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投资效率比较分析

2017-02-08 05:37孙明华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年1期
关键词:省区市幅度比重

■孙明华

京津冀三地投资效率比较分析

■孙明华

近几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而投资效率却逐年下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国际上通常用增量资本产出率(Incremental Capital-Output Ratio,ICOR)来衡量国家或地区的投资效率,这个指标反映了每增加1元GDP所需投资额,数字越大投资效率越低。我们可以用这个指标衡量和比较京津冀三地的投资效率。

京津冀三地投资效率在全国各省区市中的排位

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公报可获取近5年GDP总量、GDP增长率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数据,通过计算可获得每年及5年平均增量资本产出率(见表1)。

2011-2015年5年平均数看,全国每增加1元GDP需投资9.91元。投资效率最高的前5位是上海、广东、北京、天津、江苏,分别是3.49、4.35、4.77、6.12、6.42;投资效率最差的五个省区市是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河北,分别是15.60、12.63、11.12、10.98、10.43。

比较全国六大城市数据,投资效率最高的城市是深圳,每增加1元GDP仅需投资1.87元;排名第二的城市是广州,每增加1元GDP需要投资2.92元;上海、北京和天津分列第三至第五名,数据不再重复;第六名重庆每增加1元GDP需投资7.06元。

表1 全国及各省区市五年平均(2011-2015年)投资比重和投资效率

比较东、中、西部,东部地区投资效率,五年平均每增加1元GPD所需投资数,东部为7.04、中部为9.46、西部为9.44。

京津冀三地近五年投资效率变化趋势

从趋势看(见表2),近5年京津冀三地的投资效率呈下降之势。北京的投资效率从2011年的4.56下降到2015年的5.04;同期,天津的投资效率从4.09下降到8.50;同期河北的投资效率从5.99下降到14.53。虽然总体上都呈下降之势,但下降幅度差距很大,北京下降最少,仅下降10.53%;天津下降95.71%,河北下降142.57%。2011年三地的投资效率差距不大,而五年后的2015差距显著拉开。

那么,天津和河北的投资效率为什么下降如此之多?主要原因是过度投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投资边际效率下降的经济学规律。北京的投资效率之所以高,首先是其投资比重较低,始终没超过37%;而天津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得比重始终在60%以上,且逐年上升,2015年接近80%;河北的情况更为严重,2011年时,与天津的投资比重差不多,都是67%左右;而2015年投资比重达到98%以上,同时投资效率大幅度下降。

从全国范围看,过度投资导致投资效率下降就更为明显(见表3)。2011-2015年,全国及各省区市投资效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全国来看,2011毎增加1元GDP需投资7.17元,而2015年已达到12.04元,投资效率下降68%。

相对而言,经济发达省市投资效率下降幅度较小(见表4)。下降幅度最小的地区是北京,2015年比2011年仅下降10.6%;其次是上海,同期仅下降14.6%;同期,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下降60.4%、56.58%和56.63%(见表5)。

投资效率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是山西省,2015年比2011年下降597%;其他下降幅度较大的省区市是吉林、青海、陕西和云南,分别下降165%、153%、138%和134%。

过度投资是投资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从表2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持续上升的同时,投资效率逐年下降。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是66%,相对应的投资效率是7.17,而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得比重上升为83%,对应的投资效率下降至12.04。

表2 2011-2015年京津冀三地投资效率变化趋势

表3 近五年全国投资效率变化趋势

表4 2011-2015年投资效率下降幅度较小的几个省市变化趋势

表5 2011-2015年投资效率下降幅度较大的省区市变化趋势

表6 2001-2010年全国投资效率变化趋势

表7 2001年以来上海市投资效率变化趋势

表8 2011-2015年山西省投资效率变化趋势

如果从更长时间跨度看这一问题就会更加清楚(见表6)。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是38.5%,相对应的投资效率是5.27,而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上升为67.0%,投资效率下降为6.78。

当然,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和投资效率之间并不是简单地线性关系。2005-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有所上升,但投资效率依然很高。但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60%以上时,投资效率下降趋势非常明显。

再看看投资效率最高的上海市的情况(见表7),2001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都在40%以下,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其投资效率除2009年之外高于4,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投资效率最低的往往也是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很高的地区。西部地区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201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高达127%、135%和121%,其投资效率分别为15.68、16.48和15.16。

山西省的例子最为典型(见表8),2011年固定资产头比重为66.4%,对应的投资效率是5.11,还是比较高的。但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高达110.4%,投资效率下降至35.62。

我国固定资产占GDP的比重已从2001年的38.46%增加到2015年的83.01%,同期投资效率从5.27下降至12.04,下降了128.46%。许多省区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100%,最高的青海2015年这一比重达到135%。过度的投资不仅带来了投资效率的大幅度下降,而且导致杠杆率过高。这就意味着,过度的投资并没有带了多少GDP增长,反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特别是有些省区占GDP10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如果持续下去,后果是严重的,应引起高度关注。

责任编辑:刘桂素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省区市幅度比重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复课
共性与个性:全国31省区市中医防治新冠肺炎方案大盘点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西部10省区市谋划开发新格局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基于ANSYS的四连杆臂架系统全幅度应力分析
2014年中期预增(降)幅度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