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废墟的故事》谈中国美术史概念、叙述与“形状”

2017-02-14 08:48刘晓达LiuXiaoda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美术史废墟美术

刘晓达/Liu Xiaoda

一、巫鸿《废墟的故事》写作时代背景

众所周知,现代美术史学科的建立一方面得益于16—19世纪古物学与美术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与现代历史学、考古学等诸多学科的逐渐成熟密切相关。民国以后,随着西方考古学、美术史与中国传统书画史、金石学等知识系统的交相互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美术史学科也在20世纪初期渐次建设,并在一开始就具有国际学科的某些特点。①经过1949年以后二十余年的封闭状态,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外学术界开始恢复交流,并使早在民国时期就具有国际学科特色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也逐渐重新焕发出活力。20世纪80年代,一些国内学者如金维诺等人利用去国外访学的机会开始不断地向国内同行介绍国外对于中国美术史学研究的状况,为海内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信息。②而在这一时期,一些执教于国外大学的中国美术史学者如林嘉琳、洪再新等人也开始向国内系统介绍20世纪以后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状况。③当然,这一时期对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介绍主要还是侧重于传统书画史研究。除上文举到的洪再新曾经编撰《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外,诸如苏立文、高居翰、方闻、李铸晋等学者的论文也曾在那个时候陆续在国内的期刊上发表,有些学者的著作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在国内出版。④另外,在海外有过求学的经历并在中国台湾地区研学至今的一些学者,比如石守谦等人,自80年代起也曾对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及中国台湾地区美术史研究情况进行过介绍,尤值得注意。⑤

相对于海外书画史研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广泛为中国美术史学界所熟知的情形,这一时期国内对海外早期中国美术史、汉唐美术史、佛教美术史与美术考古的介绍与引入则相对更为滞后一些。我想一方面大概是由于此一时期国内学者对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兴趣主要还是偏重于“书画史”领域,另一方面或许也是缘于中国一直以来就有画史、画学研究的传统,国外学者对传统中国书画史的研究往往比较能够和中国传统的书画史研究产生紧密联系。正如郑岩所言:“中国拥有上千年的‘画学’传统,当西方美术的分类系统与中国材料对接时,最容易处理的概念是‘绘画’。二十世纪美术史学者们对于彩陶和墓室壁画持续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的‘画学’的传统以及西方‘绘画’的概念相关。”⑥即便在20世纪初叶考古学全面进入中国,并且出土了大量古代文物的大背景下,学者最先想到的恐怕还是如何将这些文物,比如彩陶、画像石、墓室壁画中绘画的“介质”提取出来,进而编撰出一套完整的古代中国绘画发展的谱系来。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在这样一种“画学”传统的影响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外的中国书画史研究会最先进入到中国学者的视野中。

然而,这样一种美术史叙述的概念与经典的书写特质却很容易使我们忽略对“作品”原初语境的理解。譬如,面对墓葬中出土的壁画或画像石,传统的学者在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如何将这些精美的绘画补充进既有的“中国绘画史”中去,但却忽略了画像在墓葬建筑中的位置,与其他材料的关联,以及画像在其中蕴含的丧葬与礼仪功能。由于还缺少对画像材料的历史与考古“原境”的探索,学者也就失去了对与墓主密切关联的微观化的宗教、信仰、礼俗、社会等观念的深入分析。因此学者们也就只能就单一的层面如作品的形式风格、技法、年代、真伪、作品显示的宏观性思想观念等问题进行讨论。由此看来,后者解决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窄小,研究的材料相对也比较单一。这一不足其实在国内外的中国美术史学界都有存在。

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巫鸿、包华石(Martin Powers)等新一代学者的努力,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材料、方法、视角比之于前辈又有了变化。其突出的变化之一在于学者对美术史作品的社会学属性研究、作品的历史文化与考古“原境”研究开始增强。如包华石《早期中国的艺术与政治表达》一书并不仅仅对汉代画像石的风格进行简单分类,而是在结合文献释读和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将这些不同的风格与汉代不同的社会集团加以联系。该书曾指出武氏祠画像祠堂所代表的“古典风格”(classical style)与东汉晚期儒生们的复古主义倾向有关,而“朱鲔石室”所代表的另一画像石风格则与汉代宫廷和宦官集团对偏重浮华、享受的日常生活题材与视觉复杂性的“描述性风格”(descriptive style)的重视有关。⑦此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活跃于美国美术史学界的李铸晋在20世纪80年代时早已声名日显。虽然他并非后起之秀,但他与何惠鉴、高居翰等人合编的《中国画家与赞助人——中国绘画中的社会及经济因素》一书,研究视角则将书画研究与宫廷士夫收藏、赞助人等社会学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视角变化无疑也大大丰富了传统书画史研究的方法与视野。⑧

相对于前两者,同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巫鸿则对国内美术史、考古学界的影响力更晚一些。巫鸿年过七旬,著述等身,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为金维诺先生的高足,后来又远赴哈佛大学在张光直先生门下研习艺术史与考古学,现为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终身教授。国内学界对巫鸿著述的关注可溯源至20世纪80年代。在那一时期,他已自哈佛大学取得艺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研讨的对象是山东济宁嘉祥县出土的东汉晚期画像石祠堂。他的论文写作在回顾金石学、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史等学科对该个案研究的千年学术传统基础上,又受其老师——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张光直先生的影响。巫鸿开创性地将武梁祠堂看作是一个整体,从讨论祠堂内画像布局、组合关系出发,以“原境”“中层研究”“建筑与图像程序”等方法论作为依托,将对祠堂画像的历史、思想观念的研究与汉代学术史、思想史,以及祠堂主人武梁的学术背景、抱负理想密切结合在一起,进而提出该祠堂是由武梁亲自参与设计,并试图将其转化为承载汉代宇宙观、历史观、道德观的礼仪性建筑。位于祠堂屋顶端的祥瑞画像石象征了汉代人对天的认知,也承载了周代以来就存在的扬善惩恶的道德属性。位于东、西山墙上层的西王母、东王公仙境图则表现出汉代人对仙界的畅想。祠堂屋顶与山墙下的人类历史图像,一方面遵循着汉代史学的基本线索,同时也反映出汉代独特的夹杂有神话、政治、伦理、道德思考话语的历史观。整个祠堂建筑一方面体现出东汉画像石祠堂画像布局的共性,同时也显现了作为一位东汉晚期退隐的“处士”与今文经学学者——祠堂的主人武梁本人所具有的历史观、道德观与文学功力。⑨

巫鸿的这本著作凭借其对于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中层研究、“原境”研究等方法论的运用而得到了中外艺术史学界的广泛认同,⑩并在1989年获得了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列文森奖),他在其后的三十多年间又陆续出版了多部中国美术史著述,从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术体系。不过,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由于国内尚未对他的著作进行系统的翻译、出版,因此,中国学术界对他研究思想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有限的几篇翻译过来的学术作品上。⑪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与海外学术界的交往日趋频繁,有过海外研学背景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开始大量翻译他的学术作品(论文集与著作)。我们从下列近年来关于他著作的翻译书单上可以大致看出他最近三十多年来基本的学术历程。当然这远非全部:

1.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上、下卷),郑岩、王睿等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2.Wu Hung,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柳扬、岑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3.Wu Hung,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李清泉、郑岩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4.Wu Hung,The Double Screen: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文丹译,黄小峰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5. 巫鸿:《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梅枚、肖铁、施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6.Wu Hung,Remaking Beijing: Tiananmen Square and the Creation of Political Spa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7.巫鸿:《美术史十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8.Wu Hung,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0.(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施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该书英文版尚有另一版本:Art of the Yellow Spring: Rethinking East Asian Tomb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9.Wu Hung,A Story of Ruins: Presence and Absence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2.(《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肖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10.巫鸿、李清泉等:《宝山辽墓:材料与释读》(合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

从这个书单中,我们可以获知,《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英文原著和中文版均完成于2012年,属于巫鸿个人学术历程中最新的代表著作之一。因此,对这本专著进行必要的结构、内容上的回顾,并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清整,对于我们理解他的学术思想和探索中国美术史研究在近年来产生的最新变化也是一次重要的尝试。

二、演进的废墟历史图景:《废墟的故事》结构、内容回顾

在前文中,我们从最近四十年来海外中国美术史学界对国内美术史学界的影响,以及巫鸿本人的学术历程变迁这两条学术线索,细致讨论了《废墟的故事》一书写作的时代背景。下面,我们可以回顾全书的总体架构,进而分析该书的写作特色。

和他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一书中的开头相似,巫鸿首先在本书第一章《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中讨论了中西文化对“废墟”概念的理解异同。如他所言:西文中的“废墟”主要指拥有宏伟的外观,足以激动人心,虽然已经残破但仍然足够使人震撼的、以石头作为媒介的建筑遗存。但在他看来,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废墟并不仅指上述的具有纪念碑作用的物质遗存,比如他通过讨论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丘”“墟”概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废墟可以指建筑物遗迹,也可以指一种空虚的状态。这一认知就厘清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中的“废墟”在概念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巫鸿分析了传统文化中对“废墟”观念的视觉感受与审美,讨论废墟、“迹”(神迹、古迹、遗迹、胜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图像再现,图像如何表现流逝、损坏和颓败。在他的笔下,这种形态既可以是一处具有悠远历史的建筑遗迹,也可以是一幅画中的枯木、宫室残迹,更可以是一件件流传有序的碑石拓片,当然也可以是具有神迹、古迹、遗迹、胜迹功能的历史遗存。⑫

在第二章《废墟的诞生:创造现代中国的一种视觉文化》中,巫鸿则讨论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受西方文化与摄影技术的影响,“废墟”的图像与观念在中国本土发生变迁。比如书中提到这一时期在旅华西方画家与摄影师的影响下,中国本土画家通过绘画、报纸、影像等多种媒介开始创作“如画的废墟”这一概念。但由于这一时期的中国正面临民族独立与救亡图存的命题,所以“废墟艺术”又常常是通过表现“战争废墟”题材来唤醒国人同仇敌忾、奋起抗争的斗志。当然在具体的视觉塑造时艺术家也借用了西方艺术与摄影中经常出现的技术,如现代性(technological modernity)、殖民性(colonial visuality)图像模式,力图将中国重塑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期许。⑬

第三章《过去与未来之间:当代废墟美学中的瞬间》则将研究的视角转向抗战以后至今的中国废墟图像。作者在研究时广泛选取了绘画、电影、摄影、装置、行为艺术和城市中的各类废墟观念和图像,并将这些图像所依存的文化背景和时代氛围有机结合,以此展开分析。比如,在本章的开头,他注意到了画家司徒乔通过表现战争后满目疮痍的废墟场景,来表达抗战前后人民的饥馑困苦与悲凉。同时他也注意到在这一转型时期,司徒乔与黄新波等人对具有“悬置时间”特性的废墟题材予以的关注。当然,作者在其后又对费穆导演的电影《小城之春》进行了分析,指出电影中导演通过对古宅、城墙、人物之间的处理,在影片结尾处传递一种“告别过去,向往未来”的辞旧迎新观念。作者在本章稍后的部分则系统分析了“文革”结束以后,新一代中国艺术家们对“废墟图像”的新探索。这里面既有“星星画派”、摄影、装置、行为艺术中对旧有的社会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反思与梳理,同时也有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对新旧城市形态交织下的社会变迁的思考。其所论述的材料早已超出传统的“美术”范畴。在作者的笔下,当代中国艺术中的废墟图像既可以是一幅画中对圆明园遗址等废墟的描绘,也可以是对老旧厂房、废旧居民区的追思,同样也可以是对中央美院旧址的怀旧与反思式的摄影。作者在最后指出:中国当代艺术在与国际流行的艺术形式交流互动中,既借鉴了后者的表现格套,同时,也融汇了传统废墟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与观念。无论是故宫中被有意保留的古树,圆明园中的西洋楼故址,还是东便门前重建的城墙,抑或是依旧厂房改造的798艺术区里的革命标语,所有这些不同的视觉形式都构成了当代废墟艺术中的视觉景观,成为见证中国自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外艺术交织的产物。⑭

三、《废墟的故事》写作特色与中国美术史概念、叙述与“形状”

比起巫鸿的成名作《武梁祠》,《废墟的故事》更像是一本通论性著作。虽然限于体例与结构,其研究深度并不太够,但本书仍然显示了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属于本书的写作特色,有些则直接关系到我们对中国美术史学科概念、叙述与形状等问题的认识。大体而言,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再思。

首先,便是巫鸿对中国文化语境中“废墟”概念的界定问题。此书和他在1995年出版的《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一书的开头极为相似。⑮作者一开始也注意到中外文化语境中“废墟”的不同含义。与西方文化中“废墟”主要指“拥有宏伟的外观,足以激动人心,虽然已经残破但仍然足够使人震撼的、以石头作为媒介的建筑遗存”相比,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废墟”虽然也包含上述物质遗存,但有其自身的特色。比如他通过讨论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丘”“墟”概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废墟可以指建筑物遗迹,也可以指一种空虚的状态。这一认知就清楚地界定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中的“废墟”在概念上的差异,从而为作者对中国古代以来独具特色的“废墟”艺术奠定了一个认知概念上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说,尽管传统的美术史研究常常会依据材料来确定选题,主题先行的题目偏少,但无论是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还是这本《废墟的故事》,它呈现给读者的首先是以一个学术概念为依托,通过对这个概念的论辩清整,然后再运用各种材料对其进行不断地阐释这样的叙述方式。这种叙述方式尽管可能也会出现一些问题,⑯但整体来看,却是近年来美术史学界在选题、写作上的新趋势。这里面就涉及选题与材料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毕竟材料本身不能说话,要使材料自身显示出作为历史、考古、美术史研究中有价值的信息,那么,主动选择一个题目然后用现有材料对其进行论辩、阐释也不应当是我们刻意回避的一个选项。

其次,便是该书显示出的“原境”问题。⑰艺术作品虽主要由构图、结构、形式、色彩构成,但它被制作和使用的地方毕竟在历史上与物质性、空间性等具体的艺术品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这一点,其实早在巫鸿的博士论文中就曾指出过。他在探索武梁祠堂整体意义与功能时提出的“中层研究”就是指艺术作品的“原境”研究,⑱而他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中也特别指明了该书所用的研究方法论之一就是“原境”(contexts)研究。⑲这种研究视角当然在他其后的一系列著述中都有显现。巫鸿在本书中使用并加以分析论辩的“废墟”一词并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概念,他在研讨此概念时,曾将这一名词放入上下文语境中进行探索,并分析“废墟”在不同历史、政治、礼仪、文化语境下的意义变迁。譬如,对于“圆明园”这个概念和建筑景观实体,巫鸿指出它在清代固然是皇帝借来炫耀四海升平、坐拥天下的象征,但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却成为19世纪的西方对华夏文明进行权力征服的符号。而在民国建立后,它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又常常衍生出不同意义。比如在西方旅行者眼中,它仍是“如画废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1949年以后官方的宣传中,它又是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统治的缩影。然而,在改革开放后前卫艺术家和先锋诗人眼中,它又是中国重新走向振兴语境下多元化叙事与意义的集合体。在这一研究历程中,“原境”研究也就很好地成为对废墟图像进行发掘、叙述与阐释的工具。

最后,该书其实也很好地呈现了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美术史界对“美术史形状”的认知变迁。中国美术史学科自近代以来,受欧洲17和18世纪以来对“艺术”这个概念界定的影响,无论在美术史著述中,还是在教材编撰中,已形成了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美术这四个子概念门类,这可看作是一种经典的美术史形状,但随着美术史学科本身的发展与视角的变迁,这种“形状”的建构到底合理不合理是需要再讨论的。比如,对于在石窟寺中的壁画与雕塑,我们到底是在现有美术史叙述模式的绘画、雕塑章节分别阐述之,还是将以上资料全部放入石窟寺建筑中进行原境式叙述并注意到石窟寺内绘画与雕塑之间的关系。对于在秦汉时代帝王陵墓陪葬中出土的陶俑、青铜水禽,我们在叙述中是单纯将其看作雕塑来进行风格学、图像学的分析,还是应当将其放入陪葬坑乃至陵园这一整体的历史考古学语境中进行考量?对此,近年来已有多位学者进行了反思,进而指出传统的美术史分类叙述体系的不合理性。⑳巫鸿在2007年以后提出将墓葬研究当作美术史研究的亚学科,使其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分支,这可以看作是最近十年来美术史学术界对以上讨论所做的积极回应,㉑而他的这本《废墟的故事》则可被看作是他在2012年前后对该问题所做的延伸性思考。诚如郑岩所言:“对材料属性的认定,决定了研究者提出问题的出发点和所采用的方法。”㉒一位醉心于诗词、书画世界的明清学者在面对一大堆画像石墓葬时可能不会觉得它们有多重要,但是,经历了20世纪考古学思想与现代美术史学科训练洗礼的学人,如果在研究秦汉美术史时依然将其看作是对绘画的一般性注脚的话,那么他的研究视野未免太过狭小,他的研究成果也不会对秦汉历史与思想有深刻洞察。在巫鸿的笔下,书画作品、碑石拓片、宫室与苑林遗存、摄影、电影、破旧厂房和居民楼、美院遗址、行为艺术等都已经进入到美术史这一既传统又现代的学科研究的中心。这既反映出作者在搭建自身理论体系的自觉性,也可看作他对近些年美术史学科自身发展的积极回应。从这个角度去看,《废墟的故事》在学术史上的价值还有待学界继续探索。

结语

当美术史的选题出现新变化时,在美术史研究史料扩大、问题意识的有机推动下,当代的美术史学者们也在慢慢地对“材料”的属性进行重新检讨与认知。巫鸿的《废墟的故事》虽然仅是一部通论性著作,但其中显现的各种问题,如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叙述模式、美术史形状等都值得我们再加以思考与研判。其实,美术史的舞台不仅仅是,也不应当是对书画、雕塑等传统美术门类研究的独角戏。各类器物、建筑、墓葬、茔域、工艺美术,以及在原境视角还原叙述下的各类“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材料”都应当成为现代美术史最为关注的中心领域,这些也预示着美术史学科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历史三峡”。

注释:

①对20世纪以来中西方学术交流下的中国美术史学科的发展史研究,参阅薛永年:《美国研究中国画史方法述略》,《文艺研究》,1989年第3期,第150—158页。薛永年:《反思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与写作:从20世纪初至70年代的美术史写作谈起》,《美术研究》,2008年第2期,第52—56页。薛永年:《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艺研究》,2001年第2期,第112—127页。薛永年:《美术史研究与中国画发展》,收录曹意强、麦克尔·波德罗主编:《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意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449—458页。

②金维诺:《欧美访问散记》,《美术研究》,1981年第4期,第65—70页。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下册,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318—331页。

③林嘉琳:《美国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概况》,《美术》,1989年第5期,第50—54页,及第6页。洪再辛选编:《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1950—1987)》,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④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山川悠远——中国山水画艺术》(Symbols of Eternity——The Art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洪再辛翻译,岭南美术出版社,1989年。迈克尔·苏立文:《东西方美术的交流》(The Meeting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t),陈瑞林翻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方闻:《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Images of the Mind),李维琨翻译,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再版,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再版)。

⑤石守谦:《面对挑战的美术史研究:谈四十年来台湾的中国美术史研究》,《美术》,1989年第2期,第26—29页。他最新的美术史学史研究参阅石守谦:《台湾的艺术史研究》,《汉学研究通讯》,第31卷第1期,2012年2月,第7—15页。

⑥郑岩:《古代墓葬与中国美术史写作》,《文艺研究》,2011年第1期,第94页。

⑦ Powers, Martin J.Art and Political Expression in Early China,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1. 这一点,在郑岩近期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有过深入分析,参阅郑岩:《视觉的盛宴:“朱鲔石室”再观察》,《“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第四十一期,2016年9月,第61—144页。

⑧(美)李铸晋主编:《中国画家与赞助人——中国绘画中的社会及经济因素》,石莉翻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

⑨Wu Hung,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柳扬、岑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⑩当然,也有学者对他的这一研究方法提出了一定的批评。这在邢义田对巫鸿著作的评论中即可看出。参阅邢义田:《武氏祠研究的一些问题——巫著〈武梁祠——中国古代图象艺术的意识形态〉和蒋、吴著〈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读记》,《新史学》,第8卷,第4期,1997年12月,第187—216页。

⑪参阅巫鸿:《由“庙”至“墓”:中国古代宗教美术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编辑组:《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98—110页。巫鸿:Art in Ritual Context: Rethinking Mawangdui.(《礼仪中之美术——马王堆的再思》)陈星灿翻译,中译本收录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译:《考古学的历史·理论·实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04—430页。2.郑岩、王睿编:《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01—122页。

⑫巫鸿:《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肖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86页。

⑬同上,第87—160页。

⑭同上,第161—256页。

⑮Wu Hung,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1-15.(中译本参阅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李清泉、郑岩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7页。)

⑯关于学术界对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的评价与讨论请参阅以下论文:李零:《学术“科索沃”:一场围绕巫鸿新作的讨论》;秦岭:《巫鸿〈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一书内容简介》;贝格立:《评巫鸿〈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巫鸿:《答贝格立对拙作〈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的评论》;夏含夷:《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以上诸文均收录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02—290页。Pictorial Art,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69-70. (巫鸿:《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柳扬、岑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81—82页。)

⑰关于对巫鸿“原境”研究“中层研究”方法论的解读,参阅巫鸿:《国外百年汉画研究之回顾》 ,《中原文物》, 1994年第1期 ,第45—50页。巫鸿:《敦煌323窟与道宣》,收录(美)胡素馨(Sarah E.Fraser)主编:《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第333—334页。巫鸿:《绘画的历史物质性——日文版〈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与表现〉序》,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艺术史研究》第六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页。巫鸿:《图像的转译与美术的释读》,《读书》,2006年第8期,第58—64页。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读书》,2007年第5期,第10—18页。Wu Hung,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0, pp. 7-16.(中译本参阅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施杰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导言,第1—12页。)郑岩:《考古学提供的仅仅是材料吗?》,《美术研究》,2007年第4期,第71—76页。郑岩:《古代墓葬与中国美术史写作》,《文艺研究》,2011年第1期,第92—99页。刘晓达:《试论现行中国美术史教材中的“叙述方式”问题》,《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36—43页。刘晓达:《概念、视角、叙述与古代中国墓葬美术史书写——巫鸿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 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评述》,《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106—112页。刘晓达:《试论中国美术史研究“原境”观念的缺失》,《美术观察》,2014年第7期,第18—19页。刘晓达:《试论中国美术史教材原境视角的缺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24—29页。刘晓达:《美术史的“原境”研究:从马王堆汉墓帛画的学术史谈起》,《美术学报》,2015年第 6期,第15—22页。

⑱Wu Hung.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⑲Wu Hung,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15.(中译本参阅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李清泉、郑岩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页。)

⑳参阅巫鸿:《图像的转译与美术的释读》,《读书》,2006年第8期,第58—64页。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读书》,2007年第5期,第10—18页。郑岩:《古代墓葬与中国美术史写作》,《文艺研究》,2011年第1期,第92—99页。刘晓达:《试论现行中国美术史教材中的“叙述方式”问题》,《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36—43页。刘晓达:《试论中国美术史研究“原境”观念的缺失》,《美术观察》,2014年第7期,第18—19页。刘晓达:《试论中国美术史教材原境视角的缺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24—29页。刘晓达:《中国、美术、美术史、作品:对中国美术史学科若干基本概念的梳理》,《美术学报》,2016年第3期,第27—35页。

㉑巫鸿:《“墓葬”:可能的美术史亚学科》,《读书》,2007年第1期,第59—67页。Wu Hung,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0. 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施杰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㉒郑岩:《古代墓葬与中国美术史写作》,《文艺研究》,2011年第1期,第94页。

猜你喜欢
美术史废墟美术
“废墟”
废墟里的救赎
高校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
创意美术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外美术史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废墟(外一章)
郭诗奇作品
街头的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