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龋病预防

2017-02-01 11:12张欢何蓓姬宇彤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龋病牙齿口腔

●张欢 何蓓 姬宇彤

健康教育与龋病预防

●张欢 何蓓 姬宇彤

讨论健康教育在龋病预防的作用,分析其对龋病预防的重要性,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并探讨防龋健康教育的方法。

健康教育;龋病预防

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如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也就是平常说的“虫牙”、“蛀牙”等,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分解,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会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龋病属于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感染其他疾病等严重危害身心健康。我国龋病发病率高,分布范围也较广,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防治龋病最重要的方法是学会预防。

1 龋病的危害

经过长期研究,现已发现形成龋病的四联因素为细菌、食物、宿主、时间。在这些因素作用下牙齿逐渐产生龋洞,由于其病程进展缓慢,在一般情况下不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人们忽视从而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但实际上,龋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小觑的,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龋洞未及时修复,病变进一步向深层发展,可以感染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和根尖周组织,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和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疾病,而其剧烈的疼痛和组织破坏,严重影响情绪和身心健康;随着龋病的发展,牙体硬组织进行性破坏,逐渐造成牙冠缺损,严重时导致牙齿丧失等,不仅影响咀嚼功能,影响牙齿美观,还会影响机体的消化功能。龋病发生在童年时期会影响儿童的牙颌系统的发育。另外,龋病及其并发疾病,如坏死的牙髓、各型根尖周炎和牙髓,牙周联合病均可成为病灶,可引起身体其他脏器的感染等。

2 健康教育对龋病预防的作用

有研究对6752名6~18岁的儿童少年龋病进行调查,调查发现:不坚持每日刷牙、睡前吃点心、饭后不漱口、家庭个人不良卫生习惯等是引起龋病的主要原因。研究对研究对象开展四年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后,进行短、中期效果评价,发现教育组与对照组在教育前后,不论是知识、态度、行为都有较显著差异,这会促使其在生活中注重口腔保健,关爱牙齿。也有研究对2634名3~6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发现家长对一些生活常识、饮食习惯中的防龋措施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而对龋病的细菌致病和窝沟封闭防治龋病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8.0%和4.3%。而在健康教育后知晓率明显提升,对其指导儿童口腔健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对龋病预防有很大的重要性,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重要性,为口腔疾病提供良好的预防措施。

3 预防龋病的方法

3.1 控制菌斑形成,改善口腔环境

龋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细菌,牙菌斑是细菌与粘附在牙面上的糖类等食物形成的结合物,因此要预防龋病发生首先要控制细菌滋生。刷牙时要注意口腔卫生,运用正确刷牙方式,保持牙面和牙间的洁净,也可以用漱口水或其化学杀菌剂漱口,干扰菌斑形成,提供干净的口腔环境。

3.2 提供牙齿抗龋能力

氟有抑制致龋菌生长,减少菌斑内酸的形成,降低牙齿酸溶解度和促进再矿化等作用,可以使用氟化水源,氟化物漱口等预防龋病。

3.3 牙齿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是一种有效的防龋方法,不损伤牙体组织,将窝沟封闭材料涂布于牙冠咬合面、颊舌面的窝沟点隙,当它流入并渗透窝沟后固化变硬,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覆盖在窝沟上,可以有效隔绝致病因素对牙齿的侵袭。

3.4 减少糖类等及其制品的摄入量

蔗糖与碳水化合物有致龋作用,糖类作为细菌的代谢底物,为细菌生存和繁殖提供营养,可以与细菌形成牙菌斑造成牙的破坏。所以有效的防龋方法是减少糖类的摄入量。

4 健康教育途径

4.1 健康教育从儿童开始

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式,鼓励他们正确刷牙,学校定期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与家长一起保护儿童口腔健康,督促家长在生活中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校也可定期开展相关知识竞赛等,提高儿童对预防龋病的认识。

4.2 加大宣传力度

开展社会龋病预防健康教育,在街道、电视节目中加强龋病知识宣传力度,也可以请相关口腔医生等走进校园中,社区中进行知识宣传,进行免费口腔检查等,从而达到良好的防龋效果。

4.3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要求政府和有关部门推荐使用含氟牙膏,推荐使用含氟饮用水,运用有效措施保障人们口腔健康。

4.4 倡导窝沟封闭,定期检查口腔等

建议窝沟封闭,在磨牙、双尖牙的窝沟处涂封闭剂,可以有效防止致病因素侵害牙齿,从而预防窝沟龋的发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儿童半年一次,成人一年一次,及时发现早期的龋病,及早治疗。

5 结语

龋病对人体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危害,我们要进行积极预防,要认识到健康教育在龋病预防中的重要性,保持口腔健康,促进身心良好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预防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

[1]余小鸣.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与挑战[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5):337.

[2]黄彩,刘旭霞,肖可,等.深圳市罗湖区9885名小学生龋齿及充填状况调查分析.广东医学院院报,2004,22(1):69-70.

[3]武剑,阮世红,彭绩,等.深圳市小学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7,23(8):604-605.

[4]张燕.北京西城区学生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观念及行为调查[J].北京口腔医学,2006,14(3):215.

[5]邢海林,陈莲芬,王绍萍.三亚市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中国热带医学,2005,5(7):23-24.

猜你喜欢
龋病牙齿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学龄前儿童口腔内致龋菌的活性与其龋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180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研究分析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