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葡萄生产栽培技术

2017-02-02 19:08邹凤萍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果穗套袋有机

邹凤萍

(河北省迁安市农业畜牧水产局 河北 迁安 064400)

有机葡萄生产栽培技术

邹凤萍

(河北省迁安市农业畜牧水产局 河北 迁安 064400)

1 建园技术

1.1 环境选择。葡萄园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彻底清除环境污染源头,选择土壤、大气和水质等生态环境条件符合有机食品种植要求、适合葡萄生长的地块建园。一般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带,交通方便,距主要交通干道(县级以上公路)200 m以外,距污水、废气、废物等污染源要在5 km以外,并且在污染源的上头。面积不少于200亩(长、宽不少于100 m),在园地外围营造防护林带(10 m以上),并修筑外循环作业路及葡萄墙、高梗等隔离带,防止外围的农药、化肥等污染物侵入。

1.2 品种选择。选用品质优良、高抗葡萄霜霉病、丰产、晚熟、耐贮藏和运输的摩尔多瓦。

1.3 栽植密度。按照建园设计要求,株距0.7 m,行距4.0 m,每亩栽植密度238株。

2 水肥管理技术

在葡萄园内埋设地下灌溉管道,按一定距离设置出水口,可减少水分地表蒸发和渗漏等水分损失,实现节水栽培。结合葡萄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般在葡萄萌芽前、开花前、坐果后,以及采收后均要灌水1次,埋土防寒前浇1次封冻水,以满足葡萄在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需要。在雨季要注意排水,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增加土壤通透性,降低果园湿度,创造有利于树体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生长的环境条件。

3 病虫害防控技术

3.1 生物措施。葡萄园行间种植豆科牧草或自然生草,蓄养天敌控制葡萄病虫害。

3.2 物理措施。安装杀虫灯和糖醋液,诱杀金龟子、蛾类、蜂蝇等害虫;实行果穗套袋,隔离病虫为害。

3.3 药剂防治。在葡萄萌芽前喷3°~4°Be石硫合剂;5月底、6月中旬、7月中旬各喷1次美国有机农药“必备”,浓度600~700倍,生产后期8月上旬和8月中旬各喷1次波尔多液,可基本控制葡萄霜霉病、炭疽病和白腐病的危害。

4 套袋技术

4.1 套袋的目的。果穗套袋对果穗实施空间隔离,能有效地防止或减轻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和日灼病的感染和为害,果穗套袋尤其可以防止炭疽病的发生,能有效地防止或减轻各种害虫,如蜂、蝇、蚊、粉蚧、蓟马、金龟子、吸果夜蛾和鸟等为害果穗;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果实受药物污染和残毒积累,提高食用安全性;能减少机械摩擦和灰尘污染,使果皮光洁细嫩,果粉浓厚,提高果色鲜艳度;能阻止暴雨、冰雹、沙尘暴和鸟兽等侵袭,防止裂果。

4.2 套袋时期。在6月20日左右进行。一般在果实坐果稳定、整穗及疏粒结束后立即开始,此时幼果似大豆粒大小,宜赶在雨季来临前结束,以防止早期侵染的病害及日烧。如果套袋过晚,果粒生长进入着色期,糖分开始积累,不仅病菌极易侵染,而且日烧及虫害均会有较大程度地发生。套袋要避开雨后的高温天气,在阴雨连绵后突然晴天,如果立即套袋,会使日烧加重。因此,要经过2~3 d,使果实稍微适应高温环境后再套袋。套袋前应灌1次透水,以降低葡萄架下温度。套袋前对葡萄果穗周围的营养枝和副梢应尽量多留,借用它们对套袋果实进行遮荫,以利葡萄幼果逐渐适应袋内高温多湿的微气候。套袋15 d后视果实生长情况逐渐稀疏套袋果穗四周的遮荫葡萄枝叶。

4.3 套袋方法。套袋前全园喷布1次必备杀菌剂,重点喷布果穗,药液晾干后再开始套袋。将袋口端6~7cm浸入水中,使其湿润柔软,便于收缩袋口,提高套袋效率,并且能够将袋口扎紧扎严,防止害虫及雨水进入袋内。套袋时,先用手将纸袋撑开,使纸袋整个鼓起。然后由下往上将整个果穗全部套入袋内,再将袋口收缩到穗梗上,用一侧的封口丝挂于果梗或结果枝上。注意铁丝以上要留有1~1.5 cm的纸袋,并且套袋时绝对不能用手揉搓果穗。因摩尔多瓦葡萄在袋内着色良好,葡萄套袋后可以不摘袋,带袋采收。

5 整形修剪技术

5.1 架式的选择。摩尔多瓦葡萄适合小棚架:采用高240 cm的水泥柱,间距4 m,架梢高1.8~2 m。小棚架架面较短,下架方便。主要优点:一是有利于早期生产;二是主蔓较短,仅长4 m,上下架容易,操作方便;三是容易调节树势,产量高且稳产;四是容易更新,恢复快,对产量影响较小;五是通风透光好,果实品质佳。并且用小棚架果穗下垂,上部有枝叶遮荫,可以避免日灼病的发生。栽植摩尔多瓦葡萄株距0.6 m,行距4 m,每株留l~2个蔓,结果早,早丰产,可以达到1年定植,2年结果,3年丰产的要求。

5.2 新梢管理。当年栽植的新梢在7月末至8月初摘心,距地面40 cm以下的副梢留1叶反复摘心至8月初。距地面40 cm以上的副梢全部抹除。先期要最大限度的促进营养生长,后期应最大限度促进新梢成熟。生长正常的植株当年冬剪时,新梢的剪留长度1~1.4 m,剪口直径为0.9~1.0 cm。进入结果期,架面独龙蔓长度控制在3~3.2 m,距地面0.6 m以下不留新梢,其上平均每18~20 cm留新梢1个,每平方米架面保留新梢11~12个,每条蔓共留新梢13~14个,每亩保留新梢7 000~8 000个。夏季修剪时,对每个侧生新梢留45~50 cm摘心(7~9片叶),对其上最顶端部位萌发的副梢留1叶反复摘心至7月中旬,下部萌发的副梢一律抹除。通过摘心使每个新梢总共保留主副梢叶片10~11个,每株保留叶片130~150个,每亩保留叶片10万个左右。延长梢布满架面前,根据生长势和架面需要,于7月中、下旬留1.5~2 m摘心,对延长梢上萌发的副梢留1~2叶反复摘心至8月初,以后萌发的副梢全部抹除。

5.3 花果管理技术。花前结合摘心疏花序,使每株保留花序10~12个,坐果后择优选留果穗5个,每亩保留果穗2 700~3 000个,结果枝与发育枝比例接近1∶2,叶片与果穗比例达到25~30∶1,平均亩产控制在1 500~2 000 kg。果穗整理时,疏除“病残粒”、“大粒”,贴近穗轴的果粒和过密的果粒,留下穗轴下部的均匀果粒28~30个,使果穗重350~500 g,平均粒重8.0 g。

6 生产管理和可追踪体系

6.1 建立有机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体系。制定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质量管理手册:包括有机生产、加工、经营实施计划,内部检查,跟踪审查,记录管理等;制定有机葡萄生产、经营操作规程:包括禁止有机产品与转换期产品及非有机产品相互混合,以及防止有机生产、加工和经营过程中受禁用物质污染的规程;葡萄收获规程及收获后的运输、加工、储藏等各道工序的管理规程。

6.2 记录的控制。对有机产品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记录清晰准确,并为有机生产、加工活动提供有效证据。包括葡萄种苗等繁殖材料的种类、来源、数量等信息;施用堆肥的原材料来源、比例、类型、堆制方法和使用量;控制病、虫、草害而施用的物质的名称、成分、来源、使用方法和使用量。

6.3 建立全程追踪体系。为保证有机生产完整性,建立完善的追踪系统,保存能追溯实际生产全过程的详细记录(地块图、农事活动记录、加工记录、仓储记录、出库记录、销售记录等)以及可跟踪的生产批号系统。

猜你喜欢
果穗套袋有机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设施番茄果穗弯折影响因素的研究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盛花后45天套袋对苹果品质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现象调查与分析
套袋
果穗挂钩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