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2017-02-01 11:12王海娇
保健文汇 2017年10期
关键词:肺栓塞抗凝溶栓

●王海娇

急性肺栓塞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王海娇

肺栓塞(PulmonarycmbolismPE)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危重症,需要积极的确诊与抢救。同时易误诊及漏诊。

急性肺栓塞;护理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0岁。因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口唇、颜面青紫30分钟后急来就诊,即往患高血压病病史3年余。来诊时意识清楚,半卧于抢救床上,遵医嘱给予吸氧,同时给予硝酸甘油5mg溶入5%葡萄糖500ml静脉输注,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8分钟后随即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术,给予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给予呼吸兴奋剂及强心、利尿等药静脉推注,5分钟后,患者心跳恢复,呼吸以呼吸机辅助呼吸,随即医生查体:患者平卧于抢救床上,取被动卧位,神志不清,口唇紫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顿,颈静脉充盈怒张,T36.3,HR110次/min,BP110/70Hg,R16次/min(呼吸机支持通气),双肺呼吸音增粗,心音有力,心率110次/min,心律齐,心电图示:肺心P波电轴右偏,P2亢进,腹部无异常体征,双侧巴氏征(+)。中心静脉压27cmH2O。急查心肌酶:CK360U/L,LDH1000U/L,AST2000U/L,ALT240U/L。同时给予溶栓治疗,尿激酶50万U/kg溶于0.9氯化钠200ml,两小时内静滴完毕。溶栓过程中密切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延长10秒以上则停止溶栓治。并及时给予下腔静脉置管述,患者病情平稳后送入重症监护室。

2 护理

2.1 重症护理

密切监测并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血气分析的变化。有胸痛者及时应用止痛剂,合并休克者可给予多巴胺维持血压,有胸闷、呼吸困难、紫绀者应及时采取有效给氧措施,维持血氧饱和度90~98%之间、动脉血氧分压70~80mmHg。并发急性右心衰者给予强心、扩血管、利尿治疗。抗凝治疗中,应每日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及其活动度,调节用药剂量,使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到正常的1.5~2.5倍,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到原来的30%~40%,待结果逐渐稳定后每2~3周测定1次。

2.2 呼吸循环支持护理

对确诊为肺栓塞的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进行重症监护,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采用对症支持疗法,可经鼻导管或面罩高浓度氧气吸入。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时,可采用鼻(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或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应用机械通气中需注意减少正压通气对循环的不利影响。尽量避免行气管切开,以免在抗凝或溶栓过程中局部大量出血。

2.3 溶栓及抗凝治疗护理

肺栓塞合并下肢静脉血塞者,注射溶栓药物时应选择患侧肢体注射,药物直接进入病变部位后局部浓度最高、作用最快。溶栓及抗凝治疗过程中,注射后按压注射部位3~5min,以防出血;避免进食生硬的食物,以防牙龈出血;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及便血、尿血、咯血有无增加,穿刺处有无淤血等,女性患者经期是否延长,经量有无增多,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过程中发现有局部大片淤血,淤斑应及时通知医生,以防严重出血并发症。

2.4 心理护理

肺栓塞的急性期憋喘严重,患者多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甚至有濒死感,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疏导,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异常活动,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康复期要注意缓和患者的急躁心理,使其积极配合各项治疗。

2.5 下腔静脉过滤器置管术后的护理

术后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4h,术肢伸直24h,局部沙袋压迫8h,术后无明显不适即可进食,宜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血液促进造影剂排泄。加强巡视,观察下肢静脉有无回流不畅,局部有无出血及血肿形成,并预防并发症的形成。24后拆除绷带,可鼓励患者适度活动,循序渐进,以不出现憋气、心慌为宜。患者绝对卧床期间,注意合理安置体位,加强皮肤护理,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将患肢抬高20~30cm,保持膝关节呈微曲位,以利于静脉回流;出现腹胀及时按摩排气,保持二便通畅,瞩患者排便时勿用力,防止栓子再次脱落。及时排除监护报警以减轻对患者的感觉刺激,保证患者睡眠,妥善安置监护导线以减轻患者被束缚感。

2.6 出院指导

在患者能适应的范围内,逐渐增大活动,但不可做剧烈的运动。嘱患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积极预防并控制感染。患者出院后宜进食低盐、低脂饮食,适当增加粗纤维,保持大便通畅。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出院后按时到医院复查。

3 讨论

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动脉,使其所支配的肺组织供血中断、循环障碍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容易漏诊,病死率高。肺栓塞的栓子主要是血栓,血栓形成与血液淤滞、高凝状态及血管内皮损伤有关。肺栓塞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以45~60岁年龄段最多见。老年、长期卧床、外科手术后、妊娠、心衰等患者常有血液瘀滞、易形成血栓。及时正确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很高。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心肺功能状态。典型肺栓塞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如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紫绀、心电图、胸片典型改变,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即可诊断。不典型病例诊断困难,首先要提高诊断意识,对有肺栓塞诱发困素,出现可疑症状,用原发病不能解释者,都要想到肺栓塞的可能性,及时性做相关检查。同时拍胸片除外气胸、肺大泡。高度怀疑肺栓塞者,做螺旋CT或肺通气/灌注扫描确诊,这是目前国际上已被公认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安全无创伤,一般肺亚段以上的病变均可发现,而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可以确定阻塞的部位及范围。急性肺栓塞在作出诊断时应注意除外其它心肺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降主动脉瘤破裂、气胸、食道破裂等。对于急性肺栓塞一般的对症治疗外,较特异的治疗是静脉溶栓,在发病的3d内疗效较为理想。溶栓治疗后均应用口服抗凝剂继续抗凝,防止再次栓塞。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1医院急诊科)

[1]宫玲利,刘如焕.肺动脉栓塞误诊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2):1125.

[2]曹秋梅,付研.32例肺栓塞的急诊临床分析及治疗[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4,(2):95-97.

[3]王淑鹃,吴国艳.肺动脉栓塞 6 例[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4,(2):90.

猜你喜欢
肺栓塞抗凝溶栓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Mutually Beneficial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