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解放”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2017-02-06 17:21康星华郭静如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解放思想经济新常态

康星华+郭静如

摘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新领域,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的推出日趋丰富与完善。“第三个解放”即解放与增强社会活力,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也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理论创新。新时期新常态赋予“第三个解放”新的时代内涵和特定内容,激发、呵护及创新社会活力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目的与任务。

关键词:解放思想;社会生产力;社会活力;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内动力;经济新常态;共同致富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7)01-0051-07

新阶段新常态,“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同时也是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催化剂。解放、激活、呵护和创新社会活力,不仅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目的与宗旨,而且社会活力的解放、激活、呵护和创新表明现代管理的中国化与科学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动力源。

一、“第三个解放”的内涵与实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三个解放”:“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三个解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社会动力和制度动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一方面是解放思想、发展及增强社会生产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解放思想、发展及增强社会生产力的目的与标志。其实,“三个解放”都是解放“活力”,即思想活力、生产活力、社会活力,亦即表现为制度动力、思想动力、社会动力。一种生产方式的活力与动力如何,直接体现其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以及上层建筑适应其经济基础的程度。当然,也决定着该生产方式或社会制度的程度理论表现方式及其实际实现深度。这里,我们将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设定为“第三个解放”,是因为此前在改革的进程中曾先后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第一个解放),“解放生产力”(第二个解放)。

社会活力的内涵很丰富,主要表现为经济活力、政治活力、思想活力、文化活力、生态活力等方面,社会富有并充满活力既是我们的事业持续进步和不断获得成就的标志与动力,又是人类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与结果,同时也是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改革深化与发展、思想活跃、文化创新与生态可持续的源泉与动力。

1. 经济活力首先表现为经济的全面、稳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为社会创造愈来愈丰富的物质财富,市场经济的秩序、原则与要求成为常态,各种组织经济效率与效益显著,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普遍得以满足,“不折腾”是其基本特征。

2. 政治活力在中国首先表现在社会稳定,政治体制改革与各方面的改革协同推进,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协商民主得以落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活力的根本属性和内在涵义,民主政治则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协商民主是新时期新阶段人民民主的基本模式与方式。

3. 文化活力则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繁荣,全社会教育、文化与文明程度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充实,社会朝气蓬勃、欣欣向荣。毋庸置疑,文化同政治、经济相互融合,不仅影响着人的思想,同时影响着人的行为。前者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于社会的发展不但提供了无尽的精神支撑与动力支持,而且愈来愈成为国民创新力与凝聚力的重要基础,越发成为我国综合国力、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4. 生态活力是指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良好状态,主要表现为对各种资源的科学、合理、适当、有效利用的能力与效果,包括生态与环境的良好程度与保护水平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生态修复能力。生态活力是生态文明彰显的状态与前景,表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机统一的程度及其可持续性的生机与定力。

社会活力是以上基本活力的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与具体化,是特定生产方式生命力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标尺。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活力的社会,其民众怎能意气风发,其国家怎能朝气蓬勃?社会有活力是国家兴旺、国民幸福的前提、基础与保障。

社会活力(第三个解放)的解放与增强,体现于其基本特征的充分显现。

整体性,也是整合性,表示社会各个层面、环节与维度活力的现实综合性与系统性。当今社会是一个整体发展的时代,人类生活正超越空间维度,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表现出全方位的交流、联系和相互影响。全球化进程已经清晰地揭示出整个世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联动趋势。与此同时,社会活力也表达与反映着整个社会的指引态势、内在逻辑和文化状态。当然,社会活力的整体性还包括社会的良好精神状态的探索,与人性、情感、制度、环境有机统一的追求以及人们的普适理念与共同愿景。

复杂性,即社会活力的动态性、时代性、适应性、特定性及其机制、表现等方面的能动性与适合性。社会活力从内容上看,既包含事实成分,又包含观念成分;在作为价值理想的同时,也是价值追求的对象;从结构上看,既包含资源层面、主体层面、精神层面及制度层面,又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从功能上看,并不是单一存在于某一层面、环节或领域,而是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相生相存,相辅相成。社会活力也是不断变化的,由最初“原始冲动”到“理性自觉”,表明多层次的自然与历史的演化,从而体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解放、激发、充实与升华的过程。特别是个体活力受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生态因素的渗入与影响,与精神、情感、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具有不确定、难量化、动态与开放性,从而使得社会活力的复杂性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

导向性,指社会活力呈现出一定的方向与趋势,包括政治倾向、文化倾向、组织倾向等,具有明显的引领、导向作用。社会活力能够激励人们有方向、有追求地进行实践,使人们的实践活动既能够按设定方向前进,又能够为个人与社会行为提供带有目的性、相向性和秩序性的逻辑,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任何社会活力又都是一定生产方式下、受该社会形态与上层建筑制约的,因而其导向性不可能具有超历史的永恒性。

公共性,指社会活力在实践基础上非私人性的同向性、普遍性、社会性以及多层次、多方面的同一性。社会活力公共性的性状,一方面表明它不只是一种物质力量,而且是一种精神力量;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自由、民主、法治的尊重、赞同与包容,表现为社会层面的公共追求与最大公约数。此外,社会活力的公共性也指公民积极的参与及具有集体意识的自我实现。就是说,社会活力的公共性并不否定个体对自由活力的支配。与之相反,它务实地保证每个人的自由活力与自由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改变形态成为社会公共的活力,从而具有整合的功能以及公约性。

历史性,指社会活力的生成性、阶段性、继承性、过程性与时代性的集合,说明社会活力是一个非静态的发展概念,是批判、继承、发展与创新的综合。随着历史的演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系统中,社会活力有着不同的特点、功能、强度和作用,没有一律的社会活力,也没有社会活力的一律。

两重性,指社会活力的两种体现以及它对社会引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一为正向的、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正面价值、作用与意义,是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并向完美方向发展的內动力;其二为负向的,是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阻碍力或破坏力,往往给社会的健康发展与持续进步带来伤害与损失。当社会活力的方向出现偏差,负向的社会活力越大,社会受到的冲击与损害就越大。“文革十年浩劫”不就是如此吗?

社会活力,其实质是基于感性实践基础上的社会主体的创造力、社会生活的生命力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力,同时也是社会具有蓬勃生机、生产与生活昂扬向上、锐气蓬勃的现实状态。社会活力也可以是一个阐述性的概念,是整个社会自由、积极、充实、奋进的精神或理想状态,以及生产、生活与实践应然状态的体现。

应当强调的是,“第三个解放”与“第一个解放”“第二个解放”是相对应的,是同一系统的要点与支点。“第一个解放”即解放思想,是使我们党一直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思想武器。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当然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推进和发展环境的变化,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发展进入“新常态”,思想也进入再解放的新阶段。思想再解放要站在新的历史高点,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战略,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基准,坚持“四个全面”总布局,正确认识与把握变化着的实际,切实排除各种束缚与阻碍,真正冲溃一切陈旧与过时,让思想冲破牢笼,远航高飞!

“第二个解放”即“解放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端正了对于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的认识,开始尊重并遵循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是硬道理,没有生产力的解放就没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国家强盛,当然现有生产方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与意义。

但是,解放思想的目的是要增强社会各方面的活力,从而推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不断扩展与深化;解放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激活、养护、发挥社会各层面、各部分、各环节的内在活力,相向而行,开拓进取。可见,“三个解放”是统一的。“新常态”下,在“第一个解放”“第二个解放”深入推进的基础上关注并强化“第三个解放”,是因为我们仍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史无前例的社会变革与发展,在给我国社会发展进步注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势必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改革层面进一步深化、利益格局进一步调整、社会结构进一步变动、开放环境进一步复杂,思想观念进一步鼎新,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稳定的“压舱石”和更强大的“推进器”,“第三个解放”的宗旨、功能与任务正当其时,责无旁贷。

首先,社会主体要解放活力。中国当前最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与社会的主要矛盾,亦即生产力不发达、不平衡、多层次与生产关系的不适应、不协调、封建性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以市场经济为平台,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与完善生产关系,调整与创新上层建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集约与创新,从而解放社会活力以期获得强劲并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

重要的是,政府一定要有活力。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角度出发,政府、企业、家庭等同为社会组织。就管理是环境的函数而言,政府活力的解放与增强一般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一般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特征,既不应该为追求利润而影响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也不应该因为某些方面负担不起而拒绝服务。为此,相对于私有企业与家庭而言,政府更需要在公共服务及引领、示范、管理性服务方面注入新的活力,要点在于:宗旨明确、制度合理,体制灵活、机制给力,措施到位、切实落地。与此同时,政府活力除了带给市场以秩序与活力外,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灵活性,政府活力的直接表现。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原则性框架内充分释放与实现政府活力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政府自身体制应有较大弹性是其首要体现,当社会环境、客观条件与经济运行发生变化时,能随之做出必要地适应性调整,特别是能够及时、准确地应对各种状况与变化提供解决方案或相应预案;政府要有良好的灵敏度,具备充分的相对于市场各利益主体发展与利益诉求的适应性、反应性与回应性以及对潜伏问题的敏锐性和发展预期的把控性,也是其主要体现。可以说,政府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更能体现政府的智慧与活力。

创新性,政府活力的内力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激烈化、世界多极化、社会复杂化、信息丰富化的当今社会,创新,自然而然成为世界各国谋求生存的延续性与发展的持续性的必由之路。于此同时,创新也像高速运转的发动机一样,以其产生的巨大的能量推动着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带来生机和活力,提供发展前进的动力。而政府在现代社会扮演的社会公共秩序的管理者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的角色,更要求其能在管理思路、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绩效上不断创新,以便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稳住阵脚。

公共性,当今社会实际是民生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所谓公共性是以公共与公众利益为基本,以保障公民权力为任务,通过公共行政实现公共服务,协调与均衡各种利益与诉求,提高与增强政府活力的行为与过程;是在社会本位、公民本位、法规本位的前提下,遵照公民意志、实事求是地为公民提供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追求“公共利益”的利他行为;是保证市场主体各种利益公正并切实得以实现的政府性公共服务。失去公共性,政府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政府活力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与此同时,企业也要有活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使得企业活动的复杂性同不确定性持续提高,由此引发的企业运营难度及运营风险也在显著攀升。现实中,企业运营活动至少面临市场压力、规模压力、经营压力、赢利压力,导致不少企业的“亚健康”状态。同时,“健康”企业在这些压力面前也未必活力十足。企业生存发展的所有活动过程,一直以来是受多种因素及其关系约束的过程。这一基本事实决定了企业的良好运行既离不开企业内在秩序和外在环境的均衡,也离不开企业内在秩序适应外在环境的努力与创新。它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动力和消耗相应的能量。这种动力和能量,就是企业活力。企业是否具有活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发展的关键。

当然,非企业性组织同样要有活力。社会学理论告诉我们:所谓非企业性组织,是一种非赢利性的具有自我组织与代偿能力的有机系统,其活力主要来自组织内部与社会需求。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角度考察非企业性组织的运作,可以发现其强调“应变”与“做强”。“应变”与“做强”能力是非企业性组织的“生命力”与活力,是一个有机系统的自身素质、理念、能力、条件同外部环境交互及循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状态,是非企业组织系统质量的动态、综合反映。非企业性组织没有活力,实际是社会没有活力的体现。

家庭与个人更应该有活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个人是社会的基因。家庭和个人富有活力,是整个社会有活力的前提与基础。社会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家庭又由若干个人组成。个人与家庭紧密相联,也要在解放活力的浪潮中奋发前行。解放家庭活力,一是呵护生存活力,即家庭日常生活有条不紊,各尽所能,从容应对家外各种不确定因素,保证家庭小船平稳前行,为社会贡献稳定;二是增强发展活力,即所有家庭成员努力进取,积极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尽全力,同时富裕家庭生活;三是丰富感情活力,即所有家庭成员相亲相爱,和睦共处,互为后盾,互为动力,齐心协力奔小康。其中,呵护生存活力是基础,增强发展活力是保障,丰富情感活力是关键。其实,解放与增强个人活力就是求得一个人人都能够自由、全面发展的氛围,实现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诚信、友善、敬业等公共价值与追求。当然,个人若想有活力,务必要有一个活力迸发的社会;反之,社会要有活力,就必须将原本势单力薄的个人整合成强大的团体。只要家庭与个人有活力,便会从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充分释放自己的本事与能量,社会活力的解放就必然成为现实。

其次,社会客体要解放活力。社会活力涉及社会的不同层面与方面,不仅包括社会主体,也包括社会客体。社会客体是相对社会主体而言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市场、信息等人们本体之外的客观存在。区别于简单的自然过程,社会活力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与历史过程,其激发与焕发往往需要沟通、协调、激励、引导等特定方式。在不同的时空情形下,社会活力产生的性质与程度也各不相同。当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阻碍或束缚生产力发展时,社会活力就会受到削弱或压抑;当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时,社会活力就会充分涌流。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怀抱积极主动的理念与热情去涵养、调动、激发社会活力,结果总是肯定的。

生产力要有活力。中国近40年的改革开放,思想、生产力、社会活力大解放。在新的起点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只有全社会的一切活力充分激发与释放,才能实现富民强国。目前的基本国情仍然是社会生产力欠发达、多层次、不平衡,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基本矛盾,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特别需要解放和增强。

生产关系要有活力。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力的实现形式,是社会个体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人们最重要、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其基本状况决定着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生产关系的活力,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活力,同时也体现着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活力。生产关系死水一潭,毫无生机,生产力一定没有活力。新阶段新常态不但要继续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同时还要进一步调整、改革、完善生产关系,这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根本途径。

市场要有活力。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利益主体多元与充分竞争是保证其经济活力的基本动因。实现“市场决定性”和政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虽然之前30多年市场导向的改革使得中国经济迸发了巨大活力,但是其系统性和协调性的缺乏使得市场活力仍有所缺失与束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实现政府的管控职能是解放市场活力的关键一着。

信息要有活力。信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信息管理的对象不仅是信息资源,还有信息活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信息在管理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载体与链条的作用,其活力体现:一是传递途径畅通、扁平、有效、迅捷;二是传导过程中无干扰、零损耗、全覆盖,使得信息能够迅速、充分传导给接收者,是决策正确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活力的基本前提。

再次,实践对象要解放活力。社会充满活力一般表现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产生活的积极主动、对社会弊端的不容与抗争、对创业与创新的热情与坚持,等等,是社会系统的正能量与正效应,这里主要是指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社会的实践活动还包括其他必要的条件与要素,就是要让一切资源、知识、技术、信息、资本、管理、体制、机制等充分发挥最大作用,只有如此,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活力才是有意义的。

可以说,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就是把蕴含于社会主体、客体中的巨大活力解放了出来,这也是民族与国家的财富源泉、崛起方式和可持续发展之道。实践证明,国家的繁荣昌盛与长治久安离不开旺盛而持久的社会活力;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正是致力于全面解放并增强社会活力的社会,是一个社会活力竞相迸发并可持续的美好社会。

二、“第三个解放”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如何将“第三个解放”落实到实践中,是政府、企业、非企业组织甚至家庭、个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将“第三解放”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相融合,必然使思想解放实际化,生产力解放践行化,社会活力解放规范化。

(一)“第三个解放”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宗旨与任务

纵观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职能与功能、内容与原则,其宗旨与任务概括而言,就是解放、激发、增强、呵护、创新、持续社会活力。一般情况下,关键词是激发、呵护与创新。

一是激发社会活力。探索、认识和把握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在逻辑并以此推进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目的。但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进步与践行不能脱离中国的客观情境,不能没有中国特色与中国精神。改革开放打开了人们的思想桎梏,确立了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大大解放了社会的生产力,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社会活力的解放与增强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与保障。理论的意义与生命在于为实践服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为现代管理在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提供理论依据、说明与支持,为激发与增强社会活力开阔空间。同时为实施适合、有效的现代管理提供模式、方式、范式及原则等方面的选择、约束或规范。

二是呵护社会活力。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纠正、修正、校正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理念、制度和管理,旨在把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缺乏社会活力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现代化国家,既关乎体制方面的重新建构,也关乎观念和利益的某些调整。改革是全方位的,科技、政治、教育、军事、文化、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涉及其中,不仅要变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并且还变革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从而带来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改革对于现代化建设而言,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但随着时空的变化与推移,具体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的,变革中的社会活力不但需要激发与增强,而且需要涵养与呵护。这一重要任务,当然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所必须承担的。

三是创新社会活力。随着改革的推进,内容更加深刻,环境更加复杂,对于社会而言,新理念、新方式、新内容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激发、增强、涵养与呵护社会活力的模式、方式、手段与措施也必须持续创新,以适应不断深化的改革。特别是改革进入深水区与攻坚期,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在创新现代管理以创新社会活力方面有作为、有建树,应当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宗旨与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应竭力践行“第三个解放”

社会活力的解放往往具有创新性、超前性和非传统性,因而也可能有风险性,只有在充分必要条件下,自觉地、客观地选择解放与增强社会活力的形式与方式,才会与社会的发展正相关,成为正能量。可以这样说,社会活力的解放程度,关系到生产力的解放程度,从而关系到社会的解放程度,因而也是决定新阶段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的程度与效果的关键。

促进民生与发展是持续进行社会活力解放的基本內力。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①要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民生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生产力。就此而言,民生改善是解放思想的原动力,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最终目的。“第三个解放”则是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民生有较大改善的情况下,社会各主体为追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科学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与必由路径。追求与实现社会活力的蓬勃发展仍然是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必要的基本内力。

获得更多比较利益是持续进行社会活力解放的直接动力。既然社会活力最直接的动力是对于利益的追求与获取,那么,“第三个解放”就必须坚持以民为本,以民生改善的实现程度作为评判“第三个解放”的最终标准。真正意义的“第三个解放”必须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而组织和实施。离开人民利益的“第三个解放”不是没有根基就是空洞宣传。此外,利益既不固定,也不均等,如何及时把握和实现人民利益的新要求是持续实现“第三个解放”的重中之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必须更加处理好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了解民众的本质要求,合理配置改革与发展成果,实现改革红利共享。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实际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获得感,并以此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内动力。

增强政府绩效是持续释放社会活力的责任动力。责任动力即出于对工作或任务的责任感、使命感或忧患意识而必须的努力与担当。建立负责任、有担当的政府不只是百姓的基本要求,也需要有适合、完善的制度、体制与机制保障,其核心内容是社会活力。社会有活力,政府不可能死气沉沉;对历史、对人民、对民生与发展负责的政府,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最大力量。

三、“第三个解放”对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意义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的创立将“第三个解放”引入了自己的研究领域,使“第三个解放”在现代管理过程中可操作,易运行,让领导与管理者有方可施、有章可循。同时,“第三个解放”也在践行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过程中落到实处。

(一)“第三个解放”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现实着力点

从不同层面与角度对解放与增强社会活力进行分析,更加明确与深化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宗旨与任务。新时期新阶段社会活力的解放与增强是一个根本大事、系统工程与长期任务,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源动力,应该系统着力,全面推进。推进改革、增强活力、改善民生、持续发展,也是“新常态”的着力点。因此,一是着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是相互关联的,是不可或缺的系统工程。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既包括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包括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根本上解放与增强社会活力。为保证社会主体都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持续、深化、实效。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与解放社会活力相辅相成,解放社会活力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先导,否则,社会活力只会被窒息。二是着力调整利益分配机制,解决利益分配不公问题。近些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民生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突出。如何解决目前我国社会成员利益两极分化趋势,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造成当前贫富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论原因如何,其直接结果是抑制或束缚了社会活力。改变现状就要:(1)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充分、适当发挥政府的计划引领与调控作用;(2)进一步解决好“四农”(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三大差别”;(3)健全社会保障与保险功能,保障与提高公民基本生活水平;(4)加强法制建设,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三是着力形成长效激励机制,调动增强社会活力的积极性。新阶段新常态,解放与增强社会活力应该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只要社会实践在继续和发展,解放与增强社会活力就一刻也不能懈怠。特别是面临新阶段“新常态”的机会和挑战,更应该把解放与增强的社会活力迅速、有效转化为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动力,并且切实形成长效激励机制,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源泉。

(二)“第三个解放”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拓展了理论宽度

中国曾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活力被极大地限制与束缚着。辛亥革命前的传统管理思想不可能将解放与增强社会活力纳入研究范围;西方管理理论也不可能将解放与增强社会活力作为宗旨与任务。解放与增强社会活力的提出,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领域,不仅要致力于富民强国,要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管理实践与理论为研究对象,而且特别要认真、深刻研究社会活力的解放与增强,包括如何激发、呵护、创新、持续普通百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让一切蕴含有社会活力的源泉彻底喷发。历史和实践将证明,这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义不容辞的历史与理论任务。

(三)“第三个解放”使得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线与核心纵深化

研究表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是民生与发展。研究同时也表明,解放与增强社会活力不仅与民生改善息息相关,而且与经济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社会活力的国家,民生却不断改善与提升;更难以想象,一个经济与社会强劲发展的国家,整个社会却毫无活力。“第三个解放”的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线的实质与要求,有了社会活力的解放与增强,不愁民生不改善,经济不发展。同理可证,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范畴科学化亦是如此,没有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社会活力从何谈起?社会活力越是充分发挥,说明理论越是科学,从而就越是有效!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四)“第三个解放”诠释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区别于西方管理理论的科学性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近年来创建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精神的中国理论,虽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但与西方管理理论有着难以割裂的密切关系。实际上,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中国化既包括理论研究的本土化,也包括研究方法的本土化,这些都是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解放与增强社会活力的宗旨与任务所必然。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僵硬与片面移植西方管理理论以及拙劣模仿的趋势,强调西方管理理论的中国化以及呼吁及时、认真、系统、深刻概括与总结自己长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现实管理的基本理念与经验是完全必要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成就举世瞩目,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伟大“中国梦”指日可待,其中有自己特色与风格的既适合、又有效的现代管理理论功不可没,特别是这一理论以增强社会活力为己任,并将其视为自身的生命力之所在,从而深刻诠释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区别于西方管理理论的适合性与科学性。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参考文献:

[1]王毅武.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6).

[2]王毅武,李晓琳.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范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1).

[3]陈丕衡,张静.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1).

[4]皮永华,陈哲.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2).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猜你喜欢
解放思想经济新常态
鼓励全民创业促进经济发展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拓宽思路 加强企业党员思想教育
解放思想,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如何搞好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策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