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物质观”概念辨析

2017-02-04 19:05徐娜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9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本体论

徐娜

摘 要:物质观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作为一个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也有与其哲学相适应的物质观。先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物质”一词最初的由来,再阐释了“物质”概念的演化过程,然后将马克思与恩格斯、列宁的物质观作比较,最后着重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关键词:物质观;本体论;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9.07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唯物论,即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本文所要讲的唯物主义并非直接从某个具体领域去考察“唯物主义”在不同哲学家或不同历史时期那里的定义,而是将唯物主义中“物”的概念析出,逐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1 物质概念的历史演化过程

唯物主义学说在历史上不能在哲学思想中占据主流,这是由于人们长期把唯物主义的“物”——物质(matter),理解为“质料”。质料在构成一个事物的各要素里面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却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要素。比如一艘船的质料是木头,它的形式是造船者在木头中实现的设计。在亚里士多德关于这个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等级秩序的排列中,他认为所有事物都无法逃脱质料和形式组成的序列,低级事物是高级事物的质料,高级事物是低级事物的形式。唯物主义始终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别人在反驳唯物主义时会使用像“质料"这样的一个非常贫乏的物质概念。这就导致了唯物主义无法解释世界的运动或者其它纷繁复杂的现象。比如在牛顿力学的世界观中,物质是物质,运动是通过外加的“力”这种外部作用来加在物质上面的。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这个世界可以被设想为一个静止的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物质并不是第一性的,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因归根结底就不是物质的原因。直到马克思将运动引入到物质概念中来,把运动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时(尤其是直到马克思将物质的概念极大地扩充之后),才使一些较为复杂的现象得以用物质来解释。比如他将人的意识还原为大脑的机能;将意识的产生,将观念、认识活动找到了一个根基——实践。这就是物质概念的历史演化过程。

2 马克思与恩格斯、列宁的物质观比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对“物质”的定义,是由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来引入的。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近代以来哲学史上的重大基本问题。根据这个问题中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里的唯物主义指的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它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于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马克思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面与恩格斯是一致的,他们都认同唯物主义一元论。传统的对于唯物主义的理解通常都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划分。

物质观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物质观即对于“物质”的基本观念,这种观念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都是物质的,都是客观实在的具体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与恩格斯、列宁的物质观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也存在一些差别。

列宁特别强调反映论,这种反映论指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中的能动的反映论。他在反映论的主客二分的前提下,去考察主体和客体是如何统一的。列宁的物质观尤其体现在他对物质的定义上面,他没有把物质理解为人类感性活动的结果,而是把物质看作是一个直观的对象,所以他对物质概念的定义中,他认为“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是从客观的、客体的角度去理解的,而没有从主观的、主体的角度去理解。

马克思所理解的“物”,不是单纯的客体和直观的对象,而是我们人的感性活动的一种客观表达。在这个意义上,“物”和“人”没有绝对的界限,人、物,还有感性活动是相通的。具体来说,他强调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的制约,即唯物主义的决定论——物质决定意识,指“物质”这样一种抽象的客观实在决定我们的观念。若是从认识论的意义上去理解,那么这个世界向我们显现的样子取决于这个世界本身是什么,就如同在一面镜子里,镜子外的世界是怎样的,反映在镜子里就会是怎样。从这种角度来看,所谓的物质决定意识,就是指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我们所能够进行的感性活动,决定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本身。“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人受制于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方式和活动,但是人的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又受到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制约,由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不仅生产出生活所必须的生产资料,同时也间接地生产出我们的物质生活,但这种生产活动又受到既有的物质条件制约,而物质条件恰好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说“人”和“物”这对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交互作用。从这样的一种意义上去理解,才能够解释为什么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现实前提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他们的活动或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如果强调物质生活条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那么马克思主义在这里就成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是马克思眼中的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之处。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可以和“主体”密切相关的,也可以从“能动性”的方面去进行理解,这种能动性是指“物质”是我们的活动所造成的结果。比如一支笔作为一个物质,它不仅具有一种直观的外表形式,并且是人的感性活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通过这种唯物主义解决了一个认识论的难题,即思维和存在为什么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里的“客观的”就是指人的思维是具有对象性的,即我们的思维不仅仅是停留在头脑里面,还要变成一个对象。譬如说,一个画家头脑当中有一幅画的观念,但是如果他不把这个“画”的观念行诸笔端,在一幅绘画中表达出来,那么他对于这一幅画的想法就不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就说明人的活动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这个活动会制造出一个对象。所以思维的真理性不是从认识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因为它客观地变成了一个事实,那么它才具有真理性。所以我们才能说人的思维所具有的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3 马克思物质观的意义

马克思认为,我们应该善于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去探讨物质的本源。第一,不能以直接的、抽象的态度去看待物质,应改变思维,从物质变换的角度去考虑。换句话讲,人的生存与实践是我们思考物质问题可入手的角度。比如,在土地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土地只有通过劳动,耕种才对人存在”。通过这句话能够启发我们,在谈论物质及物质世界存在的问题上,必须以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为基础。第二,在我们谈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世界统一的基础”时候,不能脱离一切社会的联系,重要的是考察物质在现代社会的普遍的表现形式——商品,并进而考察商品的两重性,从物与物的关系中探寻事物背后根本的经济关系,把所有事物的关系归结为经济利益,从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和物化现象作出历史的、批判性的说明。第三,在谁是世界“本源”问题上不需耗费过多时间去探究。自然界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对于这样一个在人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事物过多的去追溯,必然会采用一种与人割裂的方式去探索世界的“本源”,考察自然界,这是毫无意义的。马克思强调的:“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人的本性总会趋势其本身去探寻世界的未知事物,那么什么样的自然界,才是真实的呢?马克思提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这就表明,如果放弃抽象的方式而是以一种现实的方式来讨论物质观和自然观,这就必须以“工业”的模式进一步去展开,人们往往会以一种异化的方式来看审视“工业”的模式,而忽略其中带有感性色彩的内容,把它看作外在“有用性”的对象。马克思更多的是看重劳动者在现实社会中的社会关系去观察人的感性活动,正是通过人的本质力量才打开了工业道路的发展模式,这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产物。这样一来,就能够从根本上超越哲学教科书式的直观的、抽象化的、形而上学的物质理论,因而进入到长期以来被掩盖的马克思关于物质理论的真正的问题域中,即生存实践活动、工业、物化、异化、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普遍存在形式:商品一货币—资本、商品的两重性、商品的价值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物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等等。

马克思正是通过从物与物关系的外观下揭示出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质以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社会关系总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着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静止不变的。纵观整个历史,社会生产力的展开总是离不开社会关系,因为人是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关系这个框架下完成的。应该立足于整个社会生活去理解社会关系在本体论意义上的优先性。总的来说,在马克思哲学理念的一系列基本概念中,如实践、物质、存在、意识、辩证法等都涉及“社会关系”这一隐蔽的、深层的基础。换言之,人与人之背后的经济关系、物质利益,才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才是马克思考察一切问题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本体论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实践唯物主义的三重辩护
对旧唯物主义之“旧”与新唯物主义之“新”的再思考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