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考察

2017-02-10 20:19李晓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随迁子女文化传承流动人口

李晓艳

摘要:目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通过田野调查,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051-03

一、田野点概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其中包括大量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伴随他们而来的还有大量的随迁子女。笔者2012年9月—2013年7月曾在一所私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该校位于贵阳市花溪区上水村。上水村是布依族村寨,自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依山傍水的民族村落发展成一个城乡结合的流动人口杂居地。上水村地理位置优越,位于贵阳市南郊,距离贵阳市区约10公里,居于贵阳市区与花溪商业中心区之间,交通便利。贵阳市火车西站建于该村,中曹司华丰批发市场以及西站货场围绕左右,无疑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尤其是为从事体力劳动的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众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租住于此,与他们一同进入该村寨的还有他们的子女,大多数父母采用就近原则将孩子送到该村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学习。为了获得更为全面的材料,2015年9月笔者再次以实习教师的身份进入该校,对上水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田野调查。在此申明,该校近500名学生无一人为当地户籍,全是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其中少数民族共有157人。笔者以老师的身份曾多次到这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进行家访,对于他们的家庭教育及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有更为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部,家庭成员之间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一般是家庭中长者对未成年的家庭成员进行的培养教育”。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中的长辈承担着孩子家庭教育的重担。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庭教育意义重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作为特殊群体,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更应得到重视。“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好的家风”。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传统,各民族都有流传远久的道德品行方面的古歌、民间故事等,民族文化也在家庭教育中得以传承。居住于贵阳市花溪区竹林村的布依族班氏在其族谱中记载“内有重犯祖讳者,另用别字以代之。又有犹子螟蛉,家人冒认,非真一脉流传者,及出姓之母,并伦伦忤逆,有败辱宗祖者,概不敢登,非私也”。班氏一族在其族谱中明确规定了族人应遵守的道德、法律规范。在民族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村寨内部都有一套自行运行的村规民俗,用以教化和约束村民,最终形成一套内容丰富的家庭道德教育体系。这一套家庭道德教育体系在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依旧发挥着作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道德品行教育,实际上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只有学会了做“人”才能做事。笔者通过访谈、观察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家庭中十分注重培养子女尊老爱幼、诚实正直、勤俭节约等道德修养,父母通过山歌传唱,故事讲述或耳提面命教导给孩子。他们深知在家庭中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因此在家庭环境中注重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但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也存在许多问题,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不少父母过度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轻视思想品德教育。长辈因各种原因,对于孩子的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任其自由发展。孩子学多少是多少,学不了就辍学打工或是上职业学校,这种现象已成为长辈们的一种普遍认知。以该校2015级初三毕业班为例,由于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因此学生的流动性较大,三年里转离学校的人数大于转入人数。初一入学时全班共有42名学生,初三下学期开学时只有22名,然而到学期结束参加中考的人数仅剩11人,其中5名是少数民族。最终,11名学生只有一人考取公立高中,5名少数民族同学没有一人考上。面对这样的结果,他们的父母也早有安排,在未考取高中的前提下,送孩子读职业学校,让孩子学一门职业技能,将来有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这是大多数家长采取的折中办法。这样的方法在前几届的学生中也较为流行,甚至影响了2016级的毕业生。在家庭环境中应该如何教育孩子,许多家长也说不清,只能根据长辈们教育他们的经验来教育下一代。远离乡土后,他们也会借鉴一些汉族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在家庭中应该学习什么?在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下,家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又面临着怎样的现状?“孩子们从自己的家庭中受到教育,男孩由父亲实际指导,学习农业技术,并参加农业劳动,女孩子从母亲处学习蚕丝技术、缝纫及家务劳动”。在传统的农业家庭教育中,孩子们主要学习两种技能,一是自理技能,二是生产技能。自理技能指个人基本的自我照顾,个人卫生、仪容整洁、饮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自我照顾技能。生产技能包括农业耕作技术、渔业、狩猎、畜牧业。这种传统的农耕式的家庭教育模式影响中国几千年,对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同样影响深远。义务教育普及后,学校教育逐渐分担了农耕式家庭教育的大部分内容。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两种技能此消彼长的现象。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家庭教育退居其次。对于少数民族群众而言,满足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是首要条件。农耕时代,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分工明确,男孩和女孩所学的内容也已明确规定,正如少数民族谚语所称“男人的田,女人的坡”,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在家庭教育中男孩子从小要学习物质生产技能,如放牛、种田、渔猎等;女孩子学习料理家务,协助母亲养蚕织布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携子女进入城市后,这些农业生产技能便无用武之地,从他们自身而言,已经放弃了世代相传的农业生产技能,而且长辈也不愿将其传承给子女。相反,长辈们迫切地希望子女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竞争优势,从中学到创造物质生产的技能,因此,他们便会过度依赖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再传授子女生产技能,并不意味着不再传授自理技能。相反,他们更加重视子女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于年长的孩子而言。大多数初中孩子在家庭中基本承担了大部分家务,此外还承担其他责任,如照顾年幼的弟妹、辅导弟妹的功课等。作为流动人口,家长基本从事流动较大的体力劳动工作,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顾及家庭,他们只能对年龄大的孩子委以重任。对孩子而言,父母早出晚归,为生计奔波,他们用过早成熟的心态看待这一现象,习以为常地接受父母的安排,并认为这些安排是理所当然的。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和孩子都颇为无奈。

三、家庭教育环境下的民俗文化传承现状

在家庭教育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比汉族流动人口承担的责任更重,他们除了要培养孩子的自理技能、道德品行之外,还要承担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包括民族艺术、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语言等。这些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各种方式得以传承发展。大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背井离乡,甚至举家迁入城市,并受城市环境影响而逐渐被汉化,民族文化传承所依赖的环境发生剧烈变迁,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一般而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两个重要媒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绝大多数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私立学校,只有极少数人会将孩子送进民族学校。离上水村两公里左右就有一所民族中学——贵阳市民族中学,邻村竹林村也建有民族小学,家长们或多或少听说过这两所学校,然而,极少有人将孩子送进这两所学校上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民族学校入学手续众多,家长们难以办理齐全;二是学校要求进行入学考试,其录取分数较高,基础较差的随迁子女往往无法考取。这两点已经难倒众多家长和孩子。面对这样的现状,他们只能选择其他学校,而这些学校开设的课程、使用的教材都是国家统一规定,且以大一统的主流文化为主要内容。学校教育无法传承民族文化时,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然而,少数民族随迁子女的民族文化传承效果并不理想,如少数民族的婚丧嫁娶民俗文化与汉族有较大差别,这些文化在课堂上难以学到,孩子们只能在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在民族地区婚丧嫁娶这类文化仪式随处可见,孩子们在参与这些仪式的过程中逐渐习得这类民俗文化。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后,很少有机会参与这些民俗仪式,长辈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谈及这些民俗,有些长辈甚至对这些民俗文化也不甚了解。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如苗族、布依族等。在民族地区人与人之间通常采用本民族的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本文田野点上水村的原著居民为布依族,村中租住着各族农民工,此时人们寻求一种通用语言达到日常交往的目的。通过走访来看,家长和孩子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语言形态,家长与外人交往时主要讲贵阳方言或是本民族汉化的方言。孩子们更倾向于普通话,这与学校教育分不开。在民族地区家人彼此间用民族语言交谈,进入城市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逐渐汉化。汉化方言和普通话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在少数民族流动家庭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孩子受学校教育的影响,与家人交流时很少甚至不使用本民族语言,更多的是采用贵阳方言。在长辈无意识或是不重视的情况下民族语言的传承逐渐消失。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族服饰如同民族语言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是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的载体。进入城市后,受大一统主流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脱下民族服饰换上了汉族服饰。进入城市后,“男耕女织”的传统生计模式被打破,世代遵循的服饰传统也逐渐被汉化,世代相传的手艺也开始被摒弃。再加上女性地位的提高,妇女走出家庭,进入职场,也是民族服饰传承缺失的一个因素。众所周知,手工制作民族服饰是一个烦琐且费时的工程,少数民族女性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她们也必须寻找工作,补贴家用,在家庭教育中她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向孩子传授自己的手艺。笔者访谈了6—9年级53个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全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随迁子女,包括苗族、布依族、白族、侗族,年龄在11—16岁之间。其中有34人的父母会讲本民族语言,只有22名学生会讲本民族语言:拥有民族服装的学生全都是苗族,并且她们的服装全是自己母亲亲自缝制。53个学生中无一人会做本民族的服饰,但其中有5名女生会绣民族服装上的花纹,手艺传自自己的母亲或祖母。53个学生中有6名学生有自己的民族名字,5名学生每年都会过本民族的重要节日,如苗年、跳花坡等。53个学生中只有9名学生的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这些数据无不表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家庭教育中对本民族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缺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民族文化传承的未来令人担忧。

通过以上内容不难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普遍缺少时间,家长无时间给孩子言传身教,孩子在家庭中缺少指导。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缺乏传承意识,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正是这种种原因,致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困难重重。因此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大光.现代民族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597.

[2]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02版).

[3]人民日报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

[4]赵焜.贵阳少数民族古籍资料——贵阳市布依族、苗族谱系[M].贵阳市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1986.

[5]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1.

[6]康红云.视频师范教学对自闭症儿童生活自理技能学习成效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The Study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Ethnic Culture Inheritance in Ethnic Floating Population

LI Xiao-yan

(College of Humanities,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

Abstract:Currently,the problem of children's education in ethnic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hot spots in Chinese scholars.This study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ethnic culture inheritance in ethnic floating population by means of field work,which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family education level of trailing children in ethnic floating population.

Key words:ethnic minorities;floating population;children of migrating workers;family education;cultural heritage

猜你喜欢
随迁子女文化传承流动人口
成长之歌
漫画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少数民族随迁子女学校融入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合作的策略漫谈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