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02-03 19:22蔺耀祖
甘肃农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台县村级集体经济

蔺耀祖

(甘肃省高台县农经局,甘肃 高台 734300)

高台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蔺耀祖

(甘肃省高台县农经局,甘肃 高台 734300)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是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手段,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督促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国家的法规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保障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对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针对本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现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问题,并提出加强农村审计监督的具体措施及对策。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现状;做法;对策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作为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手段,贯穿于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随过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集体财务的管理问题,正日益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督促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国家的法规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保障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对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高台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提出加强农村审计工作的具体做法及建议。

一、高台县农村审计工作的现状

自2013年规范开展全县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以来,高台县每年抽选10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开展财务审计。2013—2016年,共审计41个村,占总村数的30.15%;286个社,占总村数的30.68%。涉及审计金额8 163.76万元,其中收入4 076.81万元,支出4 086.95万元。清理核实盘点固定资产4 722.60万元,清理资源性资产11 0283亩,清理核对债权329.02万元,债务548.77万元,清查现金账面余额2 320.08万元,召开群众会议80余场次,公布审计结果40多期,提出审计建议,需乡镇处理有关问题的建议书22份。处理违纪人员8人。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都使审计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

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毋庸讳言,高台县的农村审计工作也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审计面小。高台县还没有成立关门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机构,136个村每年审计10个村,审计面不到十分之一。

第二,高台县多年实行村财乡代管的管理模式,乡镇农经管理人员既是农村财务记账人员,又是管理人员,开展审计工作难免有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之嫌。

第三,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审计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干部行为

立足县情,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强化人、财、事监督管理为重点,依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制定一系列制度规定,建立健全“三资”管理、民主理财、村务公开、村务监督、财务审批、现金管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等多项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理的良性机制。

(二)强化审计监督,狠抓制度落实

把审计的重点放在三资管理、各项财务制度的落实上,把经济审计作为强化制度落实的一个手段,通过审计监督,最终达到规范“三资”管理的目的。

1.狠抓了资金审批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村财乡管”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基础上,坚决落实村级资金“四权不变”的原则。在资金的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投资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完善资金审批制度。始终坚持“业务经办人签字,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签章,村主任审批签字,村支部书记复核,大额开支群众会议讨论通过”的资金审批制度,防止了村社代管资金被乡镇、单位挤占、平调、挪用等问题的发生。

2.抓票据审核把关制度的落实。坚持执行“六不准”的票据审核制度。即:无领导签字把关的票据不准入账;外来原始凭证不是合法合规票据的不准入账;内部自制凭证不是统一监制的收付票据不准入账;未经严格按程序审批的开支票据不准入账;收付票据未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签章的不准入账;年终业务结算不清的次年不准报账。加大帐前审核把关力度,做到关口前移,源头治理,责任到人。

3.抓报结帐制度的落实。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制定“民主理财日”和“报帐日”。村委会每月定期开展民主理财日活动,对本月发生的财务收支进行民主监督审核,对审核无误的报账票据由村文书集中到乡镇农经站定期报帐。

4.抓现金管理制度的落实。县农经局负责每季度对乡镇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管资金进行盘查。乡镇农经站负责每月对村级周转金进行盘查。对发生的问题,依据制度规定,及时进行责任追究,确保资金的安全运行。

(三)规范审计程序,提升审计质量

高台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严格按照《甘肃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甘肃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规程》的要求,农业委员会年初制定审计方案下发各乡镇。审计进行时,进行审计立项;成立审计组;下发审计通知书;进行审前调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确定以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进行盘查;各项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进行确认;村级债权债务认定;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是否落实到位;财政转移支付村级补助资金的使用是否规范;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款使用和管理是否按规定执行;村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村账乡(镇)代管制度的执行情况;财务公开是否全面、真实、及时、规范;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否按政策规定执行;其他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10个方面的内容为审计重点。要形成了“五个必须”、“五查五看”与“五个结合”的审计方法。

1.“五个必须”。审计组进村审计时,必须召开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党员、社长、村民代表会议,征求群众意见;审计中对疑难事项,必须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审计结束后,必须召开群众大会通报审计情况;对群众不满意,有异议的事项必须重新审计;主要事项必须上墙公布。

2.“五查五看”。查收入,看是否漏收;查支出,看是否合规合法;查现金,看是否帐款相符;查物资,看是否帐实相符;查负担,看政策是否执行。

3.“五个结合”。第一,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审计时,在掌握被审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抓住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审计。第二,账内与账外相结合。为确保村级集体资产的安全运行,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做到账内与账外相结合,以全面掌握村级集体资产的真实情况。第三,走访调查与审计相结合。走访调查是取得审计线索的一条重要来源。在实施农村审计过程中,更应重视走访、农户信访反映的问题,对走访、农户信访的问题,要重点审计,一一进行核实和答复,召开群众会议进行公布,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第四,审计与财务规范管理相结合。在审计的同时,对财务管理差的村除搞好常规性的审计外,还要帮助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民主理财行为,理顺财务关系,确保财务运行机制顺畅,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第五,审计与其他工作相结合。农村工作量大面广,任务重,特别是近几年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农民负担监管,土地补偿款发放和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农村精准扶贫等工作都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是群众关注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审计要与这些工作结合起来,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保证各项工作的全面完成。

三、加强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审计方式,扩大审计主体

各乡镇村级“三资”审计通常由本乡镇农经站负责,由于农经站既管账又查账,管理和监督职责不清,乡镇“内审”往往形同虚设,而县农业部门由于人员问题审计触角难以涉及到多个村。为切实解决“村财乡管”后管理与监督角色分设问题,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的真实性、延续性、完整性和合法性,确保审计监管工作真实有效,建议从乡镇纪委、农经站、财政所和县直机关抽调财会人员组成专项审计工作组,采取“乡镇交叉审计”的摸式对行政村“三资”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二)强化责任追究,严肃问题处理

严肃对审计出问题的处理落实是体现审计质量和提高审计震慑力的关键。审计结束后,要及时召开村民会议,在对被审计村经济活动做出客观公正评价的基础上,对违纪、违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析。属于违规的问题,以审计建议书的形式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审计处理意见,由乡镇政府边查边改,并将处理落实情况上报县农经局备案。对一些重大的违纪问题,提交农业行政部门依法做出审计决定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强化监督,惩防并举

要紧紧围绕乡镇中心工作、重点工程建设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精心组织,认真部署,不断加大农村集体资产监督力度,坚持定期审计、举报审计、离任审计相结合。并结合村级换届和财务运行情况每三年实施开展村级财务专项治理。强化村干部责任意识,预防乡村干部在资产管理上的违纪行为。同时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每年开展村干部财务法律法规和财务业务知识培训培训,开展送法下乡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积极配合纪监部门全力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以增强农村基层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自觉性。

(编辑:魏翔)

F329.4

A

1673-9019(2017)01-0027-02

2016-10-10

蔺耀祖(1961-),男,甘肃高台人,农业经济师,主要从事农村财务管理、审计工作。

猜你喜欢
高台县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快乐教育 寓教于乐 健康成长——高台县第一幼儿园幼儿快乐活动侧记
立足底线求突破 交人民满意的答卷——高台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让童年在游戏中精彩绽放——高台县南苑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侧记
践行幸福教育理念 成就乡村少年梦想——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小学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