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示范展示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7-02-03 01:59党政平任拥军
中国种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农技新品种农民

党政平 任拥军 陈 敏

(1陕西省农作物品种试验站,富平711700;2富平县种子技术推广中心,711700)

新品种示范展示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党政平1,2任拥军2陈 敏2

(1陕西省农作物品种试验站,富平711700;2富平县种子技术推广中心,711700)

通过对示范展示组织形式及展示模式利弊分析,建议今后应注重组合模式的应用,采取示范展示与技术培训并重的方式,运用现代思维,建立技术、农民和市场的无缝链接,按照以公共推广为主,多元推广为辅的原则,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展示工作。

品种;示范展示;农技推广;技术集成

不断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诱发农业领域产生深刻地变化。农村劳动力缺乏、农业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土地流转以及快速发展的机械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变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节约、高效、环保前提下,以效益需求为导向,大力集成配套农业技术,通过示范展示,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例,引导说服农民认识利用新品种、新技术,使之尽快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服务于农业生产。这就是当今农技推广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1 新品种示范展示的现状及模式

单纯意义的品种示范展示效果有限,但若以示范展示为突破口,将其与相关技术、培训农民以及市场开发有机结合,运用现代思维方式整体推进,那么其产生的影响将是十分巨大的。它对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对促进农业转型、培养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示范展示的主要方向仍然是大田作物,经济作物虽有涉及,但总体规模不是很大。大田展示虽然面积巨大,但操作简单,技术集成度较低;而经济作物为获得可观经济效益,常采用反季节生产供应模式,因对栽培环境要求较高,为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外部条件,自然会应用许多实用技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依据技术集成度的高低可将示范展示划分为3种模式:即单一模式、组合模式、高标准设施农业模式。

单一模式目前被广泛采用,其技术路线为:新品种引进、征集及筛选→制定示范展示方案→种植及田间管理→新品种示范展示→组织观摩宣传→新品种推广。该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多用于大田作物示范展示。其展示内容仅限于品种及栽培技术,技术含量较低。

组合模式适宜大田作物示范展示,但目前采用较少。其技术路线为:新品种引进、征集及筛选→组合农业技术→制定示范展示方案→种植及田间管理→新品种示范展示→组织观摩宣传→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该模式在新品种基础上组合多种成熟、实用的农业技术,诸如配方施肥、可降解地膜覆盖、机械化操作、生物防治等,通过集成配套,进行综合立体展示。组合模式涉及技术多,集成复杂,可一举多得,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标准设施农业模式适于经济作物品种展示,农业发达地区多有采用。其技术路线为:模拟气候建立温室→新品种引进、征集及筛选→组合农业技术→制定示范展示方案→种植及栽培管理→新品种示范展示→组织观摩宣传→温室技术、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该模式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大,集成度高,技术复杂,需要先期培训人员。

2 新品种示范展示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据官方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农业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6%。毋庸置疑,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提升了农技推广的服务水平,加速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它的杠杆作用进而撬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但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2.1 示范展示体系尚不健全,多元推广的模式还远未形成 长期以来品种示范展示工作主要由种子技术部门承担,除部分种子企业积极参与外,其他民间专业组织却极少参加。种子推广部门作为示范展示的主力军,依靠政策支持,运用自身技术推广优势,广泛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等推广实体,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不断发挥着公共推广的巨大作用。种子企业则利用其在种子技术、营销网络等资源优势,围绕主营品种直接向末端经销商和农户示范推广,实现了企业利润最大化和农民增收双赢目标。而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作为多元推广体系的新兴力量,他们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直接根据农民需求提供准确、迅速、便捷、高效的服务,是农技推广服务重要的基础力量。但由于成立时间较晚,在规模、管理以及资金等方面尚待加强,因而短期内还无法有效承担示范展示任务。由于新品种示范展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仅靠种子技术部门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众多种子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加入,各方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挑起新品种示范展示的重担,以彻底破解“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的问题。

2.2 示范展示定位不准,技术集成度较低,不注重效益需求 在示范展示模式的选择上,应充分依据调查研究结果,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盲目照搬,敷衍了事,人为削弱示范展示的功效,使农技推广流于形式。然而目前现状却令人堪忧:原本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模式居然大行其道,而更具潜力和高技术含量的综合模式却难入法眼。客观的讲,单一模式缺乏集成,技术简单,因此展示效果也十分有限。组合模式凭借其涉及技术多,有利于综合展示,可以在一个项目中同时展示多项农业技术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挥出组合拳优势。但这种有技术集成、接地气的模式却极少被采用,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推广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缺乏自主组合复杂技术的能力;二是技术部门间各自为政,缺乏有效沟通、难以实现资源整合,不具备多技术组合的条件。

高标准设施农业模式适用于经济作物品种展示,农业发达地区多有采用。个别地方看到其技术先进,经济效益较高的优点,却忽视了运行成本高,操作复杂的现实,便趋之若鹜,盲目推广,最终结果或因技术力量不足、或因产品销路不好造成自身运行困难而搁浅。由此看来,要搞好新品种示范展示工作,仅凭激情和勇气还不够,还需要大量的调研和娴熟技术作支撑,只有弄清农民需求,才能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否则只能是愿景丰满,而现实骨感。

不重视效益需求、“穿新鞋走老路”是目前示范展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部分农技人员仍不能与时俱进,依然沿用落后的思维方式和推广手段,导致在推技术与农民需求不相符、技术投入与经济效益不匹配、收获产品与市场销售不衔接的矛盾突现。为缓解矛盾,破解难题,势必需要农技推广人员深入基层,同农民有效沟通,达到技术与需求的对接,将一厢情愿变成两情相悦,真正实现示范展示在农业生产中的软着陆。

2.3 技术资源分散封闭,异源同步技术集成困难,示范展示工作出现后劲不足 受现行体制影响,技术部门间自成体系,互相封闭,导致不同来源技术难以组合,造成示范展示在技术层面彼此孤立、相应配套不能及时跟进、后续支撑无法保障的后果。因此农技推广迫切需要顶层设计,尽快建立示范展示体系,以达到综合、立体展示目标,进而实现各推广阶段有相应技术小组提供支持服务,将众多零散技术串接成一个系统的技术集成。就像田径接力赛一样,当每位选手跑完自己赛程后,接棒者就会主动上前继续下面的程序,以此保证技术力量长期动态留住基层。这样既锻炼了技术队伍,又增加农技推广后劲。

2.4 劳动力人口老化严重,对新品种新技术理解、接受能力差,示范展示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农村、农业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生产者也逐渐分化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以及散户农民,虽然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等新生力量在农业知识和技术储备上远超散户农民,但由于其发展壮大尚需时日,因此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依然是五六十岁开外的农村留守人员。而这些人年龄偏大、工作效率低下以及思想僵化,对新品种新技术虽有所了解,但却不能完全吃透技术要领,经常在实际操作中掐头去尾,随意简化程序,导致先进的技术效能难以充分发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今展示并不缺乏先进技术,严重缺乏的竟然是能够领会并执行技术的熟练工人。

3 强化新品种示范展示的具体措施

3.1 以公共推广为主,大力发展多元推广 着力构建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研院校为支撑,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整合各方资源,按照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模式,注重技术跨界组合,针对重点领域组织大型示范展示活动;种子企业以新品种推广为目的,组合植保、化肥及农机等技术重点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农村专业合作社以自身开发的经济作物为主线,着力展示提升产品质量、数量的方法及途径。对于重大、复杂、关键性示范展示,可集中各方力量联合行动,技术加盟单位“每人一盘菜,拼到一桌来”,让众多技术组合汇聚成农技推广的“豪门盛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示范展示需要农技部门、种子企业及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将现有成熟技术组装配套,向农民现场示范,作出样板。让老百姓亲身体验,自主选择,心悦诚服的接受新品种新技术。

3.2 创新观念,以效益需求为导向,变单一展示为综合展示,突出技术成熟,效益明显 据统计我国农业领域每年产生3000多项技术成果,而被转化利用的不到40%,能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不到30%。大量科技成果游离于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之外,究其原因:一是农业技术过于复杂,实际操作有困难,在目前条件下无法实施;二是由于推广方式欠妥或推广力度不够,导致农业技术应用受阻。如果将前者归咎于天灾,那么后者则属于人祸。目前部分示范展示严重脱离实际,总是“新瓶装旧酒”,没有针对性,缺乏创新,这是对农技推广资源的严重浪费。

示范展示连接技术和农民,其桥梁纽带作用不容忽视。一个成功的示范展示必须符合当地实际,能够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困难。因此技术部门在设计示范展示时一定要对当地农业现状及需求充分了解,在大量调研论证基础上组装各方技术,集中展示。将技术、产品、市场有机结合,以效益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农民思想认识和技术素养,激发其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内生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

3.3 加强人才储备建设,大力培训观念新、技术强的新型农民 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需要一大批农技人员常年扎根基层,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将技术推广与农民培训相结合,以提高工效、突出效益为前提,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以及新型职业农民为突破口,组织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科技带头人,通过反复技术培训、实地操作,由此催生出一批观念新、技术强、靠得住的农技带头人,并以户带户,滚动发展,不断延伸产业服务链。把示范展示变成培训农民的“田间学校”,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3.4 积极探索“e+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模式,利用现代技术开展农技推广工作 借助互联网强大传播功能,把新品种新技术实地操作与远程培训有机结合,收到一地展示多方受益的奇效。具体设想为:在示范展示现场,利用新媒体技术同步传输各阶段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影像方式着力展示先进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把新品种新技术带来的巨大效益呈现给更多的农业经营者,以此辐射带动更多农民认识利用新品种新技术。

4 今后发展方向

鉴于我国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劳动力缺乏、劳动力老龄化将成为新常态。与此同时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却逆势上扬,目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到63%。为适应新形势,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引导农业向高效、节约、绿色方向发展,今后示范展示应以农业机械化为载体,充分运用现代思维方式,建立跨界合作模式,将先进农业技术集成应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没有市场,缺乏需求的示范展示不仅毫无意义,甚至会误导农民,进而造成产品积压或滞销,使农民的效益不升反降。因此一个成功的品种示范展示必然是一次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完美结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增长方式也出现了明显变化,以效益需求为导向,以订单农业、地理标识产品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为依托,借助网络平台加大宣传、销售力度,建立品牌优势,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这就是时代赋予示范展示的新内容、新任务。

[1] 夏敬源.改革创新农技推广 服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J].中国农技推广,2008,24(4):4-7

[2] 张超英.新品种示范展示是品种推广的重要手段[J].中国种业,2015(1):27

[3] 刘延庆.做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业科研创新能力[J].中国种业,2015(1):30-31

[4] 张旭.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种业,2014(11):32-33

2017-02-17)

猜你喜欢
农技新品种农民
青菜新品种介绍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饸饹面“贷”富农民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