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平优质教育触手可及
——2017年全国两会热点之教育改革篇

2017-02-11 20:28本刊编辑综合
21世纪 2017年4期
关键词:陈宝生部长一流

文/本刊编辑综合

让公平优质教育触手可及
——2017年全国两会热点之教育改革篇

文/本刊编辑综合

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及教育领域时,李克强指出,2016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超过4%。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增长21.3%。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全年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8400多万人次。

针对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李克强指出,2017年将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实施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

李克强表示,将继续为办好公平优质教育而努力,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提高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民族教育,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学前教育和老年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要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

“择校热”“学区房” 治本要靠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择校热”“学区房”,老百姓不满意的原因就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治本的办法还是要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一是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二是学区化管理,中学小学连片管理。最重要的是均衡配置资源,这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一定能解决。2014年以来,采取了多校划片的办法,把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分母,各个片作为分子,按照一定规则较均衡地分到各个片,取得了一定效果。

传统文化教育要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传统文化进校园,说起来就三句话:第一句是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第二句是融汇到我们的教材体系中去,第三句是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实际上就是办4件事:第一件事是教材体系建设,第二件事是拓展校园文化,第三件事是加强研究和阐释,最后一件事是推进国际传播。

全国人大代表张元贵:诗词歌赋、经史子集从未退出过教育领域。当务之急是应在现有教学内容中加强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和整合,增加深度、拓展广度。

建议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到“十三五”末的时候,我们的学前三年的幼儿入园率将达到85%,达到中高收入国家的水平。教育部门将用洪荒之力解决这个高度关注的问题,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王广谦: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可借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经验,分阶段、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加大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学前教育的比重,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有长远可靠的制度化的财政投入保障。

建议制定家长教育法

全国人大代表吴正宪:建议把家庭教育课程纳入大学必修课程。孩子一出生首先碰到的老师就是自己的家人。我认为有必要让青年人在组建家庭前接受相关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应制定家长教育法,家长要经过培训才能“持证上岗”。

教育扶贫——建议完善师范生实习支教政策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教育扶贫要由大水漫灌改为精准滴灌。现在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辍学、失学的问题,我们叫“控辍保学”;二是解决“读书无用”论;三是解决贫困农民和普通农民在教育上差距拉大的趋势。

全国政协委员何友:完善师范生实习支教政策,出台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方案,在不改变原有培养计划前提下,通过课程选修、社会实践、实习见习等对实习支教生进行技能培养。

建立多元录取的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体系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经过三五年时间的努力,能够建立起一个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一个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体系。同时,也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各个学段,各类教育,能够互通互认、互相转换的一个终生学习的立交桥。

解决校园欺凌要树立法治思维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对于校园欺凌,我们采取的措施,一是首先明确解决校园欺凌的问题要树立法治思维;二是建立校园安全防范机制和校外综合治理机制;三是要根据学生发生欺凌的行为、特点,大体上把治理重点确定下来;四是加强教育,加强排查,加强督导。

全国人大代表翁国星:校园欺凌事件,不全是学生品德问题,部分原因是学生有心理障碍。在强调法律制裁时,不要忽略心理健康的治疗。当严重欺凌行为归入社区矫正管理时,管理人员要有心理学相关知识,并制定系列心理治疗计划。

高校“双一流”要特色化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双一流”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它的定性就是八个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它不是“985”“211”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消除“双一流”建设中的弊端,要明确遴选范围、公平竞争。

全国政协委员吕建:“双一流”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一定是特色化的。要用质量的指标替代数字指标,但又不能一点都不管数字,不然就缺乏效率。

猜你喜欢
陈宝生部长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部长通道:从“躲”到“等”新气象
牌子问题
陈宝生:“外来的”教育部长
陈宝生履新教育部长承担教改重任
丝绸之路旅游部长
文艺评论家与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