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性语言的教学策略

2017-02-15 05:59陈小云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5期
关键词:模糊性肖邦自然段

陈小云

一篇完整的文本一般是由指向实写的准确性语言和指向虚写的模糊性语言两类表意系统组成。文章要想有效地表情达意,仅仅依靠准确性语言是不够的,有时模糊性语言更具有独特优势,是准确性语言所无法替代的。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很多教师常常将教学的重心设置在对准确性语言的体悟上,而对于文本中的模糊性语言极少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语言的全面感知。因此,教师在坚守“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上,既要一如既往地对准确性语言进行研读品析,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模糊性语言的表达特质,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提供支撑。

一、洞察作者思路,借助模糊性词语品味感知

汉语一直以来倡导以“含蓄”为美,讲究“言虽尽而意无穷”。这里所谈及的能够承载“含蓄”“意无穷”特点的语言,一般都是模糊性语言。指向实实在在描写的语言,不可能形成意蕴无穷的表达效果。在文本表达过程中,模糊性语言能够使作者描绘的事物更加生动直观、鲜明具体,从而真正达到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阅读教学是一种品味语言、感知语言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到文本中,真正感受文本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从模糊的语言表达中感受文字独特的魅力。

如《安塞腰鼓》一文以“静—闹—静”的结构展现了安塞腰鼓火烈、奔放的艺术特点。文本中蕴藏着大量的精确性语言值得学生在学习中细加品味与探究。在文中,作者也运用了不少模糊性语言,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意系统达到了相得益彰的表达效果。如在由静到闹的转换时,作者以“但是”“看!”这简单至极的文字加以转折。虽然并没有对安塞腰鼓进行直接的描写,但借助这一自然段中的三个字,生动再现了安塞腰鼓在表演之前的沉静,更与后面一下子迸发出来的力量形成了有效的对比。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这一模糊性语言进行深入探究,并让学生尝试将此自然段删除,对比表达效果形成的差异。很多学生立即意识到,没有这一自然段的过渡与转折,文章中场面的切换就显得十分突兀,有了这三个字,更顺应了读者的心理与规律,对于展现安塞腰鼓的特点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实际上,对模糊性词语的合理运用,更能彰显出作者语言文字的功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辨析,深入品味模糊性语言的内在魅力,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紧扣言语形式,借助模糊性词语推敲辨析

相同的事件、相同的情感,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就会产生不同的内容。语言表达的确是有优劣之分的。语言是作者内在情感的流露,是作者文学功底的彰显。高品质的语言不仅要准确、直观地再现所要描绘的内容,还要追求语言表达的意蕴之美、形象之美、分寸之美。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逐步深入到文本表达的内蕴中,通过多次诵读、深入斟酌等多种方式对模糊性词语进行推敲,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以老舍《草原》一文第4自然段为例,为了展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老舍分别对倒奶茶、摆奶豆腐、端羊肉、敬酒、互相表演节目等实质性内容进行描写,将蒙古人民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对模糊性词语的运用也显得异常精彩。“也不知怎的”生动写出了客人们完全沉浸在主人营造的氛围中,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世界;“谁都”“谁都”通过反复的语言,渲染出浓烈的和谐氛围,读来朗朗上口;“一点儿”“不大会”“再举杯”“再回敬”更是将这些浓浓的人文情怀描写得温馨感人。整段文字抑扬顿挫、清脆利落,如同来访客人的心情一样,极富跳跃的欢快之感,产生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若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将这些模糊性词语去掉与原文进行对比,内容不变但表达的情感就完全不一样了,能使学生真正认识模糊性词语,进一步丰富其语言系统,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超越机械感知,借助模糊性词语联想延伸

一般而言,模糊性语言都相对较短,但有着丰富的意蕴,在表达中形成了极具跳跃性的内容,给读者留下了认知空白,从而激发读者进行联想。因此,教师关注模糊性语言时,要注重对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填补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中,作者描写法布尔为了捕捉纺织娘整整用了三天的时间,“终于”如愿以偿。其中,文中的“三天前”“终于”,作为一种模糊性语言在表达上就显得相对笼统且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因此,教师引领学生紧扣这两处模糊性语言进行了深入想象。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想象。有的学生具体描述了法布尔在草丛中一呆就是三天的耐心过程;有的学生则形象再现了法布尔发现了纺织娘之后,蹑手蹑脚捕捉的动作细节;有的学生将关注点放置在捕捉到纺织娘之后,法布尔欣喜若狂的表现。随后,教师引领学生将这些想象补充进行整体性串联,并组建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

上述案例中,教师并没有仅仅将这两处模糊性语言的感知停留在机械、生硬的表层,而是引领学生深入探究的过程,丰富了表达的内在效果,将这些模糊性语言所蕴含着的但作者没有直接展现出来的意蕴,都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再现出来,将原本简短的词语转化为真实的耐心等待、悉心寻找、用心捕捉、开心收获等画面,真正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四、整合文本情境,借助模糊性词语练笔实践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借助教材中课文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历练,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作者在模糊性语言运用后所留下的空白和可塑性空间,为学生进行这种历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可借助这个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发展。

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很多学生都被埃斯内尔送别肖邦的场面所深深感染。在《即使你远在他乡》乐曲声的伴奏下,学生深刻理解了肖邦难以割舍生他养他的热土,难以放下自己的亲人、老师和同学,但在形势所逼之下,他“毅然”离开。肖邦是一种怎样“毅然”的状态呢?作者并没有直接言明,而是借助模糊性性语言加以概括。这就为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表达历练提供了极好的契机。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对“毅然”这个词语的表层进行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情境,具体感知肖邦为什么如此恋恋不舍,而在最后却要毅然地离开自己的家乡?在学生深入到肖邦的内心世界之后,教师则再次引领学生对肖邦“毅然”离开时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与补充。学生在此过程中,站在肖邦的角度进行想象,容易将肖邦满心装着祖国,但由于形势所逼又不得不暂时离开祖国的矛盾心理再现了出来。

上述案例中,教师并没有轻易地让课文中模糊性词语悄然溜走,而是通过对文本充分、全面的解读,探寻出“毅然”这个词语在刻画肖邦人物内心世界中所起到的真正作用,从而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于文本的核心内容,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模糊性词语在一篇文本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拥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关注教材中模糊性语言的表达效果,在逐步引领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品析与感知能力,为学生语用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基。

猜你喜欢
模糊性肖邦自然段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模糊性程度和模糊性厌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秋天
肖邦
美丽的秋天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
从修辞学角度看汉诗英译的模糊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