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经济学视角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构建

2017-02-09 09:09张秀芬冯中越
理论与现代化 2016年6期
关键词:互动机制京津冀构建

张秀芬 冯中越

摘 要:空间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的学科,它包括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等理论分支,主要研究厂商、产业和经济三位一体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在空间经济学的视角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是指在协同发展中的各主体为了获得利益而参与其中,并通过利益的分配来协调各主体自身和相互的行为和关系的过程。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是:在居民-厂商-政府三个经济活动主体作用的背景下,形成产业-城市-区域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其中,产业是三位一体互动机制的基础,城市是三位一体互动机制的导向,区域是三位一体互动机制的纽带。

关键词:空间经济学;京津冀;互动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6)06-0029-08

一、引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调整区域内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并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又一个稳定而有力的新增长极。因此,该战略的实施将同时给京津冀区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够产生交通红利、要素流动配置红利、规模经济红利、创新红利和生态环境红利(杨保军,2015);另一方面,所有的经济社会活动与实践都必须探索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的路径,因而面临着如何更好落实《纲要》的新课题。因此,深入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构建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针对区域协同发展和运行机制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这些研究大体分为三个路径:一是以庄亚明等(2008)、周绍杰等(2010)、皮建才(2011)、覃成林等(2011)学者为代表,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区域协同发展的概念、功能、目标、评价体系和机制问题;另有王朝阳、夏杰长(2008)、翁钢民、杜梅(2014)、臧天宇(2016)等学者,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较深入地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二是以孙斌栋等(2010)、孙平军等(2011)、徐蓉(2011)、张燕、崔大树(2013)、魏冶等(2014)学者为代表,运用城市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多中心城市结果和城市多层级结构的协同发展机制问题;另有李兴国、刘艳芳(2014)、薛慧娟等(2015)学者,运用城市经济学理论,较深入地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三是以张翎、窦静雅(2007)、陈建军、黄洁(2008)、张继良、张奇(2009)、李占国、孙久文(2011)、梁琦等(2013)、倪鹏飞等学者(2014)及朱舜(2015)为代表,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产业、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问题。以上这些研究多是从实践出发,运用相关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往往只是关注区域协同发展问题和机制运行的某一方面,特别是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构建的相关研究,没有从互动机制整体构建的角度来论述,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本文将沿着第三个路径,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从产业、城市、区域三个维度,来论述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构建问题。

二、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空间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的学科①。从空间经济学的演进过程来看,集聚经济理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集聚经济理论可分为产业集聚理论和城市集聚理论。

产业集聚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这些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集聚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②。

城市集聚是指受到某一个产业内的企业向同一城市集聚的影响,其它产业的企业也突破产业界限,来到这个城市从事经营活动[1]33。

(一)产业集聚向心力与离心力

空间经济学认为区域之间是否均衡发展由两种力的相互作用决定,即导致集聚的向心力和趋于分散的离心力,若向心力大于离心力,就会形成如京津冀区域内的现在这种“核心—边缘” 空间格局,即京津—冀空间格局。

1.产业集聚的向心力

京津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较高,生产性服务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必然导致区域内及区域外的生产要素向京津地区集聚,产生了两种促使向心力增加的效应。一是“市场接近效应”,市场接近效应是指工业企业在进行厂址的区位选择时,一般偏好市场较近且规模较大的区域,企业的产品大部分在本地销售,少部分出口到市场规模较小的区域,这样可以节省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总成本。二是“生活成本效应”,也称“价格指数效应”,生活成本效应是指在企业数量多的区域,当地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自然就较多,这意味着该区域需要从另一个区域进口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因而该区域消费者需要负担的进口产品的贸易成本较少,从而该区域的产品价格相对便宜或者说商品价格指数较低,这样,该区域消费者或居民的生活成本就会较低[2]。这两种效应在本质上都与节省贸易成本相联系,它们即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会引发进一步的聚集,增强极化效应的向心力,导致京津冀区域内的经济差异扩大。

2. 产业集聚的离心力

在京津地区产生向心力效应增加的同时,也存在产业分散布局的因素,必然导致京津地区的生产要素向区域内及区域外分离,产生了两种促使离心力增加的效应。一种是“市场拥挤效应” ,也称“本地竞争效应” ,市场拥挤效应是指企业因过于集中而导致的彼此为争夺消费者而产生盲目竞争,企业选择生产区位时会偏好竞争者较少的区域。另一种是“要素瓶颈效应”,是指随着企业在某区域的集聚,由于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是既定的,必然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从而产生集聚不经济,迫使企业外迁。这两种效应又会引发区域核心城市中产业向边缘城市的转移,增强极化效应的离心力,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二)城市集聚的向心力与离心力

空间经济学是在杜能(1826)考察运输成本和土地租金对经济区位影响的基础上,建立起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对城市集聚的向心力与离心力进行分析的。

1. 城市集聚的向心力

在不考虑城市土地紧缺和交通拥挤的条件下,城市集聚向心力的作用,使得差异化的工业品的生产会向一个单一城市集聚,如果市场潜力函数曲线的斜率为负,市场潜力函数值下降,单中心城市结构就处于均衡状态。产生城市集聚向心力的原因在于,一是众多企业集聚在某个城市,它们在生产各自的最终产品的同时,也可以共享其它企业提供的中间投入品(某个企业的最终产品同时也是另一个企业的中间投入品);二是不同产业和企业集聚在某个城市,会不断吸引众多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力聚集起来,而不同产业和企业发展的不同周期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同,这种差异性恰恰能够分享劳动力储备(某个产业或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的同时,也可能其它产业或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增加);三是不同产业和企业聚集在某个城市,会不断吸引各种各样技能的劳动力集聚起来,这种劳动力技能水平的差异性,不但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而且提高了劳动力技术的匹配性(企业为争夺技术工人竞争的结果是高技术工人给企业带来高利润的同时也得到了高工资)[1]34-35。这种城市聚集的向心力,导致京津冀区域北京、天津两个超大城市与河北若干中等城市的并存,某些产业在北京、天津集聚而过度竞争,而河北的产业集聚度不足。

2. 城市集聚的离心力

在考虑城市土地紧缺和交通拥挤的条件下,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拥挤效应凸显,随着土地租金和运输成本的不断上升,市场潜力函数曲线的斜率为正,市场潜力函数值上升,单中心城市结构就处于不稳定状态,城市集聚离心力的作用,使得差异化的工业品的生产会向多个城市扩散,产生了多中心城市结构或形成城市层级结构。产生城市聚集离心力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一是除了市场价格因素导致劳动力迁移之外,考虑到劳动力的异质性问题,劳动力是按照其技能在空间上流动的,随着城市集聚中竞争的日益激烈,较低技能的劳动力将离开高收入的大城市;二是除了贸易产品的运输成本导致企业迁移之外,考虑到非贸易产品(服务)的空间异质性问题,由于大城市住房(房租)价格高,不但提高了非贸易产品(服务)的价格,而且降低了居民的实际收入[3]。这种城市聚集的离心力,导致京津冀区域有可能形成多中心城市结构或形成城市层级结构。

三、互动机制构建的基础理论问题

(一)基本概念的辨析

从概念上讲,机制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后来,人们将其引入经济学,经济机制是指在一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机制概念的本质有:一是有机体内部各个要素客观存在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二是有机体内部各个要素的作用要通过一定的机理和形式表现出来,即在协调中发挥作用。

互动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互动即相互作用,有积极的过程,也有消极的过程,互动的结果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人们追求的目标是积极的过程和积极的结果。

因此,所谓互动机制,既是指机制本质的第二个方面,即在互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也是指互动的积极状态,即实现积极的结果。

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从狭义上讲,是指协同发展运行机制中的互动机制,也称利益互动机制,它是指在协同发展中的各主体为了获得利益而参与其中,并通过利益的分配来协调各主体自身和相互的行为和关系的过程。从广义上看,是指维系协同发展运行的构成主体和客体,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相互影响和有效运行的机理和形式[4]。

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是从深层次上二者的协同发展问题。

(二)基础理论问题的讨论

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问题,涉及的基础理论问题主要有: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的政府规划和宏观调控;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理论演进等。

1.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涉及到产业、城市和区域。它们之间的协同发展或互动机制的构建,主要是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政府规划和调控。具体来说,首先,如前文所述,产业的聚集(向心力)和扩散(离心力)是由市场主导的多个效应或动力所决定或驱使的。其次,城市的产生和边界的扩展以及层级的形成,也是由分工、竞争、人力资本、运输成本和贸易条件等市场特征决定的。再次,区域的形成和范围大小以及发达程度,更是区域内的产业和城市的市场竞争力决定的。当然,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政府必要的规划和宏观调控也起着重要作用。

2. 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政府规划和宏观调控要有界定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一是政府规划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它能够起到顶层设计的作用。也就是说,通过政府规划和宏观调控,将产业—城市—区域三者有机联系起来,推动三者的良性互动发展。二是政府规划和宏观调控又是有边界的。产业、城市或区域规划是在科学论证基础上的事前约束性安排,政府在其中起着组织和牵头的作用。而政府宏观调控则只能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进行③,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是如此;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远远不如市场机制。

3. 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理论演进

京津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理论可以追溯到经济协调原理,其演进过程如下:以斯密(1776)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开创性地提出无形之手协调市场运行;之后,马歇尔(1890)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派推出较为严谨的需求与供应的分析,指出市场价格的变动会引导资源或生产要素使用的变动。以科斯(1937)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交易在市场进行,而有的交易在公司内部进行?即为什么资源配置有时从无形之手转到有形之手?他认为,交易方式(企业还是市场)选择的标准是交易费用的高低。哈耶克(1945)指出只有市场才能搜集和处理供求双方高度分散的知识和信息,而政府却做不到。弗里德曼(1968)进一步指出,供求双方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市场交易及市场价格的变动,不但传递到市场上,而且交易的盈亏就是市场(无形之手)对他们决策的奖惩。张五常(1983)认为,市场与企业是合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企业的本质是用要素市场合约取代产品市场合约。威廉姆森(1985、1996)构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协调经济运行的组织框架,即市场—混合形式—科层—政府,并详尽地分析了其运行机理,推动了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发展。哈特(1986)指出,由于签订合约的双方当事人不可能在事前完全预见到未来的或然状况,或者难以一种双方没有争议的语言写入合约(或者写入成本太高),或者难以向第三方证实这些或然状况,因此事前签署的合约是不完全的。因此,长期合约不能代替短期合约,企业不能代替市场,等自然状况清楚之后,所有相关变量都是可证实的,双方可以对初始合约进行有效率的再谈判④。不完全合约理论从产权转移或变动的角度重新解释了企业的边界,并赋予产权以新的含义,因此也称为企业的产权理论。

四、互动机制构建的机理分析

(一)经济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构建

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构建的背景是:在市场经济中,居民—厂商—政府三个经济活动主体作用成为互动机制的背景。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居民这个经济主体,既是生产者(劳动力)又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劳动力),居民在就业迁移、人机匹配、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会做出理性选择;作为消费者,随着其收入的增长,居民将产生对商品和服务需求量的增加和对商品和服务品质要求的提升;这二者既会对产业的聚集、城市的繁荣和区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又会对互动机制的构建和运行产生一定的制约。

第二,厂商这个经济主体,既是生产者(供应商)又是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作为生产者(供应商),在区位选择一定条件下,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厂商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数量倍增、品质不断提升;作为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技术创新日益涌现,生产要素价格的波动驱使厂商不断做出区位选择;这二者既会对产业的聚集、城市的繁荣和区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又会对互动机制的构建和运行产生一定的制约。

第三,政府这个经济主体,既是宏观调控者又是国有资产投资者还是政府采购者。作为宏观调控者,政府要对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做出必要的规划;作为国有资产投资者,政府通过其下属的投资公司,产业、城市和区域中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做出必要的投资;作为政府采购者,通过纳入财政预算的采购项目做出必要的财政支出;这三者既会对产业的集聚、城市的繁荣和区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又会对互动机制的构建和运行产生一定的制约。

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是:在居民—厂商—政府三个经济活动主体作用的背景下,形成产业—城市—区域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

(二)经济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机理分析

1.互动机制中的产业维度

在现代经济学中,产业是指一定区域内(如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同类或同一产品(包括服务)的所有企业的集合。这主要是从供给的角度入手的。如果从需求的角度看,则不一定一致。如,两家企业的产品(性能、式样等)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但由于两个企业营销战略不同,相同的产品成了“差异化产品”,这样供求双方就会出现不一致。而且“差异化”达到一定程度后,两家企业的相同产品甚至可能属于不同产业(或市场)。定义产业(或市场)必然要涉及产品或生产要素的替代性,而产品的替代性是从需求角度考虑,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则是从供给角度考虑,这两个方面的替代性可能会出现大的差别[5]。

产业结构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看:从横向上看,它是指某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关系构成的产业结构,它实质上是一种市场结构。从纵向上看,它是指国民经济内部、产业之间关系(Inter-industry)构成的产业结构,如三次产业结构。

前者是企业的横向关系也称为产业组织,它是指生产同类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这种市场结构是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狭义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后者是企业的纵向关系,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业关联,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作为经济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的产业维度,除了上面提到的极化效应和锁定效应以外,主要是通过产业关联和主导产业来发挥作用的。

产业关联按产业间供给与需求联系可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前向联系是指某些产业因生产工序的前后,前一产业部门的产品为后一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这样一直延续到最后一个产业的产品,即最终产品为止。后向联系是指后续产业部门为先行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作为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消耗。

主导产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其自身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且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从量的方面看,应是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从质的方面看,应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产业部门⑤。

从经济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产业维度看,产业关联是基础,主导产业是动力,二者的相互作用既推动产业的序列演替和多层次发展,又对城市的繁荣和区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是产业关联性强,它的递增收益大、运输成本低、劳动力在区域内可迁移⑥,就会提升城市的向心力,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二是主导产业作用大,它会利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创造投资机会和市场机会,推动和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城市结构的演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京津冀的产业中,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即第三产业比值超过第二产业的阶段、天津处于工业化后期即高加工度的工业化阶段、而河北则处于工业化中期即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阶段。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在京津冀的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京津冀已经初步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差异化发展的格局;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对本地制造业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而天津和河北的生产性服务对本地及区域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则较大,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对高中端制造业的促进作用相对最大,而河北生产性服务业对中低端制造业⑦有更大的促进作用[6]。

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以其产业关联性强和主导产业作用大的特征,对京津冀城市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2.互动机制中的城市维度

城市经济学认为,城市是在相对较小的面积里居住了大量人口的地理区域,也就是说,城市地区的人口密度要高于周边其他地区。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有:一是城市以外的人口必须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他们自己和城市居民;二是城市居民必须从事生产,生产出某种产品或服务,以便用这些产品或服务去交换农民种植的粮食;三是为使农民种植的粮食与城市产品能够更便利地进行交换,城市必须有一个高效的运输体系[1]。

城市历史的发展经历了贸易城市、工业城市、专业化城市和综合性城市三个阶段。在贸易城市阶段,运输成本和比较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存在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时,工业城市才能得以出现和发展;地方化经济的存在促进了专业化城市的发展,它更容易提高生产效率;综合性城市能够培育众多新思想和新经验,它们是创新型企业的实验室,综合性城市更能够激发创新。

城市经济学的公理之一,通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可以实现区位均衡。在城市经济中,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通过公平竞争可以使厂商之间达到区位均衡,即没有一个厂商想进一步改变其所在区位。

城市经济学的公理之二,自我强化效应可以产生聚集结果。在城市经济中,随着先行者厂商区位的选择,跟随者厂商会纷纷效仿做出同样的区位选择,其结果使众多厂商不断聚集起来,形成了特色或专业化城市(综合性城市的街区)。

城市经济学的公理之三,生产受到规模经济的影响。在城市经济中,由于投入要素的不可分割性和专业化生产,使得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而产出上升,实现了规模经济。

从经济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城市维度看,生产要素价格调整是基础,自我强化效应是动力,规模经济是结果,三者的相互作用既推动城市从贸易城市到工业城市再到专业化城市和综合性城市的发展,又对产业的聚集和区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是通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实现分享机制、劳动力储备和技能匹配,就会提升产业的聚集力,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二是通过自我强化效应和规模经济,实现知识溢出效应和创新,创造投资机会和市场机会,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京津冀区域中,存在着北京、天津两个超大城市与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承德、沧州、张家口、廊坊等八个地区中心城市,呈现出非均衡性的单(双)中心城市和大梯度层级化的城市结构模式。其中的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全国的专门化率尤为明显,除北京具有绝对专业化优势外,天津、石家庄、秦皇岛等城市在全国也占据一定的专业化优势;区域内各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专业化分工比较明显[7]。

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京津这两个高阶城市以其城市规模和城市增长的“虹吸效应”⑧的特征,对京津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3.互动机制中的区域维度

区域经济学认为,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生产过程和社会经济活动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划分的原则是,区域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功能发生突变的节点的连线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随着经济活动联系方式的进步,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除了资源、成本等经济上的因素影响外,更多地表现为语言、价值观等文化方面以及网络标准和网络规则等技术方面的界线而不断延伸。

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的空间配置问题,这涉及现有人口的分布状况以及人口流动模式。二是经济要素在各个区域之间的投入,这包括土地、资本以及人力资本。

人口迁移与分布是决定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它也决定了各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动态变化。从人口密度地理分布的变化趋势来看,我国城市聚集区和集聚核心区均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以北京市常住人口为例,1949年为420万人,1978年为871.5万人,1990年为1086万人,2004年为1492.7万人,2015年为2170.5万人。我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发育新的城市聚集区的可能性和数量都较为有限,城市密集区的演变趋势主要表现为原有处于发育阶段的城市集聚区的进一步形成以及原有城市密集区之间通过空间拓展而衔接,形成地域范围更大的城市连绵带[8]。因此,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进一步加强,从而在客观上要求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建立有赖于地方政府行为的选择。我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分权改革。分权改革使得地方政府具有发展经济的激励。一方面,分权改革赋予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地方利益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资本和土地等要素的投入呈正相关关系。而另一方面,基于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政绩考核体制也使地方政府形成了强烈的经济增长偏好。在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以及市场不断发育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则趋向于采取进取型行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加大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9]。地方政府在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间接影响了要素和资源在区域间的流动与配置,从而在客观上推动了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的建立。

从经济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区域维度看,人口迁移与分布是基础,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是动力,二者的相互作用既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区域协同机制的构建,又对产业的集聚和城市的繁荣产生重大影响。一是人口迁移与分布,使得城市聚集区和聚集核心区不断扩大,区域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会提升产业的聚集力,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二是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会不断加大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创造投资机会和市场机会,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促进城市结构的优化。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先后曾提出“环渤海经济区”、“首都圈”、“环首都圈”等概念。1982年,在《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就出现了“首都圈”的概念,“首都圈”由两个圈层组成:内圈是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省的唐山、廊坊和秦皇岛三市;外圈则包括承德、张家口、保定和沧州。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2011年河北提出“环首都经济圈”,包括河北的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等13个县区市的新经济圈。但是,这些概念和规划的实际进展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发展相比,严重滞后。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出台,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中,京津冀区域经济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较大的布局空间的特征,对京津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群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总之,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运行,是产业—城市—区域三者动态影响的过程。首先,产业是三位一体互动机制的基础,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不但是互动机制良好运行的前提和抓手,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互动机制(最核心的互动机制)。其次,城市是三位一体互动机制的导向,城市类型、规模、增长和层级等,对互动机制的良好运行至关重要。第三,区域是三位一体互动机制的纽带,区域的扩展和演进过程不但支撑着互动机制的良好运行,而且推动着互动机制不断向更高层次递进。

注释:

①杜兰顿(Gilles Duranton).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版,中文版)[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②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产业聚集及内部聚集和空间外部经济的概念,并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条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阿尔弗雷德·韦伯(1909)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提出了聚集的概念,并从微观企业区位选址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区位理论。勒施(1940)对产业聚集与城市的形成及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佩鲁(1955)用增长极理论讨论了区域或城市的产业聚集问题。波特(1990)从企业竞争优势的角度提出了产业群的概念,同时还利用钻石模型对产业聚集及产业群进行了分析。

③厉以宁教授在1986年出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政府二次调节论,即市场第一次调节,市场失灵后,政府进行第二次调节,弥补市场失灵的论点。这个论点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动机制的构建同样适用,即当互动机制不起作用或发生重大失衡情况下,政府才进行调控。

④再谈判是指在合约执行过程中,当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发生后,双方愿意在互利的基础上通过谈判来修改合约。

⑤主导产业的概念是从W·W·罗斯托主导部门概念引申出来的,我国政府文件中从未使用过它,相近意思使用的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⑥Krugman(1991)的研究假定,工人不可在部门间转换,但可在地区间移动。结果起到两种相互作用的效应,一是企业再设址效应,二是工人迁移效应。企业进入和工人流入的双重作用形成的“雪球效应”,引发正反馈过程,促进产业集聚和该地区的繁荣。

⑦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2)的制造业分类标准基础上,借鉴李贤珠(2011)、傅元海等(2014)的标准,将制造业按照技术水平分为高、中、低端三大类。

⑧虹吸效应是一个物理现象,是指利用连通器原理,将高端水位的水,通过一根或多根装满水的管子,利用压力差,将水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低水位的一边。在城市经济学中是指随着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中心城市的集中,城市间的发展梯度落差,产生由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单向转移的虹吸效应。

参考文献:

[1]阿瑟·奥莎利文(Arthur OSullivan).北京:城市经济学(第六版)[M].周京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3.

[2]李占国,孙久文. 我国产业区域转移滞缓的空间经济学解释及其加速途径研究[J]. 经济问题,2011(1).

[3]李胜会,冯邦彦. 对国外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理论研究的分析——兼谈城市集聚理论的发展[J]. 经济问题,2008(2).

[4]冯中越. 我国农产品流通协调机制的构建[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于立,肖兴志. 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应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周孝,冯中越.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2).

[7]张旺,申玉铭. 京津冀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2012(6).

[8]顾朝林,庞海峰. 中国城市集聚区的演化过程[J]. 城市问题,2007(9).

[9]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Abstract: Spatial economics is a discipline which studies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in space and the spatial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interaction among firms, industries and econom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economics, the interacting mechanism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implies a process in which all kinds of economic subjects pursuit their own interests, and coordinate the behavior and relationship among each other through the allocation of interests. The basic idea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acting mechanism is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the trinity of industries, cities, and reg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residents, firms and governments. Among them, the industry is the foundation, the city is the orientation, and the region is the indispensable link.

Keywords: spatial economics; Beijing-Tianjin-Hebei; interacting mechanism; 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王之刚

猜你喜欢
互动机制京津冀构建
京津冀协同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互动机制探究
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
沪港通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互动机制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