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曲霉菌病的防治

2017-02-01 05:12迟静王晓艺曲延鹏
家禽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曲霉菌禽类烟台市

迟静,王晓艺,曲延鹏

(1.烟台市牟平区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 烟台 264100;2.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街道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 烟台 264114;3.烟台市牟平区莒格庄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 烟台 264110)

禽曲霉菌病的防治

迟静1,王晓艺2,曲延鹏3

(1.烟台市牟平区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 烟台 264100;2.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街道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 烟台 264114;3.烟台市牟平区莒格庄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 烟台 264110)

曲霉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真菌性传染病,许多禽类和哺乳动物都能感染(包括人在内)。临床上常见发生于家禽,育雏期间的幼禽(鸡、鸭、鹅、鸽等)的易感性最高,常呈急性群发性爆发,造成大批发病和死亡,而成年禽则多为散发。本病的特点是在组织器官中,尤其是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小结节。

1 病原

本病的病原体为子囊菌纲曲霉菌属中的烟曲霉。此外,黑曲霉、黄曲霉、土曲霉等也有不同程度的病原性,偶尔也可从病灶中分离出青霉菌、白霉菌等。

曲霉菌的形态特点是分生孢子呈串珠状,在孢子柄顶部囊上成放射状排列。

曲霉菌为需氧菌,除能在室温生长外,也能适应于体温(37~40℃)中生长。在一般霉菌培养基,如沙堡弱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和其他糖类培养基等均可生长。烟曲霉在固体培养基中,初期形成白色绒毛状菌落,经24~30h后形成孢子,菌落呈面粉状、浅灰色、深绿色、黑蓝色至黑色的变化过程。曲霉菌的孢子抵抗力很强,煮沸后5min才能杀死,在一般消毒液中须经1~3h才能灭活。曲霉菌类(尤其是黄曲霉)能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不仅能使肺部产生病变,还能引起肝脏的损害,以致发生肝硬化和诱发肝癌。

2 流行病学

曲霉菌的孢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禽类常因通过接触发霉的饲料和垫料而感染,各种禽类都有易感性,但幼禽的易感性最高,特别是 4~12日龄,常呈群发和急性经过,成年禽仅为散发。哺乳动物和人也可感染。

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被曲霉菌污染的垫料和饲料;其次是在孵化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时,霉菌孢子容易穿过蛋壳侵入而感染,使胚胎发生死亡,或者出壳后不久便出现症状,也可在孵化环境经呼吸道感染而发病。

3 症状

1~20日龄雏禽常呈急性经过,成年禽呈慢性经过。急性者可见病禽呈抑制状态,多卧伏,拒食,对外界反应淡漠。病程稍长,可见呼吸困难,伸颈张口,细听可闻气管啰音,但不发出明显的“咯咯”声。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冠和肉髯颜色暗红或发紫,食欲显著减少或不食,饮欲增加,常有下痢。离群独处,闭目昏睡,精神萎顿,羽毛松乱。病鸡常有眼炎,结膜潮红,眼睑肿大,通常是一侧的瞬膜下形成一绿豆大小的隆起,致使眼睑鼓起,用力挤压可见黄色干酪物,有些鸡还可在角膜中央形成溃疡。慢性者多见于成年或青年禽,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羽毛松乱、无光,喜呆立,消瘦、贫血,严重时呼吸困难。产蛋禽则产蛋减少甚至停产。急性者通常在出现症状2~7d死亡,慢性者可延至数周,死亡率很高,可达50%以上。

4 病理变化

禽曲霉菌病的病理变化分为局限性或为全身性,取决于侵入途径和侵入部位,同时也与不同菌株、不同禽种、病情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有差异,一般而言,主要侵害呼吸系统,最常见的部位是肺脏和气囊,有时呼吸道也有明显的变化。

肺:在肺上出现结节性病灶,是一种典型的肉芽肿性炎症,也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结节从粟粒到小米粒、绿豆大小不等,结节呈灰白色、黄白色或淡黄色,散在或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肺部组织,结节被暗红色浸润带所包围,结节的硬度似橡皮样或软骨样,切面呈均质干酪样,似有层状结构,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组织,内含大量菌丝体,外层为类似肉芽组织的炎性反应层,并含有巨细胞。有少数可互相融合成稍大的团块。

气囊:可广泛受到侵害,气囊膜混浊、增厚,表面常有白色、皮毛状的霉菌生长物,胸部和颈部气囊中含有一种扁平圆盘状的黄色干酪样物质,以及炎性渗出物和菌丝团状。有时气囊壁上也出现黄白色的结节病灶。

除了肺和气囊之外,有些雏鸡可以发生曲霉菌性眼炎。曲霉菌有时可以侵入脑部,引起脑炎,在雏鸡、雏火鸡及其他禽类的小脑,均能见到霉菌菌丝,病禽显现斜颈、平衡失调等神经症状。其他如皮下、肌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心脏、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也能出现一些病变。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取病理组织(结节中心的菌丝体最好)少许,置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1~2滴,用针头划碎病料,加盖玻片后镜检,可见菌丝体和孢子;接种马铃薯培养基或其他真菌培养基,生长后根据菌落颜色、形态结构进行鉴定。

幼禽急性病例时,注意与雏鸡白痢、雏鸡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相区别,除一般症状和呼吸症状有相似之处外,病理剖检变化和病原学检查即可分开。霉菌性脑炎的病例,其神经症状要与雏鸡脑脊髓炎、雏鸡新城疫等区别。

6 治疗

发现疫情时,迅速查明原因,并立即排除,同时进行环境、用具等的消毒工作。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据报道用制霉菌素治疗本病有一定的效果,剂量为每100只雏鸡一次用50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2d;或用克霉唑内服可治疗各种深部真菌感染,如肺、消化道等部位,每100只雏鸡使用1g,拌料喂服,连用2~3d。

下列方法也有一定效果,可以试用:①硫酸铜:用 1:3000的硫酸铜饮水,连用 3~5d;或碘制剂:每公斤饮水中加入碘化钾 5~10g,饮用;或龙胆紫:每吨饲料中加入 10g,喂给;②控制继发感染,使用链霉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等,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③每天早晚各饮一次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 Vc,以增加能量,缓解应激;④中药治疗:10~20日龄雏鸡,每100只日用量 (干药)为鱼腥草60g、蒲公英60g、筋骨草15g、山海螺30g、桔梗15g,加水煎汁饮用,连用1~2周。

7 预防

不使用发霉的垫料和饲料是预防曲霉菌病的主要措施。垫料要经常翻晒,尤其是夏季或阴雨季节,防止霉菌生长繁殖。如垫料已发霉,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育雏室应注意通风换气和卫生消毒,保持室内干燥、清洁。长期被烟曲霉污染的育雏室、土壤、尘埃中含有大量孢子,雏禽进入之前,应彻底清扫、消毒。消毒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法,或0.3%过氧乙酸或5%石炭酸喷雾后密闭数小时,经通风后使用。同时良好的通风,既能降低空气中孢子数量,同时也能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对禽类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

加强孵化场的管理,做好孵化场的环境控制工作,保持孵化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孵化室的环境和孵化器具进行熏蒸消毒,落盘后出雏机内也要熏蒸消毒。孵化场的蛋壳、无精蛋、死胎、毛蛋及弱死雏鸡等废弃物,应做好无害化处理,防止造成污染。

8 小结

综上所述,禽曲霉菌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在禽类的饲养过程中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养水平,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观念,做好饲养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杜绝本病的发生。 □

S858.315.4

C

1673-1085(2017)02-0028-02

2017-01-20

猜你喜欢
曲霉菌禽类烟台市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灌木丛篁图》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
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研究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佩特曲霉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