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孕引产产妇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方式分析

2017-02-01 11:12李娅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效性心理特点产妇

●李娅

中孕引产产妇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方式分析

●李娅

目的:对中孕引产产妇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探究,缓解或消除其紧张、畏惧心理,引导其积极配合医护工作,最大限度的维护母婴生命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7月对近期我院妇产科收诊的90例产妇,对中孕引产原因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她们的心理环境与心理特征进行科学预测,继而行心理护理干预,将人文关怀理念整合其中,理解产妇的苦痛,应用多样化方式协助产妇处理现实问题,并积极给予产妇精神上的慰藉与鼓舞,耐心的解说产妇负面情绪的成因,并阐述现代引产技术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协助她们树立痊愈的信念,使其在引产前后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为顺利引产目标的实现不懈努力。结果:心理护理干预的合理应用,96.5%产妇缓解与消除紧张、畏惧心理,消散疑虑,调动治疗能动性,确保了引产治疗顺畅性与高效性,加快康复出院进程。结论:心理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中孕引产;产妇;心理特点;心理护理方式

中孕引产通常被细化为中期妊娠引产与晚期妊娠引产两种类型,时期为继早孕以后的怀孕阶段。怀孕中期引产大多数是为了满足优生或计划生育的需要而停止妊娠。当下利凡诺药物引产方式应用较多,但是若处理欠佳,就加大出血、感染、胎遗等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所以产妇应该前去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进行手术。对于患有慢性肾炎、重度妊娠中毒症以及羊水过多的孕妇而言,引产是确保母婴安全性的有效办法。中孕引产有利有弊,一方面控制了人口增长速率,提升国民整体素养,但是对孕母生理与心理健康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除了常规护理意外,参照产妇心理特征,有目的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这是缓解与消除产妇紧张、畏惧心理,消散疑虑,调动治疗能动性,强化引产治疗顺畅性与高效性的有效办法[1]。现做出如下报告。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7月对近期我院妇产科收诊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15~45岁,平均年龄30岁。未婚先孕的32例,占35.4%;已婚计划外妊娠14例,占15.6%;母亲患有严重并发症需引产的25例,占27.8%;畸胎或死胎引产19例,占21.10%。

1.2 主要的心理特点

1.2.1 紧张恐惧

中孕引产给产妇身心造成巨大的痛苦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精神和身体带

来很大的痛苦,并且可能出现羊水栓塞、出血以及感染等后果,需住院观察治疗。总结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发现凡是进行中孕引产的产妇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

1.2.2 烦躁心理

多数患者存有急于求成心理,渴望尽早治疗彻底,出院回归家庭与工作岗位。特别是有规律性宫缩,长期宫缩疼痛临床症状的产妇,她们停止妊娠的欲望是极为迫切的,烦躁心理随即产生。

1.2.3 悲伤无助情绪

现实生活中,每对夫妇都期盼有一个健康、聪明伶俐的宝宝诞生,但是很可能因为母亲重病不能妊娠、胎儿出现畸胎或死胎等情况而事与愿违,夫妇精神上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悲伤、孤立无助情绪由此衍生出来,甚至怀疑未来繁衍后代的可能性[2-3]。

1.2.4 抵抗心理

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致使九成以上已婚计划外怀孕的孕妇,为了生育男孩,忽视生育规章体制而抵触引产,情绪亢奋,无奈至极的情况下接受引产术。

2 护理

2.1 常规护理

从某种意义上分析,中孕引产和分娩过程大体一致,产妇均会经历生理与心理上的突然变动,但是因为中孕引产过程中宫缩行为是被动化的,所以就加大了子宫收缩不协调现象出现的概率,此时产道结构的完整性受到一定威胁。故此在引产术全程中为产妇提供优良性的生理、心理方面护理服务是极为必要的。护理对产妇实况有整体性了解是基础,定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检测,细心观察引产过程,重视宫缩程度与阴道流血量,给予产妇心理上的慰藉,减轻分娩的疼痛感。产后全面检查软产道,胎盘的完整性,始终遵循无菌损伤规则,确保应对措施应用的时效性,对产妇术后进行健康指导,保持个人卫生的清洁性、营养的均衡性与睡眠的充足性。产后6周中不参与性生活与盆浴。

2.2 缓解紧张、畏惧心理

一是在接待产妇之时,护士以落落大方的姿态热情接待病人,先介绍自己与主治医师以及科室规则,征得产妇的配合,理解与同情她们的处境,主动探析她们的顾虑点,给予她们精神上的慰藉,树立职业道德心,构建和谐医护关系,赢得产妇的信任,把与引产程序相关知识,并发症与防治措施详述给产妇,使她们做好思想准备,以最优的心理状态参与进引产治疗和护理进程中,强化引产治疗运行的顺畅性。

二是消除产妇悲伤无助情绪

面对那些自体存在疾病不适妊娠的孕母,或因畸胎、死胎需行引产术的个体,主动安慰她们,耐心全面的解析带病妊娠产生的负面影响,不仅是会使自体病情加重,也会使婴儿伴有先天性疾病,阐述畸胎对家庭、社会、对他们自体发展造成的影响,从而使产妇正视现实配合中孕引产。给予这类产妇心理支撑,将其病床和有健康婴儿的产妇隔离,避免使她们触景生情,徒增伤感情绪。对产妇家属进行信息交流,获得他们的支持,与产妇积极的共度难关,乐观生活。

3 讨论

心理护理可以被理解为在护理进程中,护士借助多样化方法与渠道(包括应用心理学和技术),积极影响病人的心理运行模式,最终实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诠释了护理工作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心理护理干预的合理应用,96.5%缓解与消除紧张、畏惧心理,消散疑虑,调动治疗能动性,强化引产治疗顺畅性与高效性。与技术护理、生活护理两种模式相比较,心理护理正处于起步阶段,它不仅是护士的职责,很多方面体现在医务人员与病患信息交流的整合进程中。

(作者单位: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1]陈娟.围分娩期初产妇不同心理干预方式的效果评估[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02):138-140.

[2]江婉笑.剖宫产产妇手术室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0):358-359.

[3]黄伟政,郭为华,林晓霞.高龄产妇分娩期心理特点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4,(25):83-85.

猜你喜欢
高效性心理特点产妇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高效性、经济性评价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对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探究思考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