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在万年蹲点

2017-02-07 01:17文肖向民
老友 2017年1期
关键词:双抢收工生产队

文肖向民

难忘在万年蹲点

文肖向民

1977年3月,江西日报社农村组负责人倡导:为了掌握农村的实际情况,落实党的农村农业政策,全组同志分期分批到基层去蹲点,每期一个月。

我被安排在7月份,正值农村“双抢”气温最高时段,也是农村最繁忙的季节。好在我还年轻,又出生在农村,一般的农业劳动扛得起。

到了万年县,我被分到挡下公社挡下大队第八生产队蹲点参加“双抢”。万年县公安局局长毕增华同我一道下放在这里。我住在贫农汪忠兴家里。他家儿女在上小学。我和两个小孩很快就交上了朋友,空闲时,我教他们识字、写字、算数,看他们的作业。孩子们对我很亲近,亲昵地叫我“叔叔”,还经常到我住的房间里玩耍。见到我在门前乘凉,他们总是主动拿扇子给我扇风。我们相处得非常愉快。

吃饭由生产队里各户轮流派饭。我按规定交足粮票和伙食费。社员们都把我当客人,特别是认为我是省里来的干部,更加看重,家里再穷,也会搞点鸡蛋、鱼虾之类,有的杀一只鸡或买一两斤猪肉。我理解社员们的心情,心想,他们的心意一定要领,但还是客气点、慎重点为好。因为他们是凭计划定量吃粮的,如果我放开来吃,社员们可能会反感。我问生产队队长:“吃派饭,社员有困难吗?”队长说:“不会,就派一天,一般不成问题。”我问毕增华:“在富农家里吃饭怎么办呢?”毕说:“生产队安排了,你就去,他家吃什么菜你就吃什么菜。”

县里很关心社员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在计划经济物资紧张的情况下,按出勤劳动力每人分配二两白砂糖、半斤猪肉的指标。汪忠兴从生产队队部领到票证回到家里,对我说:“肖记者,队里造花名册时,忘记把你的名字写上去,这次没有你的份呢!不过,队长说了,会把他的那一份给你。”我听了这番话,对汪忠兴说:“这使不得,不能这样,县里是为照顾社员的,我临时来这工作,住几天而已,没关系。”

与社员同劳动是蹲点的重要内容。进入“双抢”高峰,7队和8队比进度,公社会派人来检查。于是,干部社员商定,早晨四五点钟起床,晚上六七点钟收工,中午3个小时休息,这就避开了太阳曝晒和高温。生产队队长和社员对我都很关照,这样的评比活动,干部社员瞒着我,目的是让我多休息。早上起床打钟我未听到,没有任何人来叫醒我,待我醒来时,社员们已到田里了。中午和下午收工时,都要我提早收工,我却坚持一道收工。他们见我和他们一样不怕苦不怕累,都很感动。有时,我还与年纪相仿的社员搞搞竞赛。如看谁拔秧快,谁插秧快,割禾谁割得快而且弯腰时间长等,很有乐趣,真是累中有乐,苦中有趣。嘻嘻哈哈,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过了一天。

当然,“双抢”毕竟是辛苦的。一天下来,浑身都痛,特别是刚开始的一星期,皮肤晒黑了、脱皮了还可忍受,难忍的是腰酸腿痛得叫你无所适从。这些痛苦,又不好表露出来。到了晚上,我与毕增华局长常在一起,各自端把椅子,拿把扇子坐在一起纳凉聊天交流社情民意和感受。毕问我:“累不累?”我答:“累,的确累。”我问毕:“您呢?”毕答:“一样的,腿都抬不起来。”毕问:“吃得消吗?要不要休息一天,”我说:“忍一下,休息的话影响不好。”毕说:“那就多注意一下,量力而行。”我们在聊天时都谈到腰酸背痛的滋味,一个共同的认识是:农村苦,农民真苦,真累。

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学生时代回家参加“双抢”是常事。这次到挡下来蹲点参加“双抢”,是我参加工作之后第一次,自己的身份地位变了,收获感受与学生时代相比也大不一样。一个月下来,人晒黑了,瘦了,但与农民的感情拉得更近了,对“三农”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报道农村工作时,更有发言权了。

猜你喜欢
双抢收工生产队
扎实做好双减双抢 坚决打赢三秋会战
专家深入受灾果园指导果农“双减双抢
抓好“双减双抢”确保秋粮归仓
山西打赢“双减双抢”攻坚战
农夫
浅析生产队政治夜校对农民的影响
收工
收工
生产队的那些日子
生产队里开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