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与安全性的教学体会

2017-02-02 03:11杨淳净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5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稳定型心绞痛

杨淳净

吉林省蛟河市人民医院循环呼吸内科,吉林蛟河 132500

心绞痛是由于患者心肌短暂的、急剧的供氧和氧气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所引起的综合征,临床上将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变异型心绞痛3种临床类型[1]。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绞痛,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病情比较稳定,心绞痛发生的频率、诱因、持续时间都相当固定,一般稳定性是指病情稳定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无破裂、溃疡、夹层及血栓的形成等不稳定因素[2]。该文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该院实习学生14名为研究对象,研究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教学效果,取得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实习的1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名。对照组实习生中,男2名,女 5 名,年龄 20~23 岁,平均(21.5±1.52)岁,其中大专生5名,本科生2名,实习前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平均分为70.5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平均分为71.5分;观察组实习生中男3名,女4名,年龄21~24岁,平均(22.5±1.25)岁,其中大专生4名,本科生3名,实习前稳定性心绞痛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平均分为72.5分。两组实习生在性别、年龄、学历、知识考核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疾病知识教学,由带教老师按照临床实习教学大纲进行疾病理论知识和治疗方法的讲授,并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听取学生和领导的教学反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学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单病种教学法,具体方法如下。

①疾病知识。为学生讲解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基础知识,让学生明白心绞痛发生的频率、诱因、持续时间、患者病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等不稳定因素。

②治疗方法。根据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如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可应用硝酸甘油及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缓解期可服用β受体阻断剂、硝酸酯类及钙通道拮抗剂等。

③曲美他嗪的作用。讲解曲美他嗪的药理活性,让学生知道此药物可以提供代谢性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减少Ca2+、Na的超载,提高乳酸的利用率,有效抑制缺氧所致的细胞酸中毒,还可以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周围循环血流量,促进心肌代谢和心肌能量的产生,减低心脏工作负荷,改善心肌氧的供养平衡等知识。

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士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并调查护士生的护理能力的提高程度及对教学满意度等情况。

1.3 评价方法

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进行稳定性心绞痛的理论知识考核,采用百分制;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的能力、治疗药物、药物禁忌等;并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进行调查[3-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的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计数年资料及计量资料分别用百分率(%)及(±s)表示。 采用 χ2检验和 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经过不同教学后,观察组学生对稳定性心绞痛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最高分95分,最低分71分,对照组最高分89分,最低分为63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平均分对照组(n=7)观察组(n=7)t值 P值78±3.12 91±2.93 12.19 0.027

2.2 综合能力调查结果

经过不同教学后,观察组学生的沟通的能力、治疗药物、药物的禁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调查结果也好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护理综合能力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学生护理综合能力情况比较[(±s),分]

组别 沟通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治疗药物 药物禁忌对照组(n=7)观察组(n=7)t值 P值15.23±1.03 24.61±1.02 8.54 0.034 16.22±1.21 25.27±1.52 9.62 0.031 17.18±1.19 26.13±1.14 8.39 0.037 19.37±2.19 24.27±1.43 6.74 0.042

2.3 两种教学法满意率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中有7名学生对教学法满意,而对照组中仅有5例,满意度分别为100.00%和71.43%,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9,P=0.026,P<0.05)。

3 讨论

心绞痛是由于患者心肌短暂的、急剧的供氧和氧气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所引起的综合征,患者出现阵发性前胸压榨样疼痛感,主要发生于胸骨后部,可放射到心前区、颈部、左上肢、后背部及左肩部等,一般在劳累和情绪激动时容易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休息时或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后症状快速消失。心绞痛的诱因有多种,最常见的诱因为情绪激动和体力负荷,上楼梯、走急路及上坡时最容易引发心绞痛,如果逆风行走、饱餐后行走和寒冷行走时心绞痛常常会加重。心绞痛在临床上将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变异型心绞痛3种临床类型。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绞痛,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病情比较稳定,心绞痛发生的频率、诱因、持续时间都相当固定,一般稳定性是指病情稳定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无破裂、溃疡、夹层及血栓的形成等不稳定因素。

心绞痛的治疗应从纠正冠心病易患因素、调整生活方式及应用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常用的药物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醇等,虽然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多数患者会存在心绞痛反复发作,并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因此,选取合适的治疗药物非常重要。曲美他嗪为作用较强的抗心绞痛药物,起效慢,但是持续时间较长,可以提供代谢性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减少Ca2+、Na的超载,提高乳酸的利用率,有效抑制缺氧所致的细胞酸中毒,还可以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周围循环血流量,减低心脏工作负荷,改善心肌氧的供养平衡,临床上用于治疗冠脉功能不全、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等[5-6]。

该文研究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单病种教学效果,结果表明,经过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教学后,观察组学生对稳定性心绞痛的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也有显著性差异,满意度分别为100.00%和71.43%;经比较,两组结果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单病种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稳定性心绞痛的理论知识和治疗方法,还可以增强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对药物禁忌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1]曾晓斌,田巨龙,文亚红,等.复方丹参片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9):1261-1263.

[2]郭晶,张新绒.曲美他嗪与葛根素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考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2):34-35.

[3]张丽丽.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149-150.

[4]饶琰,张金盈.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分析与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2):43-44.

[5]古航宇.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5):27-28.

[6]张瑾,徐慧.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8):23-24.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心绞痛
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验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