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本土化的一次积极尝试
——话剧《阳明三夜》创排小记

2017-02-12 23:41周伟华
影剧新作 2017年2期
关键词:阳明王阳明排练

林 翰 周伟华

创作本土化的一次积极尝试
——话剧《阳明三夜》创排小记

林 翰 周伟华

一、《阳明三夜》创作缘起

近年来,江西省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创排的剧目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大型剧目如《生如夏花》《遥远的乡土》先后荣获文化部文华剧目奖、话剧金狮奖等奖项,在南昌、北京、山东等地展演出现一票难求的火热场面。同时,小剧场话剧演出也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省话经典剧场的出票率和上座率逐年上升,市场效应日益显现,在南昌已经形成一个人数不断增长、积极开展活动的“话剧粉丝团”。但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尚没有一部话剧“境外演出”的现状,在征求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管领导的指导性意见,广泛听取业内同行建议的基础上,于2015年提出尝试创排一部能走向港、澳、台以及日、韩演出市场的话剧,并且明确提出主要依靠本土的创作团队来完成作品的构想。

有了明确的的市场方向,那么有针对性的选题是个关键。在反复推敲、比较之后,我们认为,王阳明“心学”思想在日、韩和港、澳、台地区有较大影响,这些地方的观众在了解阳明故事、接受阳明心学有较好的“前叙事”基础,王阳明虽然祖籍浙江,但其一生事功大多与江西有关,也符合“本地化”选题和宣传江西历史文化的要求。于是最终决定以王阳明为题材创排一部话剧作品。

二、《阳明三夜》剧本构思

选题确定后,我们决定邀请卢川先生进行剧本创作。大家围绕王阳明这个题材进行了深入的商谈,初步形成《阳明三夜》剧本构思几个方面的设想:

其一、希望通过该剧,让更多的人来认识、了解王阳明的哲学思想。1949年以后,王阳明的“心学”曾一度被贴上唯心主义哲学的标签,他又是“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很长一段时期里王阳明遭受冷遇、批判。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人们对阳明心学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有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阳明学说或引用王阳明的诗句。2015年,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讨论时更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话剧《阳明三夜》就是想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让普通观众来认识一位更接近历史真实的王阳明,更好地理解心学要义。

其二、话剧的艺术形式更有利于表现作为思想家的王阳明,因此在素材的选取上主要从表现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上来考量。阳明心学是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限于一部话剧的容量,剧中只能撷取其中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的一两个点来加以表现。如王阳明年少时就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做官,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的事,而以“读书成圣贤”为人生目标。这正是中国儒学的传统,也体现了一个儒者的终极追求。剧中围绕王阳明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贯穿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为人处事的一言一行来展开叙事,并由此引申出一个朴素的人生道理:理想可以高远,实现理想的途径却要落实到每天的行动中。

其三、剧本力图在形式上进行一些探索,以人物语言和思想交流为主。创作之初,在文本风格上借鉴一些探索性话剧的表现形式,以人物对话为主,淡化人物动作性。尽管后来为了增加剧目的可看性,剧本修改稿中添加了蓝天凤、娄妃等人物形象,使剧中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多彩,动作性有所增强,矛盾冲突更加外化,但剧本以人物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框架未变。全剧体量篇幅不宜太大,舞美道具尽量简洁,节俭制作费用开支,也便于到外地巡演。

其四、在剧本结构上,以切片的形式选取王阳明一生当中三个重要夜晚发生的故事来串联全篇。对于“三夜”的设计,经历了几次修改,最初设置的是三个有明确时间点的夜晚,后又调整为夏夜、秋夜、冬夜,即决定组织勤王之师平定宁王叛乱、与被擒宁王面对面的交锋、丫山临终之夜,最后定稿修改为新婚之夜、军帐之夜、丫山之夜。

对于这“三夜”,剧作者想要完成这样的表达:“新婚的夏夜,是阳明智者人生的起点,弥漫充斥着无数的疑惑和对未来人生之路的追问;军帐的秋夜,与宁王的思想交锋对决则是阳明一生的高点,是其心学思想经历最严峻的挑战和实践检验;丫山的冬夜,既是阳明肉身的终点,却更是其精神境界的超越点,是大彻大悟之后的奋然一跃:若一生只为成圣贤,终究是成不了圣贤的;只有行动中的儒者,才是真正的儒者。”

三、《阳明三夜》排练历程

《阳明三夜》获得2016年“江西省优秀舞台艺术创作精品工程”资助和“江西省舞台艺术繁荣工程”资助,解决了生产资金的大问题,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创作这个戏的信心,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投入到创作生产中去。

经过反复倾听各方面意见,剧本七易其稿。2017年4月,进入排练阶段。省话剧团坚持本土化路线,希望通过排演剧目来培养人才、锻炼队伍。因此,在《阳明三夜》的主创人员的选择上,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即以本团力量为主、以年轻人为主。

由青年导演雷欣担任该剧导演。雷欣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学成归来就在省话工作,表、导兼顾,在《生如夏花》《遥远的乡土》中均出演重要角色,表演可圈可点。她执导的《妈妈喊你回家打鬼子》《我爱桃花》等小剧场话剧,在业界获得好评,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这次由她担纲执导,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展露其导演才华的难得机遇。在策划构思、剧本讨论和排练阶段,著名话剧演员宋运成、刘学军以其丰富的艺术经验,给出许多好建议好点子。另外,舞美、灯光、服装、道具设计也都由本团人员承担。

在演员的选择上,注重老中青搭配,既充分调动年轻演员的积极性,又注重发挥老演员的传帮带作用。林翰在剧中饰演成年王阳明,全天泡在排练场,与青年演员一起排戏,因为演对手戏的青年演员表演不到位,常常被导演叫停,一遍遍地重排,耐心地陪着青年演员反复排练,有时为缓解青年演员的紧张情绪,还不时插科打诨地点评几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青年演员对角色有了更准确的认识。饰演宁王朱宸濠的黄国光,表演功底扎实,塑造角色性格鲜明。在排练现场,他将自己的表演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演员。从人物性格的把握、语气语调的掌控,到肢体语言的运用、神态举止的拿捏,他都不其厌烦,耐心讲解、亲身示范。熊磊、熊伟等一批团里的骨干演员在剧中分别饰演冀元亨、蓝天凤等角色。他们兢兢业业、全情投入,既虚心向老演员学习,又以严谨踏实的职业态度影响和感染着青年演员。张鹏霄、龙龙、朱小贝等一批团里的青年演员,好学上进、充满朝气,积极主动地投到剧目的排练中。每一次的叫停重排都能看到他们的进步,每一次的走台合排都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尤其让人感动的是,省话退休老团长张秋君也克服病痛应邀出演“老道长”角色。

《阳明三夜》是江西省话剧团以本土力量倾力打造的一部作品。我们将努力演好王阳明的传奇人生故事,表达我们对心学思想的理解,塑造这一群充满独特魅力的人物形象。我们期待着为江西话剧舞台奉献出一台有个性有特色的好作品,为江西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林 翰:江西省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周伟华:江西省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吴建军

猜你喜欢
阳明王阳明排练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两个大忙人
杲杲冬日阳明暖好时光
合唱排练的方法研究
罗阳明:大瑶山里的年轻博士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