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东文化在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运用

2017-01-30 07:32张晶晶
山西青年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化生活河东资源

张晶晶

1.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高级职业中学,山西 临县 033200;2.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浅谈河东文化在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运用

张晶晶1,2*

1.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高级职业中学,山西 临县 033200;2.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 临汾 041000

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学生处在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其思想必然受到影响。尤其是异彩纷呈的社会文化和道德文化,对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重视地方文化资源中道德和人文精神资源,使其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河东文化为例,浅谈河东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运用。

河东文化;文化生活;高中思想政治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文化”这一范畴第一次走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把地方文化资源运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三《文化生活》中,丰富《文化生活》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学习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是一种享受艺术和收获快乐的过程。

古河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河东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将其融入高中《文化生活》的知识讲解中,必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理解和掌握,并激发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热爱和对古人的崇拜。

开发和利用河东文化资源,使其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河东文化在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运用,有利于完善和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增强课堂学习效果的时效性,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真正实现课程改革。

二、研究综述

在此次的新课程改革中,《文化生活》这个模块是以前没有的。在内容设置上,加入了很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中国特色文化的元素,还有很多重要思想和重要内容。新课改倡导“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为了有效的贯彻实行这一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我们国家,有关地方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运用,也是处于一个刚起步的阶段。根据主题检索“地方文化资源在高中政治中的运用”,还是有一些记录的,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和具有文化特色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一定的研究优势。

在山西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学习,为本研究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运城河东文化为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模块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本文力求反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使课程结构呈现出更多的选择性。在研究中试图从课程文化的建构性视角,研究河东特色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模块中的运用,以期实现河东地区特色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时代超越,尤其是凸显课程结构多样化所带来的育人功能,从而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人为素养,提升学生的良好的道德素质。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笔者通过在知网和各种期刊杂志上查阅国内外专家和教师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著作和论文,认真学习和研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并且关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等有关教学论文的期刊杂志和论文,为本论文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问卷调查法

笔者打算在本论文中设计有关学生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红》模块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对于《文化生活》模块的备课和讲授情况,搜集学生和教师在实际的教与学的过程当中的问题,对调查问卷进行大数据分析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从而更好的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访谈法

读者服务工作及其研究是图书馆界同仁长期以来关注的热点,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工作职责所在,是图书馆的基本义务。“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多少年来一直高举的旗帜。说到底,图书馆的工作就是服务,就是为读者提供服务,反过来讲,为读者提供服务就是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有工作就必须由管理。对于图书馆来讲,读者满意度是对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综合反映。

要了解河东文化资源,并且要把他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模块中,首先必须要对河东文化有深入和系统的了解,知道河东文化的哪些元素可以很好的运用到《文化生活》当中,而哪些元素不适合运用到《文化生活》中去。所以除了查阅各种图书资源以外,还要对一些名人老者进行访谈,从而获得最新最真实的资料,对于本论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国际竞争的实质已经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所以文化的价值和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的“软实力”的地位也越来越凸显。整个世界都在寻找文化发展的前进动力,地方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了永葆地方文化的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的竞争力,我们在保存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的交流中我们应该主动地去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更重要的是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而不能是学了他人的忘了自己的。

五、调查的基本情况以及原因分析与对策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运城河东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且内涵底蕴深厚。从政府到民间都越来越重视对文化的挖掘。为了使学生们更加了解我们河东地区的文化,并且有效地利用河东文化,笔者对河东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运用做了一次简单的尝试,期望达到良好的效果。在此之前,笔者与高中在校学生和高中思想政治科教师做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二)原因分析

1.在推进河东文化资源运用于高中政治生活教材中,教师的主动性不高,自觉意识不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

4.对于河东文化资源运用于《文化生活》课教学中的价值认识很不全面。

5.河东文化资源运用于《文化生活》的教学方法单一。

(三)对策

1.响应课程改革的方针,教师和学生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2.积极创新河东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教学。

3.营造河东文化资源运用的良好的校园环境。

[1]张玉.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研究:以张家港为例[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12).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刘方涛.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学与管理,2011.

张晶晶(1987-),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就职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高级职业中学,读研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专业:学科教学(思政)。

G

A

猜你喜欢
文化生活河东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庆丰收 感党恩 农之源 韵河东
国博开展“河东之光”,展出酒务头遗址出土文物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对韵河东”湖湘楹联七子与河东流派学术交流会剪影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存问题探究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村民日常文化生活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