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护理探究

2017-02-01 11:12陈艳华李荣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普外科程度量表

●陈艳华李荣

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护理探究

●陈艳华1李荣2

普外科手术麻醉过后,受手术应激影响及组织自我恢复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紧张、焦虑等心理影响,严重疼痛还会降低患者舒适感,继而产生器官生理功能下降。作为常见护理问题,为减少患者痛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需做好疼痛评估,强化人性化、综合化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所以对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进展展开综述。

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护理;综述

普外科病人的术后疼痛往往难以控制,尤其在麻醉效果消失后24h内疼痛剧烈,疼痛加重原因与生理、心理等因素有关。但是大部分的护士都会存在术后必然疼痛、要求患者忍受疼痛等护理误区。为实现有效性护理,需合理采取自我评估法、行为测定法等方式展开准确评估,积极转变护理观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原则,科学落实护理工作。

1 术后疼痛加重原因

1.1 心理因素

介于患者未完全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加之对手术的担忧,注意力专注在疼痛一点,会表现出消极情志。部分病人介于止痛药物的副作用,而不选择服药,也会加剧病症疼痛。

1.2 生理因素

手术器械刺激,创口缝合扩张等,会影响血管,以及皮下组织等高阈值损害感受器,提升了激肽敏感程度,继而加剧疼痛。

1.3 环境

当病房温度、湿度不舒适,加之强烈光线刺激、噪音干扰等,会降低其睡眠质量,继而降低体质抗疼痛能力。

1.4 个体差异

不同人尤其是文化程度差异患者,对疼痛的忍受性、对待观念是不同的,对此对疼痛的感受也不同。加之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也会降低疼痛耐受性。

2 疼痛护理误区

大部分护理人员认为,术后疼痛是必然反应,也认为是不可能被完全控制的。一般会对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给予药物止痛缓解,次数严格控制,认为连续使用会增加呼吸障碍、影响伤口愈合等不良反应,甚至表示连续使用会成瘾。部分护士为了安全会要求患者忍受疼痛,未站在患者角度着想。更有患者表示术后疼痛宣教,会增加患者恐惧、焦虑心理,对此往往片面宣讲。甚至很多护士不相信患者疼痛主诉,仅凭以往经验形式化护理。

3 疼痛评估方法

3.1 自我评定方式

自我评定疼痛量表虽简单易懂,但是患者表述地疼痛程度是否与真实疼痛程度相符难以追究,直接后续疼痛管理、治疗。常用包括以下几项;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根据一条10cm的长线,两端标有数字0(无疼痛)、10(剧烈疼痛),让病人在量表上移动游动标尺,标尺所在位置,表示患者主诉疼痛程度。刘鑫[1]曾对普外科术后疼痛患者采取VAS评估,效果确切且可靠。⑵数字评定量表(NRS),该种单维度评估量表应用相对广泛,将直线平分成10份,各个点用数字分数(0-10分)代表,0分表示无痛,9分表示剧痛,让病人自主划出疼痛程度。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7-9分表示重度。针对于老人、文化程度者适用。⑶言语描述量表(VRS),量表包括0-5分,评定标准包括无疼痛(0分)、轻微疼痛(1分)、中等度(2分)、严重疼痛(3分)、剧烈疼痛(4分)、最痛(5分)几项。该量表主要根据是否影响睡眠,以及影响的程度确定疼痛分数,虽易于理解,但是精确度不高。⑷面部表情疼痛量表,采取六个微小至哭泣的表情,表示疼痛程度,方法简单,适用于老人、小儿、语言障碍、文化水平低、急性疼痛者等。⑸五指法:常用于儿童,利用手掌五指从大拇指到小拇指,依次表示剧痛、重度、中度、轻度、无疼痛,根据护士详细解释做出反应。

3.2 行为观测法

可根据患者哭闹、面部表情,以及语言、躯干行为等进行疼痛程度评估。

4 术后疼痛护理

4.1 主动拉近与患者距离

护士评估患者疼痛后,需主动与患者交流。交流过程中需端正工作态度、作用,以精湛的操作水平获取病人认可、信任。对内向患者,应当主动沟通,做到多听倾听多疏导,切实站在患者角度,考虑到患者疼痛病症,寻求安全可靠的镇痛方式。

4.2 强化术前宣教

术前宣教工作尤为重要,需对患者明确讲述手术方式、时间、围术期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尤其是术后疼痛,翻身等动作对疼痛的影响,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等。基于心理学角度,向病人明确讲述术后疼痛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可使其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术后疼痛等,避免消极情志对患者病症的影响,以及术后疼痛的加剧等。部分患者家属会对麻醉药物成瘾存在疑问,作为护理人员,需及时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健康教育指导,明确告知迷醉地安全性,以及实施麻醉对伤口愈合、术后康复等方面的优势,获取家属护理配合的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孙君辉[2]表示针对于疼痛护理,需明确疼痛的原因,然后构建个体化的疼痛护理管教体系,排解患者精神因素等尤为关键。

4.3 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患者家属对术后各种表现的疑虑、不安,直接影响患者心理变化,对此也应当注重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多向家属讲解疾病、术后疼痛相关知识,使其以正确面对术后疼痛等不适症状,给予患者更多家庭支持力量,缓解患者因术后疼痛产生的心理顾虑与压力。

4.4 心理护理

手术应激源可促使病人形成心理,以及生理相应反应,对此表现出紧张、焦虑等心理。术后疼痛也会紊乱自主神经活动,继而引发生命体征变化。实践证明,消极情志直接影响预后,对此也需强化心理护理。首选需主动拉近与患者距离,提升患者护理配合度。其次构建整洁干净病房环境,室内温度控制在18℃~25℃,湿度控制在50%~60%,对花粉、灰尘过敏者格外注意避免接触,尽可能为患者营造舒适住院环境。病房每日通风、消毒,保证病房整洁、干净。叮嘱患者做好防寒保暖准备,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告知患者良好睡眠质量对缓解术后疼痛的重要意义。在与患者沟通中,多为患者灌输正能量,避免病情议论加重对恶性肿瘤等患者的刺激。

4.5 对症护理

患者长期卧床,接受被动翻身等活动,护理动作要轻,避免体位变化加剧疼痛。患者坐起时,腹部用力会加剧疼痛,可在床尾栏杆处系一跟结实布带,缓解坐起时胸腹用力对疼痛影响。对采取自控镇痛泵镇痛患者,根据疼痛程度不同,可采取按压自控按钮缓解疼痛。对各种管道不舒适引发的疼痛,需妥善放置,换药等操作需严格无菌操作。

4.6 合理药物应用

对术后易产生疼痛患者加强疼痛防护,可在疼痛初始、未开始时,给予适量止痛药物,并按时给药,保证患者体内维持有效止痛药物浓度。对药物应用需做好明确解释,尤其是成瘾相关话题等。介于个体差异,同剂量的药物对患者也会存在效果差异,对此需展开个体化给药,根据病人实际病症、身体耐受性等科学给药。

4.7 放松疗法

对术后疼痛者,可采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疼痛,包括听音乐、和朋友聊天、看喜剧片等。也可以通过气功、瑜伽术等放松身心继而达到缓解疼痛目的。

5 总结

产生术后疼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作为护理人员,需明确掌握各种影响因素,对患者疼痛程度展开评估,制定科学、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在护理过程中,需做到换位思考,采取综合护理方式,尤其是在心理护理、药物护理方面加强重视。针对于躁动、不安患者耐心宣教,以娴熟有效的护理,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配合度,在安全可靠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的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为现代普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1新疆昌吉市奇台县第六师医院外二科;2新疆昌吉市奇台县第六师医院疼痛科)

[1]刘鑫.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3):357-358.

[2]孙君辉,秦彦荣,谷静媛,等.心脏外科正中开胸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34(12):921-924.

猜你喜欢
普外科程度量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