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017-02-10 02:37陶良峰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口腔疾病种植体螺钉

陶良峰

(南京雨花城南口腔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日益严重,并且国内居民的口腔保健意识逐渐上升,致使牙科临床所收治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人数越来越多[1],根据近年临床调研报道表现约90%左右高龄人口均存在牙缺损或缺失问题[2]。老年患者受到口腔疾病长期影响会逐渐出现咀嚼功能下降、胃肠功能紊乱以及生活质量降低等具体表现[3],亟需给予及时临床诊断与治疗,但高龄老年人经常合并存在多种类型慢性疾病,使其口腔修复治疗难度较高。本研究分析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旨在为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良好建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行口腔修复正畸治疗的老年患者98例,所有病例均经口腔专科检查获得确诊,具备老年口腔病变病理特征表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60~87岁,平均(69.5±2.6)岁,其中深覆牙合28例,侧牙倾斜13例,牙缺损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60~85岁,平均(68.8±2.5)岁,其中深覆牙合30例,侧牙倾斜11例,牙缺损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老年患者均进行口腔修复正畸治疗,但所应用修复材料与技术不同。对照组患者采用片段弓修复技术,治疗前给予常规口腔清洁与消毒,在错牙合部位采用方丝弓托槽,良好连接周围牙体,并根据患者实际口腔情况给予调节托槽位置,促使槽沟水平面具备一致性,评估粘接效果后将正畸钢丝置入至沟槽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进行修复治疗,完成口腔清洁、消毒后评估其错牙合具体位置,并根据检查情况将微螺钉种植体良好置入,并将种植钉固定在患者的游离龈与附着龈间,保证其种植钉置入深度>6mm。

1.3 评估指标

根据老年患者治疗后牙体表现判断临床疗效,其中,治疗后患者上下牙排列整齐、中线对其并且完全居中为治愈;治疗后上下牙排列整齐程度与上下线对齐程度尚可为有效;治疗后上下牙排列整齐程度与上下线对其程度均较差为无效。同时,治疗结束后分别给予发放调查问卷,评定患者的满意程度,其评估方向依次为口腔疾病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不适程度、口腔修复外观表现以及修复后咀嚼功能4方面,均采用10分制评分方式,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口腔疾病治疗效果、口腔修复外观表现与修复后咀嚼功能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比较(±s)

组别 口腔疾病治疗效果 治疗过程不适程度 口腔修复外观表现 修复后咀嚼功能对照组(n=49) 8.2±0.5 8.0±0.4 8.3±0.3 8.4±0.5观察组(n=49) 9.5±0.3 8.4±0.2 9.4±0.2 9.2±0.3 t 5.81 0.39 4.97 5.32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目前,我国居民在口腔健康保健方面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致使临床所收治口腔疾病患者不断增多[4],高龄老年人受其生理功能退化等因素影响更易出现口腔疾病,往往伴随程度不一的牙损失或牙缺失,国内调查报道显示老年人的口腔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5]。因口腔疾病长时间持续影响,老年患者的正常咀嚼功能会不断减弱,导致胃肠功能逐渐受到影响,并且其心理情绪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质量均出现显著改变[6]。近年来,有关老年人口腔疾病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有报道表示大部分口腔疾病老年患者均同时存在器官功能衰退、神经肌肉组织功能退化以及骨质疏松等问题,进而在给予口腔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态以及基础耐受程度,给予最佳的修复正畸治疗方案,以助于迅速缓解原发病,有效恢复正常咀嚼功能,改善身心状态及生活质量[7-8]。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口腔材料技术逐渐被应用于修复正畸治疗中,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不仅可保障良好的牙体修复效果,并且能够良好避免邻近压根在修复治疗中所受到的损害。本研究中行口腔修复治疗老年患者分别采用了片段弓修复技术与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通过实施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较高,表现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可获得更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组患者在口腔疾病治疗效果、口腔修复外观表现与修复后咀嚼功能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均显著较高,进一步证实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可更好的满足老年患者临床要求,促使其满意程度获得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口腔修复正畸治疗对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具有良好治疗作用,而临床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可积极促进治疗效果提高,更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满意程度。

[1] 林忠海,袁 静,阚洪霞.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可行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20):3976-3977.

[2] 黎 晶.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9):53.

[3] 葛俊英.5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3,19(03Z):261-262.

[4] 韩菲 ,李 斌.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特点和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6,3(3):34.

[5] 赵世禄,任文杰.口腔修复治疗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5,2(6):78-79.

[6] 郑 娟.5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3,12(1):37-38.

[7] 李 琴,王继春.老年患者口腔修复98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0):59-60.

[8] 桂 欣.口腔修复手法治疗老年口腔疾病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3):2474-2475.

猜你喜欢
口腔疾病种植体螺钉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骨性Ⅲ类错畸形上颌骨前牵引方法及辅助扩弓的研究进展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