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民俗文化

2017-01-30 07:32
山西青年 2017年4期
关键词:桃符灶王爷门神

王 浩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8

冬日里的民俗文化

王 浩*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8

冬季是最寒冷的季节,北风呼啸万里雪飘,万物萧瑟,人们的生活却充满着热闹的气氛。家家户户秋收后,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来充实闲暇的时间。冬日里的活动既有庄重的祭祀仪式,也有欢娱的节日庆典,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节日的举行,来凝聚人心,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冬日;民俗文化;祭祀

在中国,从农历的十月开始就进入了寒冷的冬季,从节气上来说,是从立冬到立春历时三个月。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来指代冬季。冬天是四季中的第四季。《月令》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冬季大地气温下降,大部分生物开始减少外出活动,准备过冬。对于人类来说,则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

立冬:一般是农历十月初七或初八,《礼记·月令》曰:“孟冬之月,是月也,以立冬先三日,太史谒於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齐。立冬之日,亲率公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立冬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领百官到北郊迎接冬天的到来,并且抚恤孤寡老人。另外,巫师还要进行占卜,获知吉凶祸福。《周书·时训》曰:“立冬十月节,水始冰;水若不冰,即阴之有负,国用匮乏。地始冻;地若不冻,即灾咎之征。野鸡化蜃;若不为蜃,即时多淫妇。”

小雪:《三礼义宗》曰:“小雪为中者,气叙转寒,雨变成雪,故以小雪为中。”小雪这天,是天气转寒的标志,部分地方由下雨变成了飘雪。《礼月令》曰:“小雪之中,虹藏不见,后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后五日闭塞而成冬,谨关梁,塞蹊径。”由于不再有雨,彩虹便不会出现了,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冬至:《尚书》曰:“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是我国重要的节日之一。冬至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我们经常说的数九寒天就是从这天算起的,每九天为一个单位。民间传唱的《九九歌》就是讲述这一节气的。民间冬至要吃饺子,有这么一句谚语:“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腊八节:许慎《说文》曰:“腊,冬至后壬戌,腊祭百神也。”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是腊日。从先秦时期,腊八节就是民众进行祭祀和祈求来年丰收、吉祥的节日。《风俗通》曰:“腊,接也,新故交接,故有腊大祭以报功也。”在腊八这一天人们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向上天禀告功德。另外,腊八节除了祭祖敬神,还要进行除疫。《礼仪志》记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古人请巫师做法,驱除病魔,保佑子民。

祭灶:祭灶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相传,灶王爷爷是玉帝派到人间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神仙,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灶王爷爷要上天向玉帝汇报下界情况,百姓为了不让灶王爷爷上天胡说,就用麻糖糊住他的嘴。还有在灶台上摆上贡品,让灶王爷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除夕:除夕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中的“除”的意思是“去”,除夕就是除旧的,来迎接新的岁月。在这期间,所有的活动都以辞旧迎新、祈福禳灾为中心。

中国各地都有贴门神的习俗。古代一般是把桃木刻成人形,挂在人旁。后来张贴画成人形的门神画。《括地图》曰:“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屋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此则鸣。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则杀之。”传说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贴完门神,紧接着就是贴春联。春联俗称“对联”,因在春节贴,故名。春联的源头是挂桃符,用于驱邪,后来简化,将门神刻于桃符或在桃木上写门神之名。过去人们认为桃木可以驱邪,并且写上猛将的名字,就可以镇恶驱邪,所以叫桃符。到了宋代,人们开始在桃符上写对联。

到了除夕晚上,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吃年夜饭。吃年夜饭是最热闹的时候,家人围坐在一起,阖家团圆,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美食。饭菜丰富,有鸡鸭鱼肉、凉菜、炒菜、当地小吃等。其中最不可缺少的是鱼,“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在吃饭前还要放炮仗,预示着一家新的一年的开始和对旧的一年的告别。餐桌上还要给长辈敬酒说祝福语,寓意来年平平安安。最后一道是主食即饺子,在包饺子时,每家都会包入一些钢镚,如果谁吃到了,预示着来年会顺顺利利,心想事成。

每年过年都要守岁,就是一晚上不睡觉,吃吃喝喝到天亮。守岁既有期望,又有惜别的意思。盼望新的一年的到来,对过去一年的依依不舍。

元日:《书》曰:“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古代正月初一帝王要举行祭祀大典,向祖先告知这一年的情况,并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在民间则去宗祠祭祀祖先,而后挨家挨户进行拜年。晚辈要给长辈磕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压岁钱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冬日里的民俗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节日的寓意大多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祈求风调雨顺、对安祥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大团圆。节日随着时间的更替而进行,人们的生活也有条不紊的继续着。如今的社会,过多的追求时尚,忽略了优秀的传统节日,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优秀的文化内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用新时代的发展眼光去对待优秀的文化节日,将其发扬光大。

[1]徐坚等著.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书版社,1980.

[2]欧阳询著.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李昉等著.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书版社,1985.

[4]春节民俗日历[J].中国农村科技,2007(2).

[5]古爱英编.冬天里的节日民俗[M].郑州:海燕出版社,2008.04.

王浩(1993-),男,汉族,山西忻州人,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俗文化学。

B

A

猜你喜欢
桃符灶王爷门神
足球场上的“门神”
门神想吃立夏饭
小小的家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有趣的门神
元日
桃符的传说
元日
桃符的传说
灶王爷的“脸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