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白发病的识别与防治

2017-02-02 19:08郝俊丽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甲霜病株谷子

郝俊丽

(赞皇县农业畜牧局 河北 赞皇 051230)

谷子白发病的识别与防治

郝俊丽

(赞皇县农业畜牧局 河北 赞皇 051230)

白发病(霜霉病)在谷子全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各生育阶段的不同症状特点,又有“灰背”、“枪杆”、“看谷老”、“刺猬头”等俗称。白发病发生很普遍,曾是我国谷子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害,春谷栽培区受害尤重。

1 症状识别

1.1 烂芽。幼芽出土前被病原菌侵染,表现扭转弯曲,变褐腐烂,不能出土而死亡,致使田间缺苗断垄。烂芽多在菌量大、环境条件特别有利于病菌侵染时发生,较少见。

1.2 灰背。幼苗期病株叶片变黄绿色,略肥厚和卷曲,叶片正面产生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纹,天气潮湿时叶片背面密灰白色霉层,这一症状被称为“灰背”。产生灰背的病苗,后期多形成下述“白尖”、“白发”或“看谷老”症状,但也有的后来症状消失,正常抽穗。病苗前期不出现“灰背”,后期也能出现“白尖”、“白发”和“看谷老”。

1.3 白尖、枪杆、白发。孕穗期植株高度达60 cm左右时,植株顶部2~3片叶子不能展开,卷简状,直立向上,叶片前端变为黄白色,这称为“白尖”。7~10 d后,白尖变褐,枯干,直立于田间,形似“枪杆”。以后叶片解体纵裂,散出大量黄褐色粉末状物(病原菌卵孢子),残留黄白色丝状物,卷曲如头发,称为“白发”。这类病株多不能抽穗。

1.4 看谷老。部分病株能够抽穗,但穗子畸形,短缩肥肿,颖片伸长变形成为小叶状,有的卷曲成角状或尖针状,向外伸张,整体刺猬状,这称为“看谷老”。病穗变褐干枯,组织破裂,也散出黄褐色粉末状物。

1.5 局部病斑。苗期病叶“灰背”上产生的病原菌随气流传播到健株叶片上,发生局部侵染形成叶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初期淡绿至淡黄色,以后变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病斑背面密生灰白色霉层。较老的叶片被侵染后,只形成褐色小圆斑,霉层不明显。

2 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卵孢子混染在土壤中、土肥中或在种子表面越冬,卵孢子在土壤中至少可存活3年,用混有病株的谷草饲喂牲畜,排出的粪便中仍有多数存活的卵孢子,将牲畜粪施肥传病的几率也较高。一般而言,土壤带菌是主要越冬菌源,其次是带菌施肥和带菌种子。白发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菌主要随带菌土壤传播,也可随带菌农家肥、带菌种子等传播。当季病叶上产生的流动孢子囊源随气流(风)或雨水传播。

在谷子芽长3 cm以前最容易被病原菌侵染。在初侵染病株的“灰背”上,大量产生病原菌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随气流或雨滴飞扬传播到健株叶片上,萌发后侵入,产生再侵染,仅形成叶斑,这称为“局部侵染”。但是,有时流动孢子囊侵染幼嫩的分囊也可能产生系统侵染,在田间,系统侵染造成的病株最多,受害也最重。

土壤温湿度和播种状况影响系统侵染的数量和发病程度,最适发病温度为18℃~20℃,最低为10℃~12℃,最高31℃~34℃,土壤湿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侵染发病,在土壤相对湿度为30%~60%。特别是40%~50%间,发病率较高。

白发病的发生与栽培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也有密切关系,连作田的土壤中带菌数量多,病害发生严重,而轮作田则发病轻,播种过深,土壤墒情差,出苗慢,发病也重。

3 防治方法

3.1 种植抗病品种。现已有抗病谷子品种,可因地制宜,推广种植。谷子白发病菌有不同生理小种,需了解当地小种组成和优势小种,以便正确选用抗病品种,否则应行抗病性鉴定或先小面积试种。

3.2 栽培防治。重病田块实行3年以上轮作,适于轮作的作物有大豆、玉米和马铃薯等;秋收后要及时深翻土地,精细整地,拾净根茬;不用病株残体沤肥,不用带病谷草作饲料,不用谷子脱粒后场院残余物制作堆肥;增施农家肥,施用净肥,培肥地力;播前精选种子,淘汰秕籽、瘦粒,进行药剂拌种;春播谷子要适期晚播,适当浅播,播后镇压,以加快出苗,减少侵染机会;生长期间及时拔除病株,应在“白尖”出现但尚未变褐破裂前拔除病株,拔下的病株要带到地外深埋或烧毁,要大面积连续拔除几次,直至拔净为止,并需坚持数年。

3.3 药剂防治。可用35%甲霜灵拌种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以种子0.2%~0.3%的药量拌种。用甲霜灵拌种可采用干拌、湿拌或药泥拌种等方法,湿拌和药泥拌种效果更好。在白发病、黑穗病混合发生地区,可用35%甲霜灵与40%福·拌(拌双)可湿性粉剂,按1∶2配比混合后,再按种子重量0.3%药量拌种。在白发病与线虫病混合发生地区,可先用40%辛硫磷乳油拌种,然后堆闷4 h,再用35%甲霜灵拌种。

猜你喜欢
甲霜病株谷子
手性农药甲霜灵在土壤微生物中降解的研究*
打谷子
云南省马铃薯春作区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雷帕霉素联合甲霜·噁霉灵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抑制效应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晒谷子(外一首)
不同药剂配方种子包衣对玉米出苗安全性及玉米丝黑穗病和蚜虫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