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

2017-02-02 03:13孙新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5期
关键词:目标值病房外科

孙新

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山东茌平 252100

为了提高该院外科护理管理效果,改进外科护理质量,该文对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60名外科护理人员的目标管理模式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并与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60名外科护理人员的常规外科管理模式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的60名外科护理工作人员设定为研究组,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的60名外科护理工作人员设定为对照组;在研究组的60名护理人员当中,性别全部为女性,护理人员的年龄在 22~47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63±7.83)岁,从护理人员的学历方面来看,中专学历的有14名,大专学历的有32名,本科学历的有14名;在对照组的60名护理人员当中,全部护理人员均为女性,护理人员的年龄在23~4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75±7.27)岁,中专学历的有15名,大专学历的有33名,本科学历的有12名。两组护理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人员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60名护理人员采用传统外科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传统外科护理管理模式如下所示。①根据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定期召开外科护理大会,在大会上对护理工作、护理工作效果和质量、护理工作方法进行安排和评估,并在大会上进行理想纪律教育;②做好常规护理工作交接班制度,实施一周倒班一次,轮流值三班,并要求相关值班人员严格按照护理值班的规定做好相关值班工作;③做好医嘱查对、患者的用药、注射、输液、处置等的查对、对患者的输血、常规体格检查等进行查对[1]。

1.2.2 研究组 研究组的60名护理人员采用目标管理模式的方法进行外科护理管理,具体的目标管理模式如下所示。

(1)确定目标。将目标管理模式应用到外科护理管理当中,首先要确立一个护理管理目标,这个目标主要指的是目标方针、目标项目和目标值三者的有机结合。其中目标方针是护理管理活动的指针,确定护理管理活动的目标方针以后,整个护理管理目标方针就贯穿到整个护理管理活动当中来,在目标管理模式当中,目标方针起到制约性的作用。目标项目,就是在确立目标方针的基础上将其进行具体分析,并规定每个不同管理组织系统在实现目标方针中要达到的相关要求和水平。目标值指的是在整个目标管理模式当中,各项目标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通常情况下包括定量目标值和定性目标值两种类型,其中能够用数字表达的就属于定量目标值,不能用数字表达的就是定性目标值[2]。

(2)展开目标。确定了外科护理管理目标以后,要逐一展开这些目标,在该次的目标管理模式实践中,一共包括了两个大的方面:①进行目标分解,即将整体目标按照纵向、横向和不同的时间顺序将其分解到不同的部门、单位甚至到具体的个体身上,从而构成一个目标体系。在进行目标分解的过程当中,要保证分目标和总体目标在大方向上的一致性,保证目标内容的上下贯通,在同一个层次的分目标之间,要对目标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协调、平衡,同时制定各分目标的目标值和目标的完成时限。②进行定责授权,目标的定责授权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目标分解,并最终将外科护理目标落实到各个科室、班组和护理人员个体当中,并确定不同层级之间各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实现的目标,同时确定和保证不同层级人员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处置问题的权力,保证权责分明,建立实行目标管理的岗位责任制。

(3)实施目标。目标的实施包括3个部分:①对各层级管理人员和各个护理人员个体在实施目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咨询指导,并采用目标管理理论对目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解决问题,不断改进护理管理方案,为相关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②在实施目标的过程当中,相关组织和管理人员要实时掌握目标实施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并对其实施过程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及时纠正目标偏差,保证目标能够按计划实现。③在目标实施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目标实现的进度和实施的进展调节好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提高目标实施过程的均衡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病房管理质量、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操作水平和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该文所有数据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病房管理质量、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操作水平来看,研究组患护理人员的病房管理质量、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操作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效果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效果比较[(±s),分]

组别 病房管理质量 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操作水平研究组(n=60)对照组 n=60)t值P值97.69±1.93 84.32±1.56 9.733<0.05 95.27±2.56 87.26±2.43 9.724<0.05 95.12±3.68 86.26±2.43 9.763<0.05

3 讨论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的病房管理质量评分为(97.69±1.93)分,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为(95.27±2.56)分,护理操作水平评分为(95.12±3.68)分,对照组的病房管理质量评分为(84.32±1.56)分,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为(87.26±2.43)分,护理操作水平评分为(86.26±2.43)分,与传统的外科护理管理相比,经过目标管理模式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病房管理质量、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操作水平均有显著的提高。同时,在其他的目标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中[3],目标管理模式应用后护理人员的病房管理质量评分为 (95.32±2.14)分,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为(94.52±3.12)分,护理操作水平评分为(95.27±2.96)分,与该次研究结果相比,两者的护理人员病房管理质量、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操作水平都基本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将目标管理模式应用到外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显著提高外科护理人员的病房管理质量、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水平,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外科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1]郭桂英.目标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0):158-160.

[2]汤丽娟.目标管理模式在我院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18):73.

[3]权利.目标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5):59-61.

猜你喜欢
目标值病房外科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ML的迭代学习过程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换病房
病房
挖掘“小专业”赢得大市场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