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学校变革从当“好”校长开始

2017-02-13 14:54佘中林
教育 2016年46期
关键词:江苏省校长教学质量

佘中林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送桥初级中学是江苏省示范初中,新建于1993年,是一所校园环境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的群众满意学校。如何在这样一所优质校中作出更大的成绩,成为笔者深深思考的问题。校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校长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校长是凝聚师生力量,为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谋划未来、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的人。换言之,优质的学校资源,良好的办学条件,较高的学校品位孕育了好校长,也成就了校长的一番事业。现如今教育界推行的高效课堂,其实就是将“教堂”改为“学堂”,将学生置于放飞思维的“学海”中。这必然需要校长正确果敢地引导、调整方向,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校长要调整办学思路

听着减负的呼声,看着“五严”规定,教学质量的提高已经不可能从加班加点、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中获得。校长作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必须落实好“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主张,必须引导教师从“辛苦型”“经验型”向“学习型”“科研型”转变,必须将课堂中的学生由传统的“等待喂饱的鸭子”,逐步培养成“跳起来摘桃子的猴子”。

校长要调整评价机制

过去认为,听话的、认真听讲、积极完成作业的学生是好学生;能讲课的、时间抓得紧的老师是好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好学生、好教师、好课的标准又应该是什么?这是我们校长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只有制定好高效课堂建设的评价和考核机制,树好典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才能为高效课堂的深化保驾护航。

校长要规定课改动作

今天的课改紧缺的不是理论、理念,而恰恰是方法与操作的恒心与毅力。为了打造高效课堂,为了纠偏,做出一些硬性规定是可以理解的,是校长果敢的体现。蔡林森校长在洋思中学天天搞赛课,让教学发生“革命”。他到永威中学后,把课改写进教书育人承包制,对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好的教师,给予奖励并增加基础工资;反之则少发当月考核工资,甚至辞退。现在不少学校规定:不使用导学案、不使用多媒体、没有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没超过10分钟等,一律视为不合格课,就是为了让课改的“东风压倒西风”。

校长要对课改通盘考虑

高效课堂建设中,不管是借鉴他校成功经验的校本化工作,还是本校课堂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工作,还有包括小组建设及其合作学习的探究,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广度、深度、效度等研究工作,都经过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需要校长预测时间表,预测改革的阻力,预测阶段性成果和问题,从而进行正确的指导。

其实校长不仅是“学海”航行的舵手,也是课改这艘大船的船长。因为校长不仅要在思想上引领、行动上决策、制度上监督,更要在过程中服务,当好学校高效课堂建设的宣传员、引路人、实践者和勤务兵,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竭尽全力,释放出自己的每一份能量。

在这四点教育理念影响下,本校工作思路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德育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以科研作先导,以彰显办学特色为突破口。学校连续15 年获得高邮市教育教学一等奖。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初中、现代化学校、安全文明校园;扬州市先进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教科研示范校、绿色学校、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学校、艺术特色学校;高邮市先进学校、文明单位、高效课堂建设先进学校、群众满意学校。连续六轮教育督导获得优秀级。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送桥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江苏省校长教学质量
江苏省交通图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江苏省政区图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论校长的修养
江苏省纪委
江苏省人大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