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2017-02-02 19:08熊明珍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永胜县面源施用量

熊明珍

(云南省永胜县农业局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监测站 云南 永胜 674200)

永胜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熊明珍

(云南省永胜县农业局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监测站 云南 永胜 674200)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地膜等农业投入品,以及畜禽粪污、工业“三废”、生活垃圾处理不完善等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确保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是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1 永胜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1 工业“三废”污染。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永胜县注册登记的大小工矿企业共计145家,其中部分企业排污设施不完善,未按照国家的排污标准和要求进行处理排放,通过大气沉降、直接排入、日晒雨淋渗入等方式污染周边农田土壤,造成农田土壤和农灌用水污染。

1.2 农业投入品污染。据统计,2016年全县施用化肥(氮、磷、钾、复合肥)量35 263 t(折纯),农田薄膜施用量980 t,农药施用量853 t,这些农药、化肥、地膜等农业化学投入品在施用中存在利用率低、流失率高等不合理现象,大量和不正确使用,以及不及时回收农用残膜,造成农田土壤污染,土壤结构破坏,农产品农残超标。

1.3 畜禽粪便污染。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至2016年底,全县年出栏生猪200头和存栏母猪50头以上的规模化集中养殖场46家,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的养殖场22家,年出栏肉鸡及存栏蛋鸡5 000只以上的养殖场16家,年出栏羊200只以上的养殖场18家。这些规模化集中养殖场有些管理规范,设施完善,对粪污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而部分养殖场管理不善,设施不全,加上分散养殖没有建立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未经过无害化处理就随意排放,污水随地表径流污染水体,造成周边水体水质恶化,空气污染,同时超出土壤自净能力后,还会污染土壤,影响土壤质量。

1.4 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污染。全县15个乡(镇),除县城建有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其余乡镇均没有完整的排污管网系统、垃圾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几乎都没有经过处理直接进入周边环境,加上农村垃圾收集系统不完善、农民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成为蚊蝇、老鼠和病原体的滋生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合垃圾腐烂,发臭,不仅污染空气,而且垃圾的渗漏液还会污染水体和土壤,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 永胜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机构。为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证农业面源污染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永胜县农业局成立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科教股,并安排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各项具体工作,成员由农业局下属农环、植保、农技推广、养殖业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结合农业系统工作实际,明确了工作重点和任务,并将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做到了领导到位,责任明确,措施有力。

2.2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产业。争取中央、省、市生态产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对产业发展予以扶持,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行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2013~2016年共投入市级农业产业化资金262万元,打造标准化果园15个,面积6 864.7亩,通过标准化园区带动全县果园面积发展到11万亩,其中千亩连片示范园2片,促进了水果产业持续、快速地发展,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节水改造,推广保护性耕作、农艺节水保墒、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选育耐旱新品种等技术。通过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和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既增加了农户收入,促进了产业发展,美化、绿化了农村环境,又调减了耗水量大、易引起化肥污染的水稻种植面积,减少耕作次数、裸地时间和地面径流,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

2.3 认真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综合治理水土。认真履行县中低改办职责,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着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2013~2016年共计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9.233万亩,完成投资14 410.85万元。通过工程措施建成了一批高产稳产农田,改善了灌溉条件,将“三跑地”变为“三保地”,减轻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壤的蓄墒能力,保护了耕地,减轻了污染。

2.4 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一是根据全县实际,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加速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推广运用,禁止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农业生产中农药的施用量,从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至2016年实施绿色防控5.46万亩,设立了4个农作物病虫害宏观监测点;二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2013~2015年共投入资金116.3万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42.63万亩,其中配方肥施用面积达65.8万亩,推广配方肥5 760 t,采集大田土壤样品1 000个,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试验42组,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样板田5 300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覆盖永胜县的147个村、9.7万户农户,共增产21 605.43 t,总减不合理施肥量(纯量)1 570.37 t,总增产节支5 136.234万元。

2.5 推广绿色养殖模式,发展循环农业。一是县农业局对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督促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做到畜禽养殖场建设与污染治理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施用”。大力推行“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技术,推行牧—沼—农、牧—沼—林(果)等立体种养模式,充分利用农田、果园、林地自然消纳,实现规模化养殖场排泄物的“零排放”,对养殖场病死畜禽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实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的要求,全面推进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对养殖场病死畜禽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至2016年底,共扩建标准化厩舍17 301.5 m2,完成排污管道建设5 718 m,扩建污水处理池1997m3,建设粪污堆积发酵池557m3,建设蓄水池122.8 m3,通过项目实施,切实转变畜禽养殖方式,提升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平,减少了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排放总量,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二是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建设,至2016年底全县累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48 293个。其中2003年以来,农业部门组织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和中央投资项目农村户用沼气池14 567个,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59个,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16个,大中型沼气工程4个,共计投入中央资金2 800余万元,地方资金200余万元。通过沼气建设,净化了庭院环境,有效解决了畜禽粪便对地表水、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问题;沼液替代传统的农药浸种,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减轻农药对农田的污染;沼肥的施用减少了化肥施用量,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沼气建设减少了森林砍伐,保护了周围植被,减少了水土流失。沼气工程的扎实推进,加快了永胜县循环农业的发展,实现了资源的有序利用,有效地减轻了畜禽粪便造成的面源污染。

猜你喜欢
永胜县面源施用量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研究
滇西北精品农庄经营模式探索
不同海拔水稻种植区内对穗颈瘟的田间定点调查
永胜县农业机械应用情况研究
不同品种商品有机肥和施用量对夏季青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