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红薯芽苗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2017-02-02 19:08路颖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种薯红薯食用

路颖

(辽宁省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辽宁 建平 122400)

辽西地区红薯芽苗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路颖

(辽宁省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辽宁 建平 122400)

红薯的嫩尖芽苗,也叫红薯叶、地瓜叶,在植物学分类上红薯是旋花科甘薯属植物,苗顶端茎尖嫩茎供食用品种是红薯的特殊品种,具有叶片翠绿鲜嫩,内含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是一般胡萝卜的3~4倍,是鲜玉米的600~650倍。可食用的红薯茎尖叶片具有“蔬菜皇后”的美称,是货真价实、名不虚传的绿色蔬菜。为了更科学化、更规模化实施红薯茎尖食用栽培,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分述如下,供各地生产参考。

1 品种选择及整地技术

1.1 选择优良食用品种。作茎尖蔬菜栽培的红薯品种,一是要求食用组织产量高;二是生长要求茎叶粗壮、表面光滑并且无茸毛、味道甜美,茎尖组织萌芽率高的品种。其中以台湾选育的台农71号,山东培育的鲁薯7号、鲁薯3号,福建培育的福薯6号、食20、莆薯为优选品种。

1.2 选择适宜地块种植。种植食用红薯要选择无污染的地块,总体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不仅如此,园地要求土层深厚肥沃,质地疏松,结构良好、灌排水条件优良的沙壤土质、壤土质为最佳,此外,种植地块还要求种植的土壤、灌溉水源要距离污染源达到2 km以上为合格。

1.3 种植前整地技术。红薯种植前需要进行细致的翻耙,在进行翻耙土壤时,亩施入无污染腐熟厩肥3 000~3 500 kg,同时施入生石灰60~80 kg,加入过磷酸钙50~60 kg,在实施土壤耕耙2~3次以后,按栽植要求整出畦田待植。

2 栽培技术

2.1 栽培时间。进行茎尖菜用红薯苗木进行露地栽植,在生长季节4~7月份均可栽植,设施日光温室栽培的红薯苗四季均可栽植。

2.2 主要栽培模式

2.2.1 以摘采茎尖为主的露地红薯栽培模式。以摘采茎尖为主的红薯栽培模式的多采用茎蔓段栽插法进行栽植,栽植株距为15~20 cm,亩栽植密度为1.5万~2万株。栽植成活后,对红薯的主蔓,当生长至20~25 cm长时要实施打顶,目的是有利促生幼嫩的分枝;在进行红薯茎尖采摘环节过程中,每30 d沟泼施1次腐熟好并实施兑水的粪水600~800 kg,也可施入尿素12~15 kg,与此同时,及时灌水防止干旱,及时除草防治草荒。

2.2.2 以薯菜兼用的红薯栽培要采用大垄双行栽培模式。栽植的垄宽度为80~100 cm,株距为20 cm,在生长期间按正常要求进行管理即可。此类栽培模式,不仅可以供应和采摘一定量的茎尖食用组织,生长季结束后,每亩还能收获红薯1 800~2 200 kg。

2.2.3 以采摘茎尖为主的设施温室红薯栽培模式。一是采摘量大大提高,生产间隔时期短,同时可以实现全年生产,效益较高。在进行栽植前,预先施足基肥并实施耕耙,完毕后做成80~100 cm标准宽的栽植畦,栽植薯块密度为10~15 kg/m2,再覆土,同时并灌以适量水。设施温室内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8℃~30℃为宜,设施温室内的红薯最最适温度以25℃~28℃为最佳。

3 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谨慎采用化学防治技术。以食用茎尖菜为主的红薯栽培,在生长期间发生严重病虫害的情况很少,如若必须实施防治,严禁应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提倡采用无公害的生物农药为主要药剂进行防治。红薯多发生的黑斑病、软腐病、病毒病等几种病害,在种植前采用种薯消毒技术即可达到防治的效果和目的。

3.2 提倡应用农业防治技术。以食用茎尖组织为主的红薯生产,一般要建立无病毒、脱毒生产种苗基地,培育无毒的优良苗和种薯。栽插甘薯种苗须先脱毒。红薯在反复种植过程中,易受土壤病毒的侵染令种薯退化,通常情况下用现代生物培育脱毒技术,将感染的红薯病毒脱毒后繁殖,可亩增产20%~30%。在农业防治上,还要注意适度实施早栽、进行细致深耕改土、施足完全腐熟的有机肥料、实行轮作倒茬栽培模式。

4 采摘 包装 保鲜生产技术

4.1 采摘技术和采摘时间。采摘技术和采摘时间确定以红薯地上部分的分枝长度达15~20 cm时进行采摘为最佳。采摘时严禁用手直接摞取,宜用剪刀进行剪截收获,剪取茎尖长度一般为10~15 cm为适宜,剪取处以下留2~4个节间以利萌生分枝,利于提高产量。首次采摘在种薯栽植后的25~30 d实施,以后持续天天采摘,在不同地块循环进行采摘,每月可亩生产红薯茎尖菜400~600 kg,一个生产季节亩产量可达3 000~5 000 kg。

4.2 包装加工及保鲜技术。采摘完毕的的红薯茎尖组织要进行真空包装,待出售的茎尖组织菜要进行冷藏保鲜,防止腐烂变质。

猜你喜欢
种薯红薯食用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美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及认证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豆制品食用指南
给马铃薯催壮芽可增产10%
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ORS-ICP-MS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的多种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