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17-02-05 13:14高建岗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对话初中语文

高建岗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与能力,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如何开展中学语文阅读教育成为众多中学语文教育者不断研究探索的课题。为此,教师应从关注对话、传授学生阅读方法和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要素三个方面入手,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话;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1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91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生的视野。那么具体而言,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们将从三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关注对话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过程实则实现了教师、学生以及阅读素材之间的对话。在此种对话进程中,三者均以平等地交流状态实现对话。同时,教师、学生与阅读素材三者在这一对话交流过程中分别处于“知识传授主体”、“知识接收主体”以及“知识承载主体”的地位,具体表现为:三者在平等地对话交流过程中分别表现为知识传授主体与知识接收主体二者以素材阅读者的身份之间实现对话,知识传授主体与知识接收主体作为素材阅读者同素材之间实现对话,同时还包括作为知识接收主体的学生之间进行的对话。

(一)学生同阅读素材间的对话

此种对话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以素材阅读者的身份同素材实现对话。曾有研究者将此种关系解读为阅读者对素材的阅读目的在于实现对素材所承载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活动。“理解”一词表现为阅读者基于自身的知识架构和阅读经历,对素材的思想内涵进行归纳、吸收,进而洞悉素材所承载的思想内涵的过程。“创造”一词,则是指阅读者在对素材内容实现理解基础上,以自身的体会和认识实现对素材内容地再创造过程。

(二)教师同学生间的对话交流

作为素材阅读者的教师同学生间的对话交流则凸显出二者在素材阅读过程中的平等参与地位。语文阅读教学并非教师一味地讲解,也并非学生对教师观点的单纯接受,而是双方在彼此对话和交流地基础上,使学生实现对阅读素材内容的全方面理解,而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这样的对话模式,也将为其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提供全新的教学思路。

(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

作为素材阅读者的学生间进行对话与交流过程中,因教师并不参与其中,因而能够使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身独到的知识见解与阅读感悟,从而有助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养成创新性思维。

基于前述论证,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前述关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如此方才能够确保阅读教学授课质量。

二、传授学生阅读方法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但应当通过阅读素材的讲解使学生洞悉文章的思想内涵与创作主旨,更应当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多样化的素材阅读方式。具体而言,教师应该积极传授学生精读、细读、朗读和范读的阅读方法。

(一)精读、细读的阅读方法

在经过一阶段的整体阅读,在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后就要对文章的各段进行精读细读。所谓精读和细读,就是为了使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分段论述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主旨表达出来的,学习段落中的比喻、拟人、夸张、比拟等写作手法的运用,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经验。这样的阅读是十分有益的,是高效的。

(二)朗读的阅读方法

朗读是中小学比较提倡的教学方法和阅读方式。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生记忆能力很强,文章多看几遍就能背诵下来。但是他们都是一种闷声的记忆方法,没有通过朗读的方法将文章背诵下来。其实要求背诵文章的目的不仅仅在记忆文章,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锻炼学生的发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著名的语言学家李阳老师强调的语言学习就是多次的重复,是用嘴巴学出来的,所以在语文学习中要注重朗读学习法。而在阅读过程中,朗读更是十分有效的,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泛读的阅读方法

语言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其深刻地根植于现实生活之中。因此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方法,便是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拓展阅读空间,为学生提供阅读契机。具体而言,教师应当使学生掌握泛读技法,使学生将其在日常生活中所能够接触到的素材作为阅读素材,进而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潜移默化地系统性培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帮助学生遴选健康地阅读素材,避免学生不加筛选地阅读其能够接触到的一切素材,以防止学生的思想受到负面素材的影响。

三、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要素

对于不同文体的文章而言,由于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不同的阅读要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加以关注,并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要素。例如,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文体,阅读时应抓住其“六要素”,还要辩明记叙的顺序、寻找文章的线索。散文应抓住其“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来阅读,还有小说应从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这三要素来阅读。应用各种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以及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是我们在阅读小说时不可忽视的两个重点。说明文在于说明事物的特点和阐明事理的文体,阅读时应先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而后理清说明的顺序,重点在于分析说明的方法,最后品味说明的语言这一方法来阅读。对于议论文,它主要是论述作者的见解或主张的,因此阅读时要弄清作者所提出的论点,明白作者采用什么论据来证明论点,还要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材料来证明论点……这些基本阅读方法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加指导。

四、结语

阅读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大量的阅读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语文教师能够重视起来,不断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对话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