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与护理

2017-02-01 11:12李飞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危重急诊科体征

●李飞

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与护理

●李飞

目的:探讨急诊科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392例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方法:明确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前的准备工作、转运途中的护理工作,加强相关科室间的协调配合。结果:按计划实施的安全转运,转运过程中无患者死亡。结论:通过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可减轻患者并发症得分发病率和医患之间产生的护理纠纷,同时也可以缩短转运时间和增加患者满意度。

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护理

急危重症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转运到辅助科室进行检查或转入专科病房住院治疗,甚至急诊手术。转运能增加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死亡危险性。因此,转运途中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要,要求医护人员高度重视,以确保患者迅速安全的转运,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现将我院急诊科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392例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急诊科共转运急危重症患者392例。年龄18至85岁之间。其中内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108例,脑血管疾病72例,慢阻肺,呼吸衰竭25例,消化道出血15例,有机磷中毒15例;外科:多发伤54例,骨折63例;妇科:胎膜早破45例,宫外孕10例。

2 转运前的准备

2.1 有效评估

转运前评估病情:转运前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应充分评估患者伤情,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如患者转运前生命体征不稳定,必须检查或治疗。责任护士应坚持有医生同往,根据病情准备好途中各种器械、药品。

2.2 充分做好解释工作

转运前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相关事项及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及配合。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启动转运,不可强行执行转运。

2.3 畅通的通道

转运前与接受科室协调,包括通知病情和接受需要的特殊准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微量注射泵等。电话通知电梯管理人员,减少等待时间,以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例转运到位,为患者救治争取时间。

2.4 转运前患者的准备

对高风险的患者进行预处理,是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措施。(1)对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转运前应检查人工气道是否固定妥当,确保管道位置正确,并且吸尽气道内的分泌物。(2)多发伤失血过多患者应用安全留置针建立2~3条静脉通路,保证有效循环。(3)骨折患者应做好初步固定,防止在搬运过程中再次损伤(4)所携带的各种管路均复查是否妥善固定及管路的通畅。

2.5 人员配备

由经验丰富的急诊科医生、护士及护工组成。医师应接受过气道管理培训、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危重病人治疗培训等。护士要具备危重护理资格,并经过了转运工作的基础培训。

2.6 物品配备

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应准备(1)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托品等。(2)辅助器械:如便携氧气瓶、简易呼吸气囊、内置电池型心电监护仪等,必要时准备除颤仪、气管插管包等。应仔细检查所携带物品,确保其处于功能状态。

3 转运途中的护理

3.1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包括意识、瞳孔、脉搏、血压、呼吸、血样饱和度等,始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和氧气供给。及时清除患者呕吐物,对途中出现生命体征明显变化的患者,立即给予有效处理。

3.2 加强管道护理

妥善固定各管路,保持各管道的通畅。发现管腔阻塞、皮管扭曲受压等情况及时处理。

3.3 确保转运安全

躁动患者除护栏外应加适当约束,以防坠伤、碰伤。搬运患者时,医护人员动作应轻稳、协调一致,防止平车移位,将患者妥善转移到病床上。

3.4 做好心理护理

患者生病或手上后往往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的情绪,护士应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和指导,这在转运过程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5 转运后的交接

转运到达目的地后与病区护士严格交接。我科设有危重患者护送交接本,包括患者病情、生命体征、检查项目、治疗等的详细记录,由双方护士签字备查,保证护理治疗的连续性,提高抢救成功率。

4 结果

392例患者均安全到达目的地,提到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医疗纠纷,提到了患者满意度。

5 讨论

危重患者转运是急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过程中不可忽略的环节[1]。我院急诊科在转运急危重症患者过程中,实施了评估患者病情,做好转运前急救药品和物品的准备,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相关科室协调及转运后病情的详细交待等护理措施后,使392例急危重症患者顺利转移到病房,明显提到了科室、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然而,院内安全转运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除患者本身外,还包括医护人员职业道德、转运通道及工具等[2]。因此,要完善转运制度,提高护送人员的能力及素质,从而确保患者的安全转运,提高转运成功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急诊科)

[1]曹军华,李天雅.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与护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7,7(6):66-68.

[2]何梦乔,钟后德,毛任忠.实用急救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305.

猜你喜欢
危重急诊科体征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