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微量元素在养猪业上的作用研究概况

2017-02-02 10:07刘瑞生
养猪 2017年3期
关键词:甘氨酸蛋氨酸饲粮

刘瑞生

(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甘肃 平凉 744000)

有机微量元素在养猪业上的作用研究概况

刘瑞生

(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甘肃 平凉 744000)

1 代替无机微量元素

研究证实,无机微量元素不稳定,易受猪肠道内 pH、脂类、草酸、磷酸和植酸的影响,猪摄入后必须借助于辅酶的作用,与氨基酸或其它物质形成螯合物或络合物后被机体吸收,利用率低,大多数随粪便排出体外。有机微量元素中金属离子被封闭在螯合物的螯环内,稳定性好,对饲料中维生素的氧化破坏作用减轻,在添加氯化胆碱、水分较高、贮藏条件较差的预混料中表现更为突出,保护了微量元素不被植酸夺走而排出,避开了消化道内大量二价钙离子的拮抗作用,在体内 pH 环境下溶解度好,通过氨基酸和肽的转运系统,使金属微量元素顺利到达吸收部位,提高吸收利用率,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效价。因此可以用有机微量元素全部或部分取代饲料中添加的无机微量元素。林映才等(2001、2002)在饲粮使用 FeSO4基础上,仔猪添加有机铁制剂富血铁300mg/kg、小猪添加富血铁 300~600 mg/kg、生长猪添加富血铁 250mg/kg 配合使用,可提高不同阶段猪生长性能,改善肤色和毛况,获得良好效果[1-3]。郭海涛等(2005)在基础饲粮中已添加 100 mg/kg 的FeSO4基础上再添加 30、60、90 和 120mg/kg 复合氨基酸铁饲喂 28 日龄断奶仔猪 5 周,仔猪日增重分别提高 7.28%、9.24%、14.29%和 6.44%,料重比分别降低 5.31%、5.80%、7.73%和 4.35%,腹泻率也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在无机铁基础上再添加螯合铁能进一步改善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在饲粮中已添加 100 mg/kg 的 FeSO4基础上,复合氨基酸铁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最佳添加剂量为75 mg/kg[4]。裴华等(2006)在含无机铁 100 mg/kg 的基础饲粮中添加 300 mg/kg 富铁宝 (甘氨酸亚铁),可提高仔猪日增重 2.78%,降低料重比 7.52%,提高仔猪血红蛋白浓度 17.24%,提高血清铁浓度12.72%,降低了血清总铁结合力;添加 300~400mg/kg 富铁宝可显著改善仔猪的肤色和毛况,认为 9.4~25 kg 仔猪饲粮中可添加 300mg/kg 富铁宝与 100 mg/kg 硫酸 亚 铁 配 合 使 用[5]。 夏 中 生 等(2007)用 12.5% 、 25.0%和 37.5%的氨基酸螯合铁、铜、锌、锰分别替代生长猪基础饲粮中相应无机元素的 25%、50%和75%,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日均增重分别提高 9.85%、7.51%和 1.34%;料重比分别降低 6.74%、7.45%和 1.42%;血清中铁、锌、铜、锰含量均有所增加,微量元素螯合物替代无机元素的适宜比例为 25%[6]。张纯等(2010)对 28 日龄断奶杂种仔猪分别接受锌添加量相同(100mg/kg)但有机锌和无机锌配合比例不同的处理饲粮饲养 28 d,结果与对照组(100%ZnSO4)相比,有机锌分别取代无机锌的40%、60%、80%和 100%,能够提高仔猪日增重和日采食量,且有机锌与无机锌合用的饲喂效果优于单一使用,最佳配合比例为 60%有机锌加 40%无机锌[7]。朱年华等(2012)用 1 倍 NRC 有机微量元素(甘氨酸亚铁、羟基蛋氨酸铜、羟基蛋氨酸锌和羟基蛋氨酸锰)替代2倍NRC无机微量元素饲喂生长肥育猪3个月,平均日增重提高 5.7%,料重比降低 3.61%,皮毛评分由 3.65 增加到 3.95;添加 1 倍 NRC 的无机微量元素+0.5 倍 NRC 有机微量元素的试验组结果介于两者之间;添加有机微量元素对生长肥育猪前期有一定促生长作用,对后期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毛色影响不明显[8]。黄连莹等(2013)在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和甘氨酸锌替代无机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增加养猪经济效益,以 100%的 1∶1 蛋氨酸锌替代 100%的无机锌效果最佳[9]。郭建来等(2014)对杜长大三元杂种仔猪饲粮中分别添加复合无机微量元素、50%和 100%复合有机微量元素(用复合有机微量元素代替 50%和 100%原有无机微量元素)饲喂 18 d,结果用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可以改善仔猪生产性能,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全部替代无机微量元素效果最佳,与对照组和 50%替代组相比,日增重提高 18.46%和 12.17%,料重比降低 15.02%和 10.04%[10]。李垚等(2016)对仔猪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小肽螯合铜、铁、锰、锌、硒部分代替无机微量元素可提高锰的吸收利用率,小肽螯合铜、铁、锰、锌、硒全部代替可提高锰、硒的吸收利用率;部分替代小肽螯合微量元素组可起到一定的代替效果,全小肽螯合微量元素组具备较高应用潜力[11]。

2 提高猪生长性能

在仔猪饲粮中添加有机微量元素,可以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提高生长速度。徐建雄等(1993)仅在母猪饲粮中添加 60 mg/kg 和仔猪饲粮中添加 100 mg/kg 蛋氨酸铁能够显著提高仔猪生长速度,增强仔猪抵抗力,提高仔猪 35 日龄断奶重 18.55%,而同时注射铁剂时提高 19.42%;提示在母猪及仔猪饲料中添加蛋氨酸铁可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而不需另外注射铁剂[12]。李丽立等(1995)发现,复合氨基酸铁对哺乳仔猪的补铁效果明显优于硫酸亚铁,能显著提高日增重、血红蛋白、血浆铁和转铁蛋白含量,明显改善哺乳仔猪的体况行为,降低饲料消耗及猪白痢发病率[13]。张彬等(2000)对哺乳仔猪分别饲喂含硫酸亚铁、柠檬酸铁和蛋氨酸铁的 3 种饲粮(饲粮铁含量为 146mg/kg)进行补铁至 35 日龄结束,柠檬酸铁和蛋氨酸铁组仔猪体重、日增重、体况行为等级、血液血红蛋白值、血浆转铁蛋白含量、血浆和肝脏铁含量等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硫酸亚铁组;饲料消耗、腹泻发生率、排粪量、粪中含铁量和排铁量则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硫酸亚铁组[14]。饶骏等(2002)通过在饲粮中添加有机微量元素铁和锌,可显著地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并能提高血清中铁、锌含量[15]。石文艳(2005)发现产后第 2 天给仔猪肌注氨基酸螯合铁的直接补铁方式预防仔猪贫血效果显著,而通过给母猪补饲氨基酸螯合铁,同时肌注氨基酸螯合铁的补铁方式给仔猪补铁效果要优于直接和间接补铁方式[16]。郝贵增等(2009)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 125mg/kg 蛋氨酸铜饲喂 45 d,能显著促进断奶仔猪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血清铜含量,降低血清锌含量,对血清铁含量影响较小;表明在营养全面的饲粮中,添加中等剂量的蛋氨酸铜即可达到最佳的促生长作用[17]。许甲平等(2012)在 21 日龄断奶仔猪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 120 mg/kg 硫酸铜,20、50、120mg/kg 甘氨酸铜饲喂 28 d,添加甘氨酸铜能够提高断奶仔猪日均采食量和日均增重,降低料重比,有效改善皮毛性状;硫酸铜和甘氨酸铜对腹泻率的控制差异不显著[18]。林长光等(2013)在饲粮中分别添加亚硒酸钠、酵母硒和纳米硒 3 种硒源,每种硒源添加水平分别为 0.3、0.5、0.7 mg/kg 饲喂断奶仔猪 46 d,不同硒源及硒水平对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影响不显著,与饲粮中不添加硒源的对照组相比,0.3、 0.5 mg/kg 纳米硒组和 0.5mg/kg 酵母硒组仔猪日增重分别提高 10.24%、13.08%和 10.45%;试验结束时多数试验组仔猪血清 IgA、IgG、IgM 水平较试验开始时有所提高,纳米硒和酵母硒 0.5、0.7mg/kg 硒水平组仔猪血清 IgA、IgG 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仔猪血清 IgM 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 12.32%和 10.13%[19]。

生长肥育猪饲粮中添加有机微量元素,可以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改善肉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徐建雄等(1994)对生长肥育猪饲粮中分别添加60mg/kg 蛋氨酸铁和 60mg/kg 硫酸亚铁,结果蛋氨酸铁组肉猪的日增重、饲料效率和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6.85%~9.25%、7.04%~9.23%和 35.84%~40.03%,比硫酸亚铁组提高 9.30%、3.21%和 21.43%,蛋氨酸铁是肉猪生产中值得推广的有效铁剂[20]。赵洪亮等(1998)在肥育猪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铜,与添加蛋氨酸和蛋氨酸+硫酸铜比较,日增重分别提高17.6%和 8.5%,降低饲料消耗 12.1%和 6.7%,头均增重收入提高 28%和 13.2%[21]。张巧娥等(2002)在生长肥育猪饲粮中添加有机硒饲养 40 d,对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可降低背膘厚度,加大眼肌面积[22]。尹兆正等(2005)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 0.1、0.15、0.2、0.25mg/kg 硒水平的蛋氨酸硒组比 0.152mg/kg 硒水平的亚硒酸钠组日增重分别提高 2.50%、7.51%、6.38%和4.42%,饲料转化率分别降低 1.29%、5.50%、3.24%和1.94% ; 肌 肉 红 色 色 度 分 别 提 高 7.09% 、13.79% 、9.15%和 10.31%,滴水损失率分别降低 8.64%、10.49%、12.96%和 9.88%;蛋氨酸硒对猪的胴体特性无显著影响[23]。郑春田等(2007)在饲粮中分别添加 0、100、200mg/kg 硫酸铜、200mg/kg 碱式氯化铜、100mg/kg小肽铜、100mg/kg 复合氨基酸螯合铜(以铜含量计)饲喂生长猪 47 d,结果 100mg/kg 小肽铜和 100mg/kg复合氨基酸螯合铜均能有效提高生长猪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其促生长效果与 200mg/kg 硫酸铜无显著差异,而粪中铜含量分别下降 36.8%和 48.4%[24]。王建华等(2010)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 0.5%和 1%蛋氨酸硒复合添加剂饲喂肥育猪,对肥育性能和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但有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和背膘厚 的趋 势 ,可明 显 改善 肉 色 和系 水 力[25]。肖 俊 武等(2012)在生长肥育猪后期饲粮中添加 200 μg/kg 蛋氨酸铬,平均日增重提高 5.25%,胴体长增加 1.75 cm,眼肌面积增加 4.2 cm2,添加有机铬能使猪胴体长和眼肌面积增加,血液中胰岛素含量略有增加[26]。李斯丽(2013)研究表明,在 13.10 MJ/kg 能量水平下,添加 200 μg/kg 蛋氨酸铬最有利提高肥育猪生长性能,改善肉质[27]。詹康等(2014)在饲粮中添加复合氨基酸络合铁、锌各 100 mg/kg 可提高肥育猪的生产性能,降低料重比,最终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在肥育猪基础饲粮中添加复合氨基酸络合铁、锌可显著增加肥育猪血红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 含量及毛发中铁、锌含量,显著降低粪中铁、锌含量[28-29]。李显等(2015)分别在肥育猪饲粮中添加硫酸铜、甘氨酸铜和酵母铜进行饲养试验,结果甘氨酸铜和酵母铜组日增重比硫酸铜组分别提高 1.88%和 6.98%,料重比分别降低 3.53%和 8.12%,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分别降低 2.03%和 8.04%,分别多增收 0.20 和 0.80元/(头·d)[30]。邓亚军等(2016)在 70 kg 左右的三元杂种(杜长大)肥育猪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亚硒酸钠和酵母硒(饲粮中硒的最终浓度分别为 0.50mg/kg)饲喂 42 d,有机硒(酵母硒)对血清、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硒含量的提高效果比无机硒(亚硒酸钠)更明显,无机硒对肥育猪的瘦肉率、屠宰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没有显著影响,有机硒肥育猪的瘦肉率、屠宰率和眼肌面积有增加的趋势,背膘厚度有降低的趋势;有机硒比无机硒显著提高了肉色评分和肌内脂肪值,极显著降低了滴水损失,对肌肉 pH 没有显著影响[31]。

3 改善繁殖性能

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有机微量元素,能够提高母猪繁殖性能,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Ashmead(1977)研究发现,氨基酸螯合铁可以通过母猪胎盘和母乳传递给仔猪,从而促进仔猪生长,预防哺乳仔猪缺铁性贫血[32]。徐建雄等(1998)在母猪妊娠第 93天至哺乳 21 d 饲粮中添加 60 mg/kg 蛋氨酸铁螯合物,仔猪初生时不注射铁剂,血红蛋白浓度较对照组仔猪提高 15.67%,红细胞含量高于对照组,仔猪初生重、日增重和 35 日龄断奶窝重与对照组相似,可有效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症[33]。王纪亭等(2000)在产前 1 个月的母猪饲粮中添加 500 mg/kg 甘氨酸铁,所产仔猪初生重提高 42.4%,死亡率降低 6.4%,血液中铁含量提高 24.9%;母猪初乳中铁含量提高245%,3 日龄仔猪不用注射铁剂[34]。谭会泽等(2004)在母猪饲粮中添加不同复合有机微量元素(蛋氨酸螯合微量元素和蛋白质螯合微量元素),比对照组提高了窝产活仔数、合格仔数以及窝重,减少了死仔和干 尸 的 数 量 ,返 情 率 和 乏 情 率 降 低[35]。 郑 长 峰 等(2006)在母猪产前 1 个月至产后 21 d 基础饲粮中添加富铁宝(甘氨酸亚铁)400 mg/kg,并添加硫酸亚铁饲喂,使两处理铁的含量相同均为 150mg/kg,结果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分别比基础饲粮中添加 150 mg/kg 硫酸亚铁的对照组提高 3.3%、3.32% 和 4.52%,仔猪 日 增 重 提 高 9.33%[36]。 徐 稳等(2010)在产前 4 周的长白×大约克母猪饲粮中添加 100%CuSO4·5H2O(对照组)、30%蛋白质螯合铜+ 70%CuSO4·5H2O(30%百乐铜组)和 100%蛋白质螯合铜(100%百乐铜组)饲喂至哺乳期结束,结果表明饲粮添加百乐铜可明显减少母猪哺乳失重,有利于改善仔猪初生重,30%百乐铜组仔猪断奶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100%百乐铜组;百乐铜可提高母猪饲粮微量元素的消化率,改善饲粮干物质的消化率;100%百乐铜组母猪所产仔猪在 14 日龄和 21 日龄阶段均呈现血清锌、铁、锰和铜微量元素水平明显提高,证明母猪饲粮添加百乐铜后铜及其他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得到提高和改善[37]。鲍宏云等(2012)在二元杂种母猪及其所产的 106 窝仔猪基础饲粮中添加甘氨酸锌 200mg/kg 饲喂 37 d,能够缩短母猪发情间隔 10.12%,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 7.71%,减少哺乳期间体重损失 6.93%,增加产仔数 0.53%,提高哺乳仔猪断奶个体重 7.14%,哺乳仔猪血液中锌含量显著提高[38]。刘祥银等(2013)在母猪饲粮中添加甘氨酸铁络合物 60mg/kg,乳猪饲粮中添加甘氨酸铁络合物 100 mg/kg 饲喂,总产仔数、活仔数、初生窝重和初生均重 分 别提高 5.14%、6.30%、7.50% 和1.38%;仔猪日增重提高 8.12%,成活率提高 2.52%;母猪初乳铁含量、胎盘铁含量、乳猪脐带铁含量和乳猪血液铁含量分别提高 39.09%、62.35%、73.93%和89.37%;仔猪黄痢、白痢、副伤寒分别下降 84%、78.57%和 20%[39]。王开丽等(2014)在产后哺乳母猪基础饲粮中添加 0.27mg/kg 有机硒+7.5mg/kg 大豆异黄酮饲喂 21 d,母猪泌乳期背膘损失降低21.05%,断奶至发情间隔缩短 3.79 d,母猪常乳中的乳蛋白、乳糖和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成活率分别提高 65.23%和 25.51%[40]。林金玉等(2015) 在泌乳期母猪饲粮中添加纳米硒和酵母硒,能显著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免疫功能并调节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41]。张子云等(2017)从母猪妊娠85 d 到断奶 21 d 饲喂添加全有机微量元素的哺乳饲粮,对照组饲喂添加无机微量元素的哺乳饲粮,结果处理组仔猪出生数和初生重均相对较高,仔猪初生活力优于对照组,仔猪初生重的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哺乳期间处理组母猪采食量较高,断奶窝重差异显著,且断奶头数和断奶窝增重更高,仔猪的死亡率较低[42]。

有机微量元素对种公猪作用研究报道不多,杭红仙等(2003)在试验组饲粮中添加 90mg/(头·d)有机硒,能有效地提高种公猪精液质量,试验组总有效精子数、精子存活时间、有效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精子畸形率分别为 6.4%和18.4%,差异极显著[43]。孙时军等(2006)在基础饲粮中添加 40 g/d 有机微量元素饲喂种公猪 7 周,可以增加有效射精量,改善精液质量,提高精子活力,减少畸形率[44]。何若钢等(2008)在夏季长白公猪饲粮中添加 0.35mg/kg 酵母硒,与添加 0.50mg/kg 酵母硒组和对照组相比,可改善种公猪精液品质,显著提高精子活力、有效精子数、精清中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浓度及精清和血液中睾酮浓度,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血硒浓度极显著提高,饲粮酵母硒浓度对长白种公猪体重变化无明显影响,表明饲粮中添加酵母硒对种公猪繁殖有积极作用[45]。何若钢等(2008)在夏季杜洛克公猪饲粮中分别添加 80 和 115 mg/kg酵母锌,可显著提高血锌水平、公猪精液品质和精清激素水平,对公猪繁殖有积极作用[46]。

4 抗病和抗应激作用

有机微量元素能够增强杀菌能力,提高免疫反应,缓解应激,提高生产性能。Spears(1992)在仔猪出生后3 d饲喂添加蛋氨酸铁饲料,比饲喂添加硫酸 亚 铁 饲 料 的 仔 猪 死 亡 率 降 低 30.4%[47]。 Laveme Schugcl指出,在接种、去势、应激、疾病、严酷气候和变更饲粮组分时,喂给蛋氨酸锌对猪有良好作用。李丽立等(1995)给哺乳仔猪分别饲喂含复合氨基酸铁、硫酸亚铁+复合氨基酸铁饲粮,猪白痢发病率分别比饲喂硫酸亚铁饲粮降低 27.78%和 10.48%[13]。刘惠芳等(2003)给母猪和哺乳仔猪均补饲氨基酸螯合铁,可显著提高哺乳仔猪断奶窝重和断奶成活率,极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 Ig 水平,显著提高仔猪抗病能力,并明显表现有协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48]。王胜林等(2004)在饲粮中分别添加蛋氨酸锌、中草药、吡啶羧酸铬和酸化剂,均能促进高温条件下生长猪采食,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增强猪体内代谢,促进机体蛋白质分解和糖异生作用,进而改善生产性能[49]。郭海涛(2005)在饲料中添加 100mg/kg 复合氨基酸螯合铁比等剂量无机铁更显著促进断奶仔猪生长,提高日增重 8.7%,降低料重比 7.73%,降低腹泻率 16.7%,极显 著提高仔猪皮毛得分[50]。 魏 凤 仙 等(2006)在饲粮中添加 200 mg/kg 硒酵母,能够提高生长猪血清中球蛋白与白蛋白比值,提高牛血清白蛋白免疫抗体OD值及植物血球凝集素刺激皮褶厚度增加值,即具有提高猪免疫性能的作用[51]。于会民等(2007)在饲粮中添加 150 mg/kg“富锌宝”(有效成分为甘氨酸锌)饲喂断奶仔猪,采食量提高 2.9%,日均增重提高 13.3%,料重比降低 9.74%;可提高血液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及血清球蛋白和抗体水平,降低腹泻率和病死率;促进锌铜吸收,提高血清锌铜水平、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进而改善被毛发育状况[52]。吴玉臣等(2008)测定发现,氨基酸螯合锌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 IgA、IgM、IgG 的含量,显著提高血清中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转化率[53]。王勇等(2010)在 28 日龄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 50、100 和 200 mg/kg 甘氨酸锌(以锌计)和 3 000 mg/kg 氧化锌(以锌计)的饲粮饲养 35 d,结果 100 mg/kg 的甘氨酸锌组和 3 000 mg/kg 的氧化锌组极显著提高了仔猪的日增重,100 mg/kg 甘氨酸锌组和 3 000 mg/kg 氧化锌组的胰脏指数、淋巴结指数、血清中 IgG、IgM、补体 C3 和补体C4水平以及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 100 mg/kg 甘氨酸锌组还显著降低了空肠的隐窝深度;添加 100 mg/kg 甘氨酸锌能够促进断奶仔猪生长、提高断奶仔猪免疫机能[54]。许甲平等(2013) 在饲粮中添加 300 g/t稀土超微螯合包和0.3 mg/kg 酵母硒饲喂生长猪 31 d,可明显提高生长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有效降低生长猪腹泻率与死亡率[55]。肖鹏等(2014)在饲粮中添加硒对断奶仔猪免疫指标有提高的作用,以0.3 mg/kg 添加量作用效果更好;不同硒源作用不尽相同,酵母硒作用效果相对亚硒酸钠更明显一些[56]。王晔等 (2015) 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 50、100 和200 mg/kg 甘氨酸锌能显著提高淋巴免疫器官指数,但对胸腺和脾脏免疫器官指数影响不显著;添加 100 和 200mg/kg 甘氨酸锌能显著提高胰脏免疫器官指数,添加 50 mg/kg 甘氨酸锌对胰脏指数无显著影响[57]。

5 减少环境污染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养殖场在饲料中添加无机态高铜和高锌喂猪,除少部分被猪吸收外,大多数随粪便排到体外,污染自然环境,影响动物健康和畜产品安全,也严重限制了集约化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率高,生物学效价也较高,在猪饲粮中使用低剂量的有机铜和有机锌,可获得与高铜和高锌相近或更好的促生长效果,而且可以使粪便中微量元素的排放量大幅度降低,从源头上减少微量元素对环境的污染,人们日益关注使用有机微量元素作为一种减少矿物质添加量和排泄量的方法。美国印地安纳州营养研究及技术中心试验结果表明,250mg/kg 蛋氨酸锌组在提高仔猪生长速度方面同 2 000mg/kg 氧化锌组同样有效。周桂莲等(2000)向饲料中添加 5 mg/kg 赖氨酸铜,对仔猪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影响与 250 mg/kg 硫酸铜组间差异不显著,添加 5mg/kg 赖氨酸铜的收益较好,又避免了高铜引起的环境污染[58]。余德谦等(2005)采用有机铜、铁、锌源,按照 NRC(1998)标准铜、铁、锌需要量的一半配制饲粮,并没有降低生长猪生产性能,部分血液指标变化不大,但其粪中的铜、铁、锌排泄量减少了 30%左右[59]。Pierce 等(2005)对猪 研 究发现,只需饲喂 NRC 规定量 50%的百乐TM有机微量元素,就能得到正常的瘦肉生长速率,粪便中微量元素的 排泄量铜减少 75% 、锌减少 50%、铁 减 少 14%[60]。贾久满等(2006)在仔猪和中猪饲粮中用低剂量的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铁、铜、锰、锌)代替高剂量的无机微量元素(铁、铜、锰、锌),使仔猪和中猪生产性能有提高趋势,粪便中铜排放量减少 58%~63%,锌排放量减少 12%左右,锰和铁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61]。黄志坚等(2007)分别在 20 kg 左右仔猪基础饲粮中添加 150mg/kg 硫酸铜 (对照组)、105mg/kg 烟酸铜和 105mg/kg 蛋氨酸铜饲喂仔猪 30 d,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如尿素氮、总蛋白、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铜兰蛋白等无显著差异,但粪铜含量比对照组降低 43.7%和 45.7%[62]。Burkett 等(2008)在生长肥育猪饲粮中添加百乐系列有机微量元素可显著降低猪粪中重金属和营养物质的排泄量,而对动物生产性能无任何不良影响[63]。李江涛等(2010)在断奶仔猪高铜(250 mg/kg) 饲粮中添加 50、100 和 150mg/kg 甘氨酸铁、锌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及血清铁、锌含量,促进微量元素吸收利用,减少排泄量,进而促进断奶仔猪 生 产 性能[64]。王琤韡等(2012)在 饲 粮 中 添 加 67 mg/kg 或 134mg/kg 蛋氨酸铜能有效地提高养分消化率和生长猪粪便 pH,并能减少粪便中铜的浓度[65]。李荣杰等(2014)将仔猪饲料中甘氨酸铜(Cu-Gly)添加量由 120mg/kg 降为 60 mg/kg 和 30 mg/kg 时,仔猪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粪铜含量分别下降69.44%和 49.07%[66]。兰方菲等(2015)研究发现,生态环保型饲粮均不影响生长猪的生产性能,但低蛋白质饲粮能显著降低粪氮的排放,有机微量元素饲粮粪铜和粪锌减排明显,粪锰减排有一定效果,对粪铁减排效果不明显,低蛋白质结合有机微量元素饲粮对氨和微量元素的减排存在增强的趋势[67]。谭静等(2016)在肥育猪饲粮中添加 50%NRC 水平有机铜、铁、锌和锰饲喂 90 d,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但平均日增重和腹泻率有显著改善;50%有机微量元素最终分别使粪中锌、铜、锰分别降低了51.78%、21.71%和 16.82%,粪铁降低得不明显[68]。

综上所述,有机微量元素在养猪业上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广阔。今后应该加强研制开发工作,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探讨有机微量元素的理想添加水平、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加强推广应用工作,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1] 林映才,王胜林,叶太保,等.有机铁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肤色、血液和组织理化学指标的影响[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2,19(9):11-13.

[2] 林映才,郑黎,蒋宗勇,等.不同铁制剂对小猪生产性能、肤色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1(15):10-12.

[3] 林映才,郑黎,蒋宗勇,等.复方富血铁对生长猪的生产性能、肤色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养猪,2001(2):26-27.

[4] 郭海涛,王之盛,周安国.复合氨基酸铁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养猪,2005(4):6-8.

[5] 裴华,洪作鹏.富铁宝对仔猪生长性能、皮毛状况及血液指标的影响[J].广东饲料,2006,15(5):39-40.

[6] 夏中生,刘丹,李玉艳,等.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1):49-53.

[7] 张纯,邝声耀,唐凌.不同比例有机锌与无机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22-24.

[8] 朱年华,邓伏清,廖阳华,等.添加不同配比有机微量元素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2(10):44-45.

[9] 黄连莹,夏中生,蒋芳,等.饲粮不同锌源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3,45(10):47-50.

[10] 郭建来,李梦云,朱宽佑,等.添加不同比例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仔猪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4,35(19):18-21.

[11] 李垚,李玲,苏全,等.小肽螯合铜、铁、锰、锌、硒对仔猪生长性能及代谢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47(2):46-53.

[12] 徐建雄,李家铨,蔡勤军,等.蛋氨酸铁在猪营养中的应用研究:Ⅱ.对断奶仔猪生长的影响[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3,11(3):200-204.

[13] 李丽立,张彬,邢廷铣,等.复合氨基酸铁对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J]. 动物营养学报,1995,7(3):32-39.

[14] 张彬,李丽立,李铁军,等.不同铁源对哺乳仔猪生长、代谢和环境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1):91-94.

[15] 饶骏,杨远新,罗献梅,等.有机微量元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2002,16(1):19-21.

[16] 石文艳.氨基酸螯合铁预防仔猪贫血的效果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5.

[17] 郝贵增,靳玉芬,田苹,等.蛋氨酸铜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9,29(3):346-349.

[18] 许甲平,鲍宏云,邓志刚,等.不同铜源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皮毛性状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2,33(24):56-58.

[19] 林长光,郑金贵,林金玉,等.不同硒源及硒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3(21):20-24,26.

[20] 徐建雄,俞沛初,李家铨,等.蛋氨酸铁在猪营养中的应用研究:Ⅲ.对肉猪生长的影响[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4,12(3):201-204.

[21] 赵洪亮,李跃,李德伦.蛋氨酸铜在饲喂育肥猪试验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饲料,1998(5):21.

[22] 张巧娥,刘红霞,杨库,等.有机硒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1):28-29.

[23] 尹兆正,钱利纯,李肖梁,等.蛋氨酸硒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胴体特性和肉质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5,41(9):35-37.

[24] 郑春田,蒋宗勇,林映才,等.铜的来源和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粪铜排出量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7,43(13):24-27.

[25] 王建华,戈新,张宝珣,等.蛋氨酸硒对肉猪生长、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0(5):6-7,10.

[26] 肖俊武,王勇,邓伏清,等.不同有机铬源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2(3):33-36.

[27] 李斯丽.蛋氨酸铬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生长肥育猪生产中的应用技术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28] 詹康,李艳,包文斌,等.复合氨基酸络合铁、锌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4,45(5):769-774.

[29] 詹康,占今舜,赵国琦,等.复合氨基酸络合铁、锌对肥育猪铁、锌吸收代谢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8):2320-2326.

[30] 李显,俸祥仁,何莫斌,等.不同铜源对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7):131-132,230.

[31] 邓亚军,王桂芹,胡佩红,等.不同硒源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肌肉品质和组织硒沉积的影响[J].饲料广角,2016(12):45-48.

[32]Ashmead,et al.Mordern Veterinary Practice,1977(6):509-515.

[33] 徐建雄,俞沛初,李家铨,等.母猪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铁螯合物对预防仔猪贫血的影响 [J]. 动物营养学报,1998,10(1):44-49.

[34] 王纪亭,刘思当,孙允东,等.甘氨酸螯合铁对乳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0(5):6-7.

[35] 谭会泽,冯定远,沈思军,等.有机微量元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J].饲料工业,2004,25(4):19-21.

[36] 郑长峰,裴华,洪作鹏.母猪产仔前后日粮中添加富铁宝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13(10):29-32.

[37] 徐稳,董其国,王改琴,等.蛋白质螯合铜对母猪繁殖力、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 [J]. 浙江农业学报,2010,22(4):469-473.

[38] 鲍宏云,许甲平,邓志刚,等.甘氨酸锌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饲料广角,2012(11):26-27.

[39] 刘祥银,张雪元,李跃.母、乳猪日粮中添加甘氨酸铁络合物的应用研究[J].饲料工业,2013,34(13):43-46.

[40] 王开丽,张复生,文利新.饲粮中添加有机硒和大豆异黄酮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养猪,2014(4):41-43.

[41] 林金玉,林长光,詹桂兰,等.不同硒源对泌乳期母猪生产性能、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36(1):1-8.

[42] 张子云,江书忠,曹霞,等.有机微量元素对经产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猪业,2017(1):56-58.

[43] 杭红仙,毛玉龙,张金仙,等.日粮中添加有机硒对种公猪精液质量的影响[J].当代畜牧,2003(10):24-25.

[44] 孙时军,董世通,吴荣华,等.有机微量元素对种猪精液质量的影响[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6(5):27.

[45] 何若钢,李秀宝,段福君,等.酵母硒对长白公猪繁殖及生化参数的影响[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8(1):86-88.

[46] 何若钢,杨金宝,张文明.酵母锌对种公猪繁殖及精清激素参数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8,40(5):53-56.

[47]Spears JW J.Anim Sci[J],1992,67:835-843.

[48] 刘惠芳,周安过,王之盛,等.氨基酸螯合铁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3(23):16-17,20.

[49] 王胜林,林映才,蒋宗勇,等.抗热应激剂对高温条件下生长猪生产性能和代谢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4,40(10):28-30.

[50] 郭海涛.复合氨基酸螯合铁与无机铁结合使用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5.

[51] 魏凤仙,李绍钰,李春群,等.免疫增强剂有机硒在生长猪上的应用研究[J].饲料工业,2006,27(8):56-58.

[52] 于会民,陈宝江,董晓玲.“富锌宝”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饲料研究,2007(1):36-39.

[53] 吴玉臣,郭爽,阴正兴,等.氨基酸螯合锌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8,40(5):61-62.

[54] 王勇,钮海华,马文强,等.甘氨酸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0,22(1):176-180.

[55] 许甲平,刘肖挺.稀土元素螯合物与有机硒协同作用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3,34(16):49-51.

[56] 肖鹏,曹雪瑾,罗世乾,等.不同硒源及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J].养猪,2014(3):30-32.

[57] 王晔,李华.甘氨酸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6):63-64.

[58] 周桂莲,杜忠亮,韩友文,等.铜的来源与水平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博览,2000(12):14-15.

[59] 余德谦,林映才,周桂莲,等.不同形式和水平铜、铁、锌对生长猪的影响[J].饲料博览,2005(12):1-5.

[60]Pierce JL,Shafer B L,Stalder K J,et al.路璐译,敖志刚校.一种降低养殖业中微量元素的排泄量的营养方法[J].饲料研究,2005(12):35-37.

[61] 贾久满,李成会,朱莲英.养猪场排泄物中微量元素减量排放技术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1):41-42.

[62] 黄志坚,陈强,李清禄,等.不同形态铜源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粪铜排出量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7,28(1):32-35.

[63]Burkett JL,Schwab CR,Stalder K J,et al.饲粮添加有机和无机微量元素对猪粪矿物元素排泄量及生长性能的影响[J].养猪,2008(2):7-8.

[64] 李江涛,陈宝江,于会民,等.高铜日粮中添加甘氨酸铁、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33(1):74-78.

[65] 王琤韡,王仁华,刘晓兰.硫酸铜和蛋氨酸铜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粪便特征的影响[J].猪业科学,2012(5):76-78.

[66] 李荣杰,陆扬,胡二永,等.甘氨酸铜对仔猪粪铜含量及粪便细菌区系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14,30(2):15-18.

[67] 兰方菲,吴华东,何余湧,等.生态环保型日粮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减排效果的影响[J].猪业科学,2015,32(4):44-46.

[68] 谭静,赵月朋,常书梅,等.日粮中添加有机铜、铁、锌、锰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减排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6,37(7):15-18.

(编辑:柳青)

S816.72

A

1002-1957(2017)03-0019-06

2017-04-08

刘瑞生(1968-),男,甘肃泾川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畜禽疾病防治研究工作.E-mail:liuruisheng1968@aliyun.com

猜你喜欢
甘氨酸蛋氨酸饲粮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蛋氨酸对奶牛乳腺酪蛋白合成及其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肉鸡饲粮中锰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非必需氨基酸甘氨酸的多重有益效应(综述)(续1)
非必需氨基酸甘氨酸的多重有益效应(综述)
2015年蛋氨酸市场回顾及2016年趋势展望
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条件的研究
蛋氨酸市场回顾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