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图形语言的应用能力

2017-02-05 12:44蔡鹏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应用

蔡鹏

摘 要: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掌握好数学语言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培养学生掌握好数学图形语言,能更好地锻炼他们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将会对学生学习好数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图形语言;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0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4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高中数学课程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设立体现数学某些重要应用的专题课程。”随着高考数学题型的变化,一些题目不能仅靠数量的计算或推演就能解决,还需要应用图形关系,所以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图形辨别和应用能力。图形也像文字那样具有记录作用,而且比文字更形象,更有利于学生探索解题途径、形象记忆,因此,加强学生转化和应用图形语言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接受“知新”中的应用

案例1:集合的基本运算

人教A版《数学》(必修1)中第1.1.3节《集合间的基本运算》给出并集的定义为:“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刚开始,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其含义,我给出了并集的图形语言,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图形,心中的困惑得以解决。在讲授交集的定义时,我采用了相同的方式,学生能很快理解交集的概念。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他们对图形解决数学问题的功能有了深刻的认识。

案例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教授人教A版《数学》(必修4)中第1.4.2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给出标题时,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这两个函数有什么性质,也不知道两个函数的性质有何异同。当给出两个函数的图像,并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函数都有哪些性质后,他们通过观察、对比两个函数的图像得出了正弦、余弦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以及对称中心和对称轴等性质,也能从图像中轻松得出两个函数性质的异同。

二、解题中的转化应用

案例1:方程中的应用

例1,已知函数,。若方程f(x)=g(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分析:学生在求解时用的方法有:①对f(x)进行分类讨论,再进行解方程;②写出f(x)=g(x)的表达式后,利用△>0求解。我的方法是数形结合:因为方程f(x)=g(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f(x),g(x)的图像应该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画出函数的图像后,通过观察图像,得出求解的方法。

解: 由图可知: g(x)=ax的位置从l1转到l2时,方程f(x)=g(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g(x)在l1时,g(x)在l2时a=1,故a的取值范围是。

案例2 不等式中的应用

例2,已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在上单调递增,且 f(1)=0,则不等式f(x-2)≥0的解集为 。

分析:这是一道关于抽象函数与不等式结合的问题,所以学生在求解时总想着考虑f(x)的解析式,目的在于不等式f(x-2)≥0的具体形式就已知了,这样求解就顺理成章了,然而f(x)的解析式不唯一,故答案的正确性就要认真斟酌了。我的解决方法是数形结合,因为这样的方法更直观,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

解:用图a中的图像模拟函数f(x)的图像,可知图b的图像为函数f(x-2),从而得知f(x-2)≥0的解集为。

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图形语言的应用

(一)通过解读大纲、考纲要求,明确图形语言的重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在日常的授课中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主要是能利用数形结合法求解的问题),让学生了解一些知识的呈现方式及应用方法,同时让学生知道图形语言的掌握是高考大纲中的要求,并且每年都出现相应的考题。这就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掌握数学图形语言的应用,能很好地识图、用图,并能对图形语言进行应用。

(二)巧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应用好数学图形语言

如在讲解“直线y=1与曲线有四个交点,求a的取值范围”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提问他们的解题思路。生1:“联立方程得出方程组化简后,让其△大于零进行求解”。生2:“联立方程得出方程组,分x>0和x<0两种情况,让各自的△大于零进行求解”。之后让赞同生1的解法的学生按照生1的思路求解,让赞同生2的解法的学生按照生2的思路求解,当学生解不下去的时候,教师提出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求解。

将两个函数的图像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要求两个函数的图像有四个交点,从而推出a的取值范围。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数学图形语言时能大胆释疑

笔者根据平时的观察,以及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发现,不敢质疑、不愿质疑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问题意识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回答错了怕同学嘲笑”“没有组织好自己的语言”等。

现在的学生的征服欲都很强,对知识的驾驭欲望很强烈,所以教师首先要积极适应新课改的理念,做好学生的伙伴,而不是使学生感到畏惧;其次,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不要打断批评,而是欢迎其他同学补充、改进、质疑;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碰到图形、图像、图表问题时积极思考,向老师进行挑战,甚至充当老师的角色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讲解。

总之,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抓好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在数学图形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上更积极,更主动。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应用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