舞蹈;形体表现力;训练要点

作为一门表演艺术,舞蹈通过动作展示、情感表达、情景展现及人物刻画,实现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可以说,舞蹈都是以舞者员的形体表现为载体。舞者用他们身体的每一个关节、肌肉、去展现美的形态、身段、轮廓、线条,去表现出内在的美的情感。舞蹈艺术的肢体动作不仅仅是自然形态的,还要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经过艺术化且富于感情色彩的动作。舞蹈艺术这种特殊的表演规律决定了形体表达的重要性,形体表现力的训练是任何一个需要具备一定舞蹈技能的人,学习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最重要的基础环节,训练的重点是发挥各部位的内在感情的综合表现力。

当然,舞蹈的艺术美不仅仅靠舞者的形体来表现,还包括音乐、道具、背景、构图等,但无疑形体表现是最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对于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改造自然形态的形体,改善形体条件,规范形体动作,使之趋于艺术的和理想的状态,是学习舞蹈所必须具有的首要身体素质。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什么舞蹈基本功,更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舞蹈基础和意思,在力量、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都很欠缺。因此,就必须重视对舞蹈基本功的系统训练,通过科学训练改变原有自然形态弊端,展现正确形态。

形体训练的规范性具体表现在头、颈、肩、手臂、躯干、腰、腿部等身体部位,这几个部位的动作相对独立,但是通过肌肉的辅助,呼吸的配合,在表演中每个部位的动作又是不可分离的。根据这个目标,下面浅要分析训练要点。

(一)头颈部。头部动作主要有摇头、倾头、转头,头部动作一般是与颈部动作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训练头部动作的时候,是要求颈部放松,这样才能做好头部动作。更多的是涉及面部表情,在舞蹈展示过程中,舞者的内心世界通过其舞蹈动作及面部表情来传达,通过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的完美配合表达舞者的内心情感。在表达不同情感时,舞者的肌肉活动与面部器官会展现相应的特征,通过对面部表情的准确运用为整个舞蹈增添魅力。而面部表情更多是通过眼睛得到集中表达,因此头颈部的训练要点在于颈部的放松和眼睛的训练。

(二)肩部。舞蹈中的大量舞姿、舞步、技巧都离不开肩部的积极配合。在肩部训练中主要要求肩关节松弛,肩胛带有韧性,一般进行开肩关节、拉肩胛带训练。常见的以肩部为主的动作包括抖肩、柔肩等,在某些民族的风格性舞蹈中,肩部动作更明显,比如蒙族的肩部动作,体现了蒙古族舞蹈的独特特征。

(三)手臂。在舞蹈动作中,手臂主要起到协调人体形态、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通过手臂的不同动作展现不同的舞蹈形态。在舞蹈展示过程中,手臂需要与不同动作进行配合,展现各种舞蹈造型,而且通过手臂动作实现舞者的跳跃、旋转等各种技术动作。可以说,手臂是维持身体平衡、表达舞者内心情感、表现舞蹈风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展现舞蹈内涵、体现舞蹈韵律的主要因素。在日常舞蹈训练过程中,手臂运行的线路与手位标准都是不可忽略的,难的是在手臂的运行路线变化中,要感受到其运动内在力的运用。

(四)下肢。在舞蹈动作中,通过下肢的配合展现舞者优美的舞姿,塑造舞者全身造型,并实现旋转、跳跃等技术性动作。在舞蹈动作语汇中,下肢处于主干地位,是舞蹈动作的重要基础,只有下肢动作准确、优美,才能体现更加和谐、完美的肢体动作。在下肢训练中最主要是软开度,这是一切动作的基础,一般进行压腿、踢腿、开胯训练,培养正确的腿部动作和活动能力、控制能力。

(五)腰。腰是上身与下身的连接点,是整个身体的中段与轴心。尤其在中国古典舞蹈中,舞姿的幅度、速度、平稳度,都需要人体中段的高度柔韧与力量为基础。所以,腰部的应用能力和脊椎的屈伸、回旋与侧旋是完成舞姿和身法的关键。在学前学生的腰部训练中,主要进行挑胸腰、跪下腰、涮腰的训练,增强其柔韧度与力度。

(六)躯干。躯干是人体的支柱,承上启下,连接着头及四肢。在躯干训练中,主要以腹背部肌肉锻炼为主。腹部与背部有大量韧带与肌肉群,通过他们的有效配合,完成各种肢体表达。另外,在舞蹈动作中,躯干还能稳固舞者姿态、实现舞蹈技巧。

以上对六个具体身体部位的训练要点进行了浅析,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呼吸。舞蹈中的呼吸即人的生理呼吸在形体动态中的艺术化,它与形体训练是息息相连的。比如压腿训练,下压时要提醒学生呼气,令身体肌肉放松,这样效果会更好。尤其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呼吸是外部姿态的某种推动力,动作上扬、阔展的身体运动需要吸气,而下沉的动作则应呼气,腿部动作需提气以减轻负担。内心呼吸的感觉必须从身体的中段开始一直贯穿到眼睛、手臂、指尖。要想熟练地完成舞蹈动作,仅仅具有好的身体形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良好的肌肉能力和身体的协调、灵活、节奏感,以及内心的舞感,这样才能把全身各部位的能力协调、糅合,把舞蹈表现得精彩。■

[1] 白雯.提高学前舞蹈教学有效性的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7,06.

[2] 刘洁.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整合研究[J].通俗歌曲,2015,08.

猜你喜欢
肩部表现力形体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纤变墨画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