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技能教学专家委员会督导机制的实践与研究

2017-02-07 02:23鄞州职业高级中学陆志琴徐湖川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督导委员会

鄞州职业高级中学 陆志琴,徐湖川

在进一步深入开展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建立与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对于促进教学秩序稳定和教学质量整体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汽修技能教学质量管理是汽修专业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2014年以来,学校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教学质量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在本校汽修专业技能教学中实施了专家委员会督导机制,经过初步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专家委员会督导机制的实施背景

1.1 多方评估成为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最新趋势

经过几年的中职教育改革,在中职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已经打破了由教育主管部门单一监控主体局面,如以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ISO9000企业质量管理理念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被引入中职学校;学校、家长、企业、学生共同参与,以全方位监控网络为基础的多元化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试行;借鉴英国先进教学质量管理经验“IMI培训班”项目等。这些新型的教学质量管理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教学质量管理中监控主体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加强了教学管理中“盲点”监控,实现教学质量达到多方满意的目标。

1.2 学校汽修技能教学质量管理现状

近几年本校通过系列课程改革,在汽修专业技能教学中已经全面实施了项目教学,技能教学中实施了学生技能分级过关评价考核机制,但因汽修技能各实训项目考核仍以本校教师为主体,因教师个体差异,技能考核反馈出来的成绩差异性比较大,而学校缺乏统一教学质量考核管理办法,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汽修实训项目内容经过几年的实施,因汽修行业技术革新比较快,在技能教学质量考核中的考核标准、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与一线汽修企业要求之间存在差距,缺乏长效跟进机制,使学生在专业技能的掌握方面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

1.3 良好的汽修专家团队基础

学校汽修专业课程改革开展的比较早,又由于竞赛辅导的要求,于2007年就开始已经聘请一些区、市、国家等各级行业协会专家、一线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学校专业技术指导。特别在2012年启动国家级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于2013年成立了由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四方专业人员组成的汽修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因此学校已经具有良好的高端专家团队基础,为专家委员会督导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2 汽修技能教学专家委员会督导机制的构建

首先由学校联系,由汽修专业部负责,进行专家委员会的组建。主要是联系已有的专家团队,结合汽修专业3个主要发展方向——机电、钣喷、汽车商务,从学校现有开设汽修实训项目出发,精选专家委员,最后确定由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四方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名单,主要成员包括校外专家成员20人,校内核心教师10人,在学校校长室组织下,召开了汽修专业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学校向各位专家颁发了汽修专业教学与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的聘书,并通过相互沟通交流,确定了专家委员会工作章程,就具体工作任务包括专业技能项目的开发、指导、评估等工作达成了共同协议,明确了专家委员会对汽修专业技能教学的督导职责。

设立汽修专业技能教学专家委员会督导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汽修技能教学质量管理,专家指导委员会作为第三方教学评价机构,通过对汽修专业技能教学考核评价的监督和跟踪反馈,参与到学校教学评价管理中来。专家委员会督导机制的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专家委员会主要督导内容是汽修实训项目考核、阶段性验收考核、各类考证和竞赛考核,前两项以抽查考核为主,后两项为完全考核,即高一、高二各个实训项目考核和阶段性验收考核在本校教师考核完成后,由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作为直接考核验收人员,对已考核项目进行抽查考核,每次抽查考核结束后进行专项分析反馈会,把抽查考核结果向教师和学校进行反馈汇报;而各类考证与竞赛考核则由专家委员会成员进行直接考核。在各类考核过程中,专家委员会成员根据学生考核反馈提出建议性建议,在分析采纳的基础上,学校不断循环改善现有有关汽修专业技能所有考核标准,保证汽修技能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图1 专家委员会督导机制的整体框架

3 专家委员会督导机制的运行特色

专家委员会的督导运行机制,是通过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网状式”的督导关系,全面调动各方力量,形成立体网络化的汽修技能教学质量管理;建立“常态化”专家委员会督导工作机制,强化专家委员会督导责任,在借助了第三方力量的基础上,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设置“发展型”评估指标,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与反馈功能,促进学校、企业、行业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新型技能教学质量管理运作模式。

3.1 建立“网状式”督导关系,形成立体化技能教学管理体系

专家委员会督导机制中的核心是专家委员会,而专家委员会是学校创设的独立建制的教学督导机构,在2013年底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中,其成员来自行业专家3人、行业协会5人、一线汽修企业技术人员8人、外校专家教师4人,加上校内骨干教师8人,专家委员会的组成性质使其作为一个“网结”,在结构上构成了学校、企业、行业的网状沟通纽带;在汽修专业技能考核组织方面,原有的组织方式是学校→教师→学生单链条式的考核方式,在专家委员会介入后,学生考核由教师的全面考核和专家委员会组织的抽考两部分组成,学生专业操作成绩是综合评价的结果。同时,专家委员会对学生抽考成绩的反馈与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两项成绩的接近度用来检查教师对学生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的真实性,同时也作为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参考指标。通过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网状式”的督导关系,使对学生技能考核更能落实到位,对汽修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检查更加准确,进一步促进技能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调动了各方力量,形成立体网络化的汽修技能教学质量管理。

3.2 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提升了技能教学质量管理水平

在实施专家委员会督导机制之前,因为专业建设或技能大赛指导的需要,学校不时地邀请有关专家来校指导,但那时的专家指导是临时的,没有固定的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在引入专家委员会机制后,在学校与专家委员会的各位专家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了《专家委员会工作章程》,把专家指导形成常态化,比如每个月必须要进行一次实训项目抽考汇总及反馈,每个学期期末,要进行一次技能教学的学期总结指导会议。另外针对学生竞赛和考证,根据各级竞赛时间和考证时间定期安排专项指导,使专家委员会对学生的考核指导及对学校教师的指导交流工作有相对固定的时间,从原来临时性、不成系统的专家来校指导变成了长期的有组织的督导交流,建立“常态化”的专家委员会督导工作机制,强化专家委员会的督导责任,在借助了第三方力量的基础上,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

3.3 设置“发展型”评估指标,促进校、企、行的共同发展

对原有汽修技能教学的考核是本校教师制定相关实训项目的考核标准,因此考核标准的科学性不够全面,并且因为得不到完善和补充,同日新月异的汽修企业实际维修标准有较大的出入,往往跟不上新车型的更新换代。现在通过专家委员会的督导,行业专家、一线的企业维修技术人员将最新的专业技术带到学校中来,在对学生考核后,通过总结交流和反馈,促使学校专业教师对各实训项目考核标准进行不断的完善,使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满足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需要。同时,通过专家委员会的纽带作用,促进企业技术操作的精细化,促进汽修相关行业部门的一些考证标准或行业竞赛标准的验证与推广。通过发挥专家委员会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与反馈功能,构建科学长效的技能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促进学校、企业、行业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4 特色与成效

4.1 构建学校特色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

实施专家委员会督导机制后,汽修技能教学质量管理改变了原有的以学校为主要组织者,以教师为考核主体的管理机制,形成了以专家委员会为核心的,行业、企业、外校专家、本校教师共同参与的、全方位的技能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在保持学校原有的过关式实训项目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实现了专家委员会考核与教师考核互为补充,对学生技能考核进行双重验证考核方式,提高了教师对学生技能考核成绩的真实性;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以真实的对比成绩作为依据,使得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更加公正公平;并通过专家委员会监督和考核后的沟通与交流,让汽修技能考核工作不仅得到改进和完善,并能与汽修行业、企业实现零距离,有利于学生掌握的专业操作技能更能适应企业的实际用工要求,使学校技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更加有序进行,技能教学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4.2 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

通过专家委员会的督导机制,使得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能直接得到汽修行业、企业权威专家的亲自指导和验证,给学生一个更实际更高的学习平台;同时,实施两级考核,让学生对技能考核引起更多的重视,提高了学习的目标性,从而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在考证、竞赛方面因为有专家定期亲自指导,学习内容更加有针对性,考核标准更加科学合理,使得学生考证通过率得到明显提高,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竞赛成绩。例如在学生竞赛辅导中,各位专家利用他们丰富的比赛工作经验,模拟国赛的比赛现场,对学生进行了多次现场指导考核,使得学生在临场发挥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有力提高了学校汽修竞赛的竞争力,在各级比赛中均获得了理想的成绩。

4.3 为教师技能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平台

在汽修专业教师专家委员会的督导机制下,获得了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能近距离地与行业专家和一线维修企业技术骨干进行讨论与交流,从而掌握一线企业的实际工作要求,了解企业中相关的实用性操作技能;同时能根据专家的建议对汽修实训项目内容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调整,让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对相关的考核标准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使实训项目的考核更加合理科学;通过专家的纽带作用,加强了与兄弟学校的教学和竞赛交流,扩大了教师的眼界,并在相互学习中提高业务能力。

5 回顾与展望

回顾一年多的实践工作,专家委员会的督导制度对于学校汽修技能教学质量的管理方面有着重大意义,他是技能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一种创新,使专家督导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大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提升。

由于专家委员会督导机制是一项不断推进、完善的工程,学校的这项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对教师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如何更合理制定、对督导激励制约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等问题,还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督导委员会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五个步骤找准督导需求
跟踪导练(五)(2)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有多少委员会(答读者问)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用好督导意见书 助力督导评估工作
[指导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