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酒愈醇:听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

2017-02-12 03:48李欧梵
歌唱艺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公爵夫人费加罗的婚礼修身养性

夏日炎热,心情烦躁,有一次我竟然在公共场合当众大发脾气,事后反思,知道自己近月来积压的大小事务—包括稿债—太多,影响心情,又该是“修身养性”的时候了。

友人王强是诗人,笔名麦城,也是音乐爱好者,他送我一套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唱碟,是1955年的老唱片再版,由埃利·克莱伯(Erich Kleiber,他是卡洛斯·克莱伯的父亲)指挥,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录制。我立即以耳机聆听,序曲还未奏完,已经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 音乐早已把我带到九霄云外,忘记一切尘世的烦恼。于是我又找到一种修身养性的妙药:莫扎特的费加罗。

如果说人到了老年才喜欢听莫扎特,道理又何在?这出《费加罗的婚礼》还比不上莫扎特的《魔笛》或《唐乔瓦尼》,后面这两出歌剧高潮迭起,甚至有神怪机关可看,说不定年轻人偶尔观之—譬如看英格玛·伯格曼导演的《魔笛》电影版—也会觉得好玩。然而《费加罗的婚礼》呈现的是另一种“玩”法,因为它是莫扎特和意大利词人达·庞特(Da Ponte)合作的第一部大型喜剧,而且内中“对话”甚多,以意大利文“说唱”(recitative)出来,听不懂意大利文歌词的人当然就不耐烦了,因此不少唱片版本也把这些对话大加删节。

直到我听了这个克莱伯的版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说唱词”是角色性格的表现,“说”得也要“有味”,意大利文也有抑扬顿挫,不能像“背书”一样“诵”出来。更重要的是“说话”和唱歌的声音要互相吻合,特别是两个女高音:费加罗的未婚妻苏珊娜和公爵夫人。演唱苏珊娜这个关键角色的女高音的声音必须年轻温柔,而且还要楚楚动人,而饰演女扮男装的侍童凯鲁比诺(Cherubino)的声音更要年轻,这两个“女仆”所侍候的公爵夫人也不能太过高贵,总之绝对不能像19世纪意大利写实歌剧的唱法。18世纪的歌剧传统绝非写实,《费加罗的婚礼》虽带讽刺(公爵的拈花惹草),但毕竟还是从一种类型中演变出来的,用大喊大叫的方法唱出来则韵味全失。这又是我这个乐迷的主观偏见。

我把自己收藏的另一个版本—阿巴多指挥同一个乐团于1994年录制的版本—和这个相隔整整半个世纪的旧版比较。从序曲开始,我就感到阿巴多(他是我一向钦佩的指挥家,甚有涵养)节节败北,在克莱伯阳光灿烂的辉煌先例对照之下黯然失色

这当然全是克莱伯指挥的功劳,他让我们听到莫扎特音乐中各个层次和意蕴,而非仅仅是表面上的旋律,18世纪的西方音乐并非全以旋律动听见长,因为传统的因袭甚深,不能像19世纪末普契尼的歌剧一样,旋律回肠荡气。然而莫扎特的天才(在佛尔曼执导的影片《莫扎特传》中已经表现得很清楚)就是把表面上听来很传统或保守的乐句“玩”得千变万化—和声、对位、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 非但应有尽有,而且展现在乐曲的各个部位之中。我认为演唱和演奏莫扎特最难的还是音质(timbre),这是当代歌手和乐师最难捉摸的,中国的戏迷听梅兰芳或粤剧迷听任、白,也该有同感吧,二流的演员就是唱不好。

我特别把《费加罗的婚礼》第二幕开始时这两个女声—凯鲁比诺和苏珊娜的两首著名的咏叹调—特别是前者的《你们知道什么是爱情》—细听比较一下,得到一个自己也感到吃惊的结论:演唱此角最红的现代名歌星芭托丽(我也是因为有她参加才买了这套阿巴多指挥的版本)怎么还比不上克莱伯版本中的丹尼尔(Susan Danko)?老版本中唱苏珊娜的古登(Hilde Gueden)早已被人遗忘,连我也是第一次听到;即使当年大名鼎鼎的德拉·卡莎(Lisa Della Casa)饰演公爵夫人的音色也变了,和她在马勒“第四”或施特劳斯歌剧中的唱法和音质大不相同。这三个女声融合在一起,真是天籁之音,也只有饰演费加罗的老将西比(Cesare Siepi)以他个人的雄厚音色才抵挡得住,在第一幕开始量度房间尺寸时和苏珊娜的对唱更妙不可言。

走笔至此,看来我又走火入魔了,何来修身养性?唱片版本之学乃音乐专家的学问,我不该置喙 我直到如今,已经过了花甲之年后才开始欣赏莫扎特,为时尚不太晚,因为我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即使乐坛同好或各界名人不同意我的看法,至少我也可以自得其乐。其实修身养性的妙诀就是自得其乐。

猜你喜欢
公爵夫人费加罗的婚礼修身养性
A “lifeline” to families 家庭的“生命线”
Interpretation of The Duchess of Malfi Based on the“Structure Model of Binary Opposition”
论乔叟“借用”的历史成因——从《公爵夫人之书》的开篇谈起
Chinese calligraphy:the landscape beyond comparison
修身养性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唱风格探析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伯爵咏叹调《你赢得了诉讼》的音乐分析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分析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