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 提升学生幸福指数

2017-02-12 01:20刘才斌
文学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学定思品学情

刘才斌

打造高效课堂 提升学生幸福指数

刘才斌

在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思品复习课中,一些老师对此不知如何入手,又唱起了“主角”,“占领”了课堂,走上了“满堂灌”的道路,从而使得思品复习课堂既低效,又索然无味。因此,本文着力从“以学定教”的理念出发,探寻如何打造有幸福感有生命力的高效的思品复习课堂。

思品复习课 幸福感 以学定教 因需定教

1.思品复习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惟“师”独尊,课堂沉闷乏味

我发现很多老师在上复习课时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笔记或划书-----练习-----反馈----作业。这仍是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教师的权威不容质疑,是课堂的中心,而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成了课堂上典型的“听客”和“看客”,课堂虽安静,但针对性不强,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很难得到弥补,学生复习效率低下,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做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掠夺了学生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学生的学意不浓,甚至部分学生干脆“以睡罢课”,课堂沉闷乏味。

1.2 惟“分”是图,练习铺天盖地

复习课中也有部分老师课堂上试图通过大量的练习达到复习的效果,于是课前一张复习试卷,课堂上讲解试卷,再简单的复习课本,接着课堂上又是大量的练习,课后还有试卷加以巩固。这样的课堂或许是分数上的“高效”的课堂,但实际上学生很厌烦,直接抹杀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课堂的幸福指数。于是学生也惧怕复习课,从而没有做到“学生需要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而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导致很多什么学生在做无用功,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活力不足。

1.3 惟“新”是从,复习雁过无痕

也有部分老师在上复习课时,特别是思品复习公开课时,为了追求课堂的新意,吸引学生的眼球,对各个复习环节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充实,内容非常充实花哨,最后把复习课上成了新课,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这种课堂一是推广的价值不大,因为我们不可能每节复习课都花大量的时间查阅大量的知识进行补充;二是有效性也大打折扣,课堂或许热闹,最后问题依然存在,复习雁过无痕。

2.思品复习课“以学定教”的策略探究

2.1 因需定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认为学情调查是“因需定教”的基础,是落实“以学定教”的前提。因此教师课前要做好学情调查,合理确定教学起点,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教师必须弄明白三个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自己能够解决什么?”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学案的情况,来确定这堂课的教学起点;课中,教师要在学生对学、群学时,通过巡视指导或小组汇报等形式来把握学习进程和问题解决情况,并以此调整教师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剔除无效教学内容,选取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课后再布置练习并反馈,实际上是教师进行“二次复查”的过程。总之,“因需而教”中的“需”不仅仅是课前的需要,也包括课中和课后的查漏补缺,应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2.2 巧设情境,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复习课需要我们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激活他们的思维,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的“教”要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更加侧重学生的“学”。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思品课时代气息浓厚、与社会联系紧密的特点,挖掘当地的教学资源,进而设置成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使学生在复习课上也有一定新知识的弥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关注社会,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二是在让学生关注情境知识的同时,教师要适时的嵌入课本知识点,恰当的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以致用,提升他们分析情境的能力,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从而达到“学”与“教”的有效融合,真正落实“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目的。

2.3 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探讨欲

教师的“导”包括“及时疏导,适时辅导,巧妙评导”。“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学生在学习中,如在思路受阻,遇到困难之时,教师及时地进行引导或点拨,为学生释疑解难。第二是学习或解体方法引导,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三是在复习某一具体内容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正如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说:“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因此,好的教学都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做到“以学定教”。在思品复习课中,只有立足于学生的求知欲和学情需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同学的互助,老师的点拨,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落实“以学定教”,打造高效而又有幸福感的思品课堂。

[1]富丽磊.三四五教学模式.当代教育论坛,2008(2).81.

[2]邝丽湛,何亮.思想品德教学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99,205-206.

(作者单位: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猜你喜欢
学定思品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以学定教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班里那点事儿
体育课也要“以学定教”
让学情分析贯穿教学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