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的国家安全新形势

2017-02-06 13:14范明翔李潇刘俊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主导权舆情国家

范明翔,李潇,刘俊奇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091)

网络时代下的国家安全新形势

范明翔,李潇,刘俊奇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091)

如今正处高新技术极大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已延伸到全球各角落,且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多领域,互联网的战略地位愈发突出。国家安全受其变化,国家战略竞争扩大化,出现了网络空间竞技场,传统的地缘政治空间概念彻底被打破,信息战、情报战、网络战层出不穷,接连不断。美国网络主导权的全球态势;网络舆情也对政治生态环境存在影响;异国网络文化冲击,这些都是面临的诸多新形势新挑战。我们从网络发展的角度着手,结合传统政治与当前全球具体情况研究分析“网络空间政治时代”的新型国家政治安全观,能够充分地了解并做出判断,找到在新形势下的对策与措施。

网络时代;互联网;安全;美国;网络主导权;网络舆情;网络文化

网络时代下,国家安全政治形势纷繁复杂,其中有互联网发源地的美国在网络主导权上的优势和战略行为;而网络舆情作为世界多元化、信息大爆炸的当代社会中关键一环,也同样举足轻重,影响国家政治形势、社会舆论导向。网络上信息传递极为迅速,当借助网络舆情进行消息泄密、情报获取时,对政治安全也是极大损害;各文化领域交流碰撞日益明显的今天,异国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同样在潜移默化中左右着公民的思维、理念和传统观念,除了积极的正能量,不免会有思想误导甚至是精神殖民等更加严重的后果。我们须及时看清当今国家政治安全新形势,取得国家战略优势,洞清脉络,沉着应对。

1 美国网络主导权的全球态势

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从网络开始兴起之时便一直占据着主导权,这种网络“霸权”凭借着技术优势限制干扰甚至介入到其他各国。在美国主导网络管理、网络技术、网络军事以及网络标准等新形势下,我们的国家安全和政治经受着严峻考验。

1.1 网络管理主导权

美国是互联网的最早起源地,借助此优势美国拥有了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的世界主导权,全球正在运营中的服务器有13个,其中包括一个设在美国总部的主根服务器,还有位于美国的9个副根,以及日本、英国、瑞典各一个。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统一地管理所有根服务器,域名体系以及IP地址等。美国掌控着全世界网络的主要命脉,如果删除或限用禁止一些国家在根服务器上的后缀,那么网络世界中将不会再有此国家。

1.2 网络技术主导权

美国同样作为是计算机技术发祥地,不论是从操作系统到路由器,还是基础软件到核心电子硬件器件,或计算机到手机等移动终端,大部分核心技术都被美国掌控。现实情况就是美国通过对许多自主创新技术不够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例如计算机芯片等关键技术,控制着它们,对他们的国家隐私和重要部门进行窥探。曾经就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发现了第二把秘钥NSAkey。棱镜门事件就是Google、微软等几大美国互联网企业被FBI和CIA进入服务器,美国政府用此方法对本国公民及其他国家尤其中国进行秘密监控,范围各界涵盖广,地域遍及各地,分别在图片、语音、视频、短信、通话、邮件等多方位进行了数据信息的采集获取和挖掘分析。[1]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在互联网领域中获得主动、在国际竞争领域中存在不平等。

1.3 网络军事主导权

在拥有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这样“天时,地利”的情况下,美国同样拥有着在网络军事方面的主导权。美国首先提出网络战的概念并且将其付诸实战。美国接触早,认识早,工作布置也早,且在国内相关法律制定下,进行了网络空间作战,相继建立作战指挥部、建立网络黑客部队,又进而允许了各种网络战的主动攻击权。美国首先发表声明指出全球正在进入网络空间作战和威胁的新态势,然后将网络震慑和秩序维护声称为自己的职责,顺理成章并师出有名。

1.4 网络标准主导权

美国政府方面,虽然倡导互联网自由,但在全球范围内,限制他国网络自由以及管制他国网络信息,实则是在制定专属的自我网络标准来要求限制他国,这属于典型的霸权主义国家思维模式。另外,借助本国网络平台在全球影响力大的优势,对网络舆论导向进行把握和影响,通过网络舆情进行思想渗透。

2 当今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网络舆情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

网络舆情反映当前社会现象,网络舆情必然和国家、政府的政策有着密切联系;当网络舆情爆发的时候,若政府做出不正当的回应,会将网络舆情扩大化,造成不必要的升级;作为社会导向的主要操控者,国家、政府要明确自身公信力的重要性,网络恰恰作为一个平台,为取信于民提供了空间。

积极影响。网络舆情可以让广大社会群众通过网络平台来监督政府行为;其次政府可以通过网络舆情了解更多更全面的公众意愿,有助于及时发现社会隐患问题;[2]网络舆情还能使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公开化。

负面影响。作为一把双刃刀,当虚假信息及网络谣言占据上风,若未及时处理,政府的公信力会降低;还有网民通过网络进行情绪宣泄和不正当思想,这样会使原本良性的政治参与变成了对政府行为的一股强大的阻力。

2.2 网络舆情对国家主权安全的影响

网络舆情的快速发展已使一些国家陷入了一种尴尬局面,一方面不能回避网络舆情地发展,将自身脱离整个世界的网络,另一方面这些主权完整国家又在担心受到他国政治文化的影响,本国稳定性遭受打击,国家主权完整性遭到破坏。强国与弱国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不公平性,这也是国际发展中不可争辩的事实,而在网络时代,这种不公平性不会有所减少,相反却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2.3 网络舆情下意识形态安全趋势

2.3.1 新机遇

网络舆情有利于民众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网络平台都会存在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对立的言论,如果党和政府能够及早地发现处理这些问题,让民众满意,那么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网络舆情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平台。早先的意识形态工作交流会受到个体思想差异的影响,使得意识形态工作者难以抓住广大民众思想变化的潮流,无法从中提炼出具有标志性的社会意识形态。[3]而互联网时代下,广大民众可以通过网络交流见解和意见,相关管理部门通信息数据分析,进行提炼分类,最终可根据信息为主流意识形态提供更为科学的引导。

2.3.2 新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下意识形态并没有得到统一,而是在逐渐分化,这就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处于易受到攻击的状态。中国人口众多,个体接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事情看法存在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得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很难向每位民众传递有价值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使得意识形态工作越发难以进行。

网络时代下,意识形态的改变是具有隐蔽性和无形性。网络本身其实是一个比较虚拟的空间,它本身具备着隐蔽性,而它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无形的,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每一个网民的思想形成。

3 异国网络文化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同样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互联网和多媒体的迅速发展让各国之间的文化有了交流和火花碰撞。虽然其中不乏益处和正能量,但多元文化在网络上的交织也带来了许多潜在和已经出现的威胁与危险。[4]

异国文化的强力渗透。美剧英剧、韩影韩剧、日漫日影等各式影视剧作品在开放的网络大环境中让我们得以了观看和了解,产生许多“化学反应”。文化渗透通过网络在潜移默化进行着,本土文化和产业遭到了冲击。

异国思想的逐渐认同。在我国网民不断习惯外来文化之后,可能会对他国思想变得认同,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会对本国人产生原有观念的动摇,更有甚者可能会对国家大义、历史认知等重大问题产生偏差和误导。这种不利影响会给国内秩序、政治状况、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等带来危害。

4 对新形势的相关对策思考

如今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对此做出正确思考判断,研究分析对策。保证网络安全,也保证领土主权安全,从而更加保证了国家政治安全。

4.1 加强国家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1)制定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战略。从战略角度,深入分析安全形势,合理分析机遇和挑战,准确发现潜在威胁和技术层面上的威胁隐患。做好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形成体系完整的网络安全战略。

2)做好“网络领土”的维护。明确划清国家的网络空间界限,保证自我的网络领土安全、干净与不受侵犯。设置一些必要的“墙”,有效避免有害网络安全入侵、思想入侵等。

3)加强自主创新。加强科技产品和网络设施自主创新,这样既可以在国家间网络对抗竞争方面获得优先主导权,又可保证国家隐私保护。

4.2 思想舆论保证政治生态环境

1)建立意识形态正确的网络阵地。通过开放平台、论坛、社区等多种方式,建立由国家正确意识形态导向的网络阵地,净化网络环境,从舆论方面支持国家政治。

2)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政府把控舆论导向。国家政府可以对网络舆情的具体情况进行监督和适当的管控,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4.3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合理加强全民的网络安全观念和意识。

[1]逯海军.美军秘密制定网络战规则从国内防御到全球攻击[N].中国青年报,2013-05-24.

[2]杨桃源,韩冰洁.中国网络舆论问题多,仍期待理性深入[N].解放日报,2008-04-19(6).

[3]王来华.对舆情,舆论,民意三概念的初步辨析[J].新视野, 2004(5):15.

[4]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TP393

A

1009-3044(2017)19-0032-02

2017-06-10

范明翔(1993—),男,河北衡水人,国际关系学院信息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网络安全、大数据舆情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主导权舆情国家
试论青年婚姻家庭话语主导权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围绕东北工作主导权的博弈——以张学良、齐世英为中心
把国家“租”出去
舆情
舆情
舆情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