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教学中挖掘写作的宝藏

2017-02-12 07:51陈川
文学教育 2017年25期
关键词:历史名人人文景观体味

陈川

从阅读教学中挖掘写作的宝藏

陈川

阅读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写作的无尽宝藏,那么如何把读和写紧密地结合起来,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素材呢?本文谈谈个人的看法。

阅读教学 写作 读写结合

一.在阅读中体味自然美景,撷取自然灵光入文。

课本所选各类作品,特别是古典诗歌中,作者慧眼独具,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自然美景,那一泓清泉、一束鲜花、一抹晚霞、一丝清风在作者笔下无不气韵飞动。作者以一幅幅自然美景,表现各种人生哲理,寄寓人生真谛。这一幅幅美景之中有陶渊明恬淡宁静的菊花,有陆放翁高洁孤独的梅花,有周敦颐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有王维充满禅意的松间明月,有鲁迅在严冬下做梦的小草,有裴多菲为爱而献身的急流。自然以她的多情多姿,以她的明艳绝伦、舒缓急促、以她的形、色、音,以她的神韵流转赋予作者神奇的启示。使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进而“情动于中而形于文”,借盛满情意的山海铺陈佳辞丽句。阅读这些佳辞丽句,它昭示我们自然是作文的一大素材,我们平时要投身自然、感悟自然。但最主要是我们要有诗人的眼光才能捕捉缕缕清风、皎皎明月,才能点化自然。因此,平时阅读中我们不但要体悟自然之美,更重要的是体味诗人的主观情思,诗人的灵秀神奇,从而铸就我们一双观察自然美景的慧眼。如无慧眼,即使置身于千里荒原或江南园林之中,也无法化腐朽为神奇,点化自然成美文。

二.在阅读中体味人文景观,写作中要弘扬人文精神。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祖先们以辛勤的汗水,无穷智慧创造了许多人文景观。作者面对这些人文景观,或睹物思人,或抚今追昔,或喟叹人生易老韶华不再。流露的那一份浓浓的历史情怀,给人慰藉,给人启迪。文人墨客面对六朝古都都慨叹历史兴衰繁华不再;王之涣登幽州台一声长叹,穿越古今文人士子寂寞心田;王勃在三秋时节登滕王阁显露才子风貌;苏轼在赤壁古战场神思飞扬;范仲淹在岳阳楼表现文人博大胸襟;今人余秋雨在莫高窟留恋忘返。读着这些文章,我们仿佛神游于人文景观的海洋中,沉浸在这些人文景观引起的作者表现的命运多舛、人生易老、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的各种复杂情感之中。跨越时空,与历史上的人文景观对话、与文人墨客及英雄樵夫对话,在对话中我们就会情感激荡、神思飞扬。把这些情感和思绪记录下来,用到写作中,久而久之,我们的作文也会内容充实起来。

三.在阅读中沉入历史,挖掘历史名人入文。

一部历史,即使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精神史。而为人类精神高擎着一盏盏明灯的就是那些历史名人。屈原为理想而“九死无犹未悔”的执著;曹操那“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的博大胸襟;司马迁“恨私心有所不尽”、“就极刑而无愠色”的为文化超越一般士人的气节观,忍奇耻大辱,完成一家之言的超人勇气;陶渊明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归隐田园、洁身自好;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藐视权贵,放浪形骸。这些历史名人为我们抹去心灵的尘埃,也是写作素材之一。我们写文章时即可引用名言名句,使文章富有文采,显得典雅凝练,同时也能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提起豪气,可以引用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说起勇气,可以引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如果作品人物是大家熟悉的,那也不妨列举作品人物作为文章素材。寄人篱下,命运悲苦,林黛玉是最典型的代表,铁骨铮铮,忠肝义胆关云长是最好的见证。平时阅读中我们有意识的积累这些素材,多角度分析人物的精神世界,写作时就可以为我所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就是启迪我们心智、点燃我们激情,进而丰富我们写作素材的过程。因此,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是我们平时阅读中决不能忽视的。我们要树立“阅读即写作”的思想,转变阅读观念,进而通过阅读迅速的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甘肃会宁县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名人人文景观体味
人文景观元素在美丽乡村中的传承与保护
你身上的体味怎么来的
康体养生,体味别样的健康生活
班级特色 体味数学,收获精彩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行摄『太行八陉』体味岁月沧桑
园林建设中人文景观元素的作用探析
合肥市历史名人文化旅游研究
中国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