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的认知和行为的教学体会

2017-02-02 03:10常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5期
关键词:实习生新生儿评估

常丽

长春市妇产医院病案室,吉林长春 130042

疼痛是一种包括感觉和情感在内的主观感受[1]。由于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对疼痛的敏感性差,同时由于新生儿尚未形成清楚叙述疼痛的能力,造成了临床上对新生儿疼痛感知的长期忽视。已有研究证明,新生儿对疼痛的感知比婴儿成人更弥散、强烈、持久,疼痛对新生儿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的影响,导致痛觉改变,慢性疼痛综合征,躯体不适,发育迟缓,并有可能导致儿童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行为功能障碍[2]。因此,必须足够重视新生儿疼痛的评估、儿科护士对疼痛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护理技能的强化等。该研究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该院实习生18名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临床教学模式,采用系统化人性化护理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法,使实习生对新生儿疼痛的认知更加充分、深入、系统、全面,护理技能大大增强,对临床实习教学起到积极作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实习的实习生共1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名。观察组:女性5名,男性 4名,年龄 20~25岁,平均年龄(22.0±1.47)岁;对照组:女性 6名,男性 3名,年龄 19~24岁,平均年龄(21.0±2.04)岁。两组实习生在年龄、性别、专业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按照新生儿科临床实习教学大纲进行理论知识和新生儿疼痛护理方法的讲授,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人性化护理理论与实践教学法,具体方法如下。

(1)明确疼痛来源的知识。明确新生儿致痛的所有可能原因,对新生儿日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新生儿科护士往往不能明确分辨新生儿疼痛的产生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将这一部分内容作为主要学习铺垫。新生儿疼痛的来源广泛,大部分为各种侵袭性操作,如动静脉穿刺或置管、足跟采血、肌内注射、脐动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气管内吸痰、腰椎穿刺、插(拔除)胃管、插(拔除)胸腔引流管、内窥镜检查以及一些其他疾病因素,如锁骨骨折、肋骨骨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梗阻等。此外,对于较小的早产儿,在日常护理中应倍加小心,如更换尿布、体温测量等日常的护理操作也会产生疼痛刺激。对于新生儿来说,长期暴露于明亮光线照射下,也是一种不良刺激。

(2)掌握疼痛的表现与评估标准。新生儿身体机能发育尚不完善,即使很微小的变化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情况下,疼痛发生时,患儿心率、呼吸加快,血压、颅内压改变,迷走视神经反应力降低易出现皮肤苍白或潮红、恶心、出汗、瞳孔扩大等症状。此外,还可出现一些易分辨的行为表现,如面部表情、哭声和身体运动,典型的面部疼痛表情包括:皱眉、眼睛紧闭、嘴水平张开或向两侧牵扯、震颤等,这些疼痛指标相对可靠且持续时间长。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早产儿或危重儿在接受疼痛刺激时不哭或仅仅轻微呻吟。因此,哭声不是评估早产儿或危重儿疼痛的有效、可靠标准。足月儿和早产儿对疼痛反应的身体运动表现也有明显区别:足月儿对疼痛刺激常表现出明显的肢体运动和躲避反射,如四肢屈曲,上肢挥动,握拳或手指展开,肌肉僵直;而危重早产儿则表现出四肢肌张力低下,松弛或紊乱等。

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对于无法用语言表达自我感受的的新生儿,疼痛的评估显得十分困难。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化的临床疼痛评估方法尤为重要,鉴于疼痛对新生儿短期效应及早期神经系统的损害,我们必须完善系统评估措施,提高护士评估能力,将行为评估方法(如尖锐的哭声、皱眉、眼睛紧闭等)与生理评估方法(如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有机结合起来,以便对新生儿反应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

(3)做好疼痛干预工作。新生儿疼痛事件属于高频事件,恰当的镇痛能降低临床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在多数医疗场合,综合应用多种措施(环境、行为、药物)能够预防、减轻和消除新生儿疼痛[3]。

对于新生儿疼痛的干预,首先要尽量减少疼痛性操作,从源头上减少疼痛,如:①强化医护人员实施侵入性操作的熟练度;②留置PICC导管或动脉导管用以输液或抽血,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③尽量采取静脉采血。其次,非药物性镇痛治疗可以作为最佳选择,如:①改善NICU环境,避免不必要的刺激;②保持屈曲体位和用襁褓包裹;③触觉刺激和音乐疗法;④非营养性吮吸和母乳喂养等。最后,可以选择常用的镇痛药物进行治疗,如24%蔗糖水、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部麻醉药和其他辅助药物等,但使用时应格外注意用药量。此外,对于镇静药物的使用应该谨慎,因为镇静药物没有镇痛作用,可能会掩盖新生儿对疼痛的反应。

1.3 指标评价

临床实习教学结束时,对所有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测评,试卷满分100分,比较两组学生的最高分、最低分以及平均分,评价教学效果。

1.4 统计方法

整理两组研究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最高分 98 分,最低分 83 分,平均分(91.22±3.98)分;对照组最高分81分,最低分62分,平均分(74.11±5.21)分,观察组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平均分对照组(n=9)观察组(n=9)t值P值74.11±5.21 91.22±3.93 2.57 0.017

3 讨论

由于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对疼痛的敏感性差,同时由于新生儿尚未形成清楚叙述疼痛的能力,造成了过去临床上对新生儿疼痛感知的长期忽视。但近年来,随着新生儿疼痛的研究,“新生儿对痛不敏感”这一传统错误观念逐渐得到修正,新生儿疼痛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疼痛已经被列为除T、P、R、BP以外的第5项生命体征。

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对于无法用语言表达自我感受的的新生儿,使得疼痛的评估变得困难。已有研究证明,新生儿对疼痛的感知比婴儿、成人更弥散、强烈、持久,疼痛对新生儿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的影响,如导致痛觉改变,慢性疼痛综合征,躯体不适,发育迟缓,并有可能导致儿童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行为功能障碍。因此,必须足够重视新生儿疼痛的评估、儿科护士对疼痛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护理技能的强化等。

该研究通过加强对新生儿科实习生的培训,帮助其明确新生儿致痛的所有可能原因,并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将这一部分内容作为重要学习铺垫;同时完善系统评估措施,提高护士评估能力,将行为评估方法与生理评估方法有机结合、综合应用,及时、准确判断新生儿疼痛反应;此外,综合应用多种措施(环境、行为、药物)预防、减轻和消除新生儿疼痛。通过采用以上系统化人性化护理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实习生对新生儿疼痛的认知更加充分、深入、系统、全面,护理技能大大增强,对临床实习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该文为探究对新生儿疼痛的认知和行为的教学体会,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来该院新生儿科实习的实习生共1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与实习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人性化护理理论与实践教学法,实习结束后,通过考核方式对比两组实习生的学习效果。最终得到以下结果,观察组平均成绩为(91.22±3.93)分,对照组平均成绩为(74.11±5.21)分,观察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该研究通过改进临床教学模式,采用系统化人性化护理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实习生对新生儿疼痛的认知更加充分、深入、系统、全面,护理技能大大增强,对临床实习教学起到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1]钟小丹,张达娟,林杏屏.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疼痛管理认知水平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12):985-986.

[2]龙良平,花芸.儿科护士疼痛管理认知及教育实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6(8):1061-1065.

[3]许莉,任海燕.新生儿疼痛评估新进展[J].系统医学,2016,1(7):166-168.

[4]戚少丹,陈劼.新生儿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0):1200-1205.

[5]丁梦贞,毕英,王金雅.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疼痛认知与干预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8):26-27.

猜你喜欢
实习生新生儿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
最牛实习生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