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防沙治沙工程造林技术研究

2017-02-02 19:08李纯玲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杞县防沙幼林

李纯玲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林业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 杞县 475000)

杞县防沙治沙工程造林技术研究

李纯玲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林业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 杞县 475000)

1 开封市杞县基本情况

全县有林业用地面积20.82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8.21万亩(防护林9.1万亩,用材林8.15万亩,经济林0.96万亩),疏林地0.5万亩。近年来,杞县以防沙治沙为重点,以科技兴林、依法治林为手段,突出质量和效益,林业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三年全县新造生态防护林和速生丰产林7.42万亩,林业育苗3 500亩,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2 防沙治沙工程造林应当遵循的原则

以生态效益为中心,兼顾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发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综合治理。一是生态优先、因害设防原则,确保生态林面积不低于80%;二是按照适地适树、小流域相对集中连片治理,突出规模效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三是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稳步推进;四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群众积极性高,种子苗木供应有保障。

3 防沙治沙工程造林的关键技术问题

3.1 防沙治沙工程造林规模范围与布局。①重点区域确定:根据杞县水土流失的现状和现有森林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以河滩地、沙荒地、村边废地为主进行造林。②工程选择原则:一是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亟待治理;二是领导重视,管理机构健全,经费落实;三是群众治沙造林愿望强烈,积极性高;四是保证苗木的数量和质量。

3.2 造林技术设计

3.2.1 造林树种设计。根据今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防沙治沙工程造林项目区的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做到适地适树,按照生态廊道的培育目标,要符合防风、改善生态小气候的要求,因地制宜选择造林树种,如杨树优良品种中林46、107、108、2025以及北京2000等,植树时要保证品种合理配比,使得整个设计合理科学。

3.2.2 造林方式方法。主要采用带状造林、片状造林,造林方式为人工造林,造林方法采用植苗造林。造林所需苗木全部采用1级苗,无病虫害。

3.3 整地时间和方式。造林前必须对土壤进行清理,主要是清除杂草、灌丛及残留木。整地以不引起水土流失为原则,尽量不破坏原有植被,待造林结束或林分郁闭后再进行清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幼树生长发育。整地时间安排为随造林随整地。整地方式全部为穴状整地,规格为60 cm×60 cm×60 cm,表土、心土分开放置,回填时先表土后心土,拣出杂草灌木根系,严格控制水土流失,起到蓄水保墒作用。3.4 栽植。根据该气候区特点,选择栽植时间,一般选择秋末和春季造林。秋季11月份进行,春季2~3月份进行,宜早不宜迟。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植技术。

3.5 幼林抚育。及时进行幼林中耕、除草、抹芽、修枝等抚育管理,是促进幼林速生、提前郁闭成林及快速实现林分综合效益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因此,在造林后1~3年内都要对造林进行抚育管理措施。除草为第1年和第2年每年各2次,第3年1次,时间在每年度的5~6月和7~8月进行。

在幼林尚未郁闭以前,为了充分利用地力,达到以副养林、林茂粮丰的目的,在树行间间作低秆农作物、中草药以及豆科植物,秸秆还田,增强土壤肥力,以耕代抚,但应以林为主,决不能因间作而妨碍幼林生长。

4 杞县防沙治沙工程造林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4.1 防沙治沙工程在杞县实施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使杞县的林地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大大加快了杞县造林绿化进程,推进了生态建设的步伐。其次,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带动了后续产业的发展。

4.2 防沙治沙工程造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造林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重造轻管现象仍然存在;工程缺乏运作经费;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手段;作业设计滞后;林权证发放工作进展缓慢;基层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亟待提高等。

5 防沙治沙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要加大对防沙治沙造林地区资金投入,其次要尽快制定出台相关的后续政策,为沙区造林群众解决后顾之忧,最后要加强工程管理人员的进一步培训。

猜你喜欢
杞县防沙幼林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快乐佳县人
杞县未来可期
杞县夜色美
河南杞县:“四个聚焦”展现“十三五”磅礴力量
杞县
防沙治沙 筑起富民惠民的绿色长城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太中银铁路典型路段防沙体系及其防护效果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