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对新生儿护士专科护理水平及质量的影响

2017-02-01 11:12贾文彬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医护专科新生儿

●贾文彬

医护一体化对新生儿护士专科护理水平及质量的影响

●贾文彬

新生儿护理工作确实有一项有难度和挑战性的工作,对于医院来说,新生儿护理工作的安排绝对要仔细,既要保证最好的护理环境,也要确保护理质量。目前,在很多大医院中都对新生儿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一定的研究,也致力于提高这方面的工作质量,但是在真正的实践中不难发现,提高新生儿护理工作质量与水平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医护一体化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出现在各大医院的护理改革上面,但具体的效果还有待考究。

新生儿护理;医护一体化;护士专科护理水平及质量

1 前言

新生儿代表着希望,但同时新生儿也非常脆弱和幼小,他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要小于成人,很容易收到外界病菌的感染,因此在进行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时候,护理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有超高的个人素养。护理人员本身很重要,但是医院对于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态度也同样重要。医护一体化是目前引起很多医院激烈讨论的一种改革方法,有的医院这种方法,但也有医院反对这种方法,双方各执一词,各有观点,因此,必须要通过实践辨别其作用。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实验选取的是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儿科内130名新生儿。把这些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比实验组。这些新生儿进院时间不同,实验组的新生儿是在2015年5月到12月份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而对比实验组的新生儿则是在2016年5月到12月份在我院诞生的婴儿。[1]这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天数、身体状况等方面有差异性在标准范围内,因此实验得出结果有科学性,实验也具有可比较性。

2.2 方法

对比实验组采用的责任制护理服务。在护理中,要由相对固定的护士负责护理相对固定的患儿的护理工作,这种分组并不考虑医生分管婴儿的情况,责任护士休息时由其他护士顶替。[2]

另外,实验组进行的是医护一体化责任制医疗服务。首先,医院会把护理人员进行等级划分,实施层级式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医护一体化指的是医生和护士的一体化,也就是说医生和护士要组成匹配的组合,对同一新生儿进行护理和治疗。分级医护一体化也就体现在这里,护士长、护士长护理、护士生等要进行合理安排,每一组新生儿要安排一名1名护士长、1名护士长助理、以及1名护士生。[3]护士在进行护理的时候,要和一线医生、二线医生进行分配,做到实力均衡相当,并且医生和护士要组成医护一体责任制医疗服务小组,共同分管床位相对固定的一组患儿,护士要与医生一同查房,共同商讨诊疗、护理计划并实施。在护理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也要积极主动地与医生进行商榷,讨论,而且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新生儿的出入院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康复与智护训练等各方面的护理工作都要到位。

3 结果

对比实验的结果通过家长打分、评估准确率、护理措施正确度、护理步骤准确率、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等标准进行评估。从这几个方面的数据表现来看,实验组的整体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水平和质量都要远远高于实验组讨论,因此,医护一体化在新生儿护士专科护理水平与质量的提高上面发挥了积极作用。[4]

4 讨论

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医护一体化护理有利于促进护士专业技能水平提高。这里的专业技能水平并不单单指一些基本的技能,也包括一些难度较高的技能。[5]这对于护士和医院来说都非常重要,护士护理水平和质量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是对医生治疗工作的最好的支持。

除此外,医护一体化对新生儿护士专科护理水平及质量的影响还体现在它能够实现护士沟通指导能力的提高。护士是重要的职位,对于新生儿和医生来说都是如此,同时,护理工作绝不是独立与各工作之外的工作,相反,护理工作与医生的治疗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也意味着护理工作必须要四方沟通,才能实现其最好的效果。[6]在医护一体化模式下,护理人必须改变以往只做治疗护理,不太关心患儿家属的现状,变以往的被动沟通为现在有准备的主动沟通。

总而言之,无论从哪一点来说,医护一体化的优势都是很明显的,值得推广使用。

5 结束语

从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可以了解到,医护一体化对于提高新生儿护理工作水平和质量确实有作用,而且优点突出。通过文章中的对比实验可以得出比较直观直白的结果,也证实了医护一体化的优势所在。因此,对于各医院来说,如果想要提高新生儿护士专科护理水平和质量,可以尝试这种新的护理方法,做一些改变就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虽然依旧有质疑,但是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它的了解越来越多,医护一体化是可以成为各大医院都采纳的一种护理方法的。

(作者单位:邢台市第三医院新生儿科)

[1]董慧芳,陈月一,徐发林.新生儿科医疗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6,14(19):392-393.

[2]张海平,肖梅,土海燕.护士管床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17(11B):31-32.

[3]刘迎.我院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改革的做法与体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18(1):47-48.

[4]刘明,殷磊,马敏燕,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43(3):204-206.

[5]]张群英,刘芳,聂柳翠.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在血液肾内科应用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2):169-171.

[6]徐春,满莹,陈凤,吴艳林,郭秋成.胸外科构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实践及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6,(08):66-68.

贾文彬,护师。

猜你喜欢
医护专科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