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文化研究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2017-02-16 14:05刘光平
参花(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遗传文化遗产院校

◎刘光平

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文化研究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刘光平

高职院校加强非遗文化研究是高校开展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寻了高职研究在非遗文化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高职院校非遗教学的实际需求,探讨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文化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有效策略。

高职 非遗 文化研究 策略

高职院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重要力量。加强高职院校非遗文化研究工作,有助于促进非遗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国家非遗传承保护做出贡献。因此,当前的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非遗文化的研究。

一、高职院校非遗文化研究的问题

(一)缺乏挖掘非遗资源意识

高职院校的教育职能决定了高职院校以培养区域性的实践技能型人才为主,高职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出发点,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非遗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现有非遗项目的教学上,而没能有效地关注国家或地区性出台的非遗传承和普及的政策,不利于高职院校引进和使用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少高职院校对开展非遗传承活动还缺乏必要的经验和科学的研究策略,不能有效地引进专业非遗人才,导致无法进行新非遗项目的开发。当前高职院校没能对保护与传承非遗项目的关系形成深刻的认识,难以在传承中将非遗精神发扬光大,因此,影响了高职院校开展非遗保护研究的质量。

(二)与职能部门联系不紧密

高职院校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产业的开发和产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使得高职院校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没能与地区性非遗保护中心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不少高职院校由于缺乏省、市级非遗保护中心的支持,导致非遗传承保护的项目质量较低,由于缺少非遗研究权威部门的指导,导致高职院校非遗研究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较低,没能推动高职非遗研究向正确方向进行,不利于高职院校融入地区非遗发展体系当中。

(三)非遗教学水平有待加强

虽然高职院校的主要精力在于非遗教学研究方面,但是高职院校的非遗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仍有待加强。目前高职院校普遍没有开发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的非遗教材,现有的教材体系不完整,因此,构建起高职院校完善的非遗传承教育体系,仍需要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要素配置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完善。当前高职院校非遗项目教学的独立性较低,非遗教学研究从属于职业技能教学领域,需要高职院校集中教学力量,深入研究高职院校非遗教学的特点和创新性理论,这样才能拓宽高职院校培养非遗人才的道路,全面开展好具体的非遗传承研究工作,提高非遗研究的有效性。

二、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文化研究的原则

(一)明确研究工作体系

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开展好非遗研究工作,应当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的特点,在充分了解历史学、民俗学和文化学的基础上探索出高职院校开展非遗研究的有效路径。首先,高职院校应当建设起完善的非遗研究机构体系,着力把理论研究与教学研究统一起来,科学规划建设高职院校的非遗传承保护研究基地,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向,制订科学的非遗研究计划,着力运用校内外的非遗研究资源,全面形成科学的非遗理论研究体系。其次,全面加强高职院校非遗人才队伍建设,既要配备必要的理论研究人才,同时又要发挥非遗传承人的带动作用,实现非遗理论专家、非遗教育工作者和非遗大师共同参与高职院校非遗研究工作的体系。注重高职非遗研究传承基地的建设,全面总结非遗教育工作经验,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内容体系,不断拓展创新性的非遗研究和传承办法,促进高职院校非遗研究与传承活动蓬勃开展,切实解决好高职院校推广非遗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二)搭建校企合作的研究平台

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文化研究应当从高职院校的职能与面临的实际任务出发,高职院校非遗研究应当突出产业性、服务性和特色传承方面的研究,实现与企业共同开展的非遗文化研究工作,可以拓展高职非遗研究的渠道,丰富非遗研究的内容,创新非遗研究项目,给高职开展非遗传承活动提供极大的动力支撑。首先,高职院校应当根据非遗文化的特点,着力按照不同类型非遗人才培养的需求,研究探索有效的非遗人才培养与传承的途径,加强非遗传承团队建设,在深化校企合作基础上实现非遗人才培养途径的创新。其次,注重研究企业在非遗产业化中积累的经验,注重总结非遗项目产业化的方式方法,研究当前非遗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转变非遗教学方向,促进高职院校培养非遗人才有更好的市场适应性,同时也利于找出非遗项目产业化的新道路。

三、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文化研究的策略分析

(一)以非遗教学作为研究的主体

高职院校开展非遗研究应当突出非遗研究的实用性,只有围绕着教学开展非遗研究活动,才能全面体现出高职院校开展非遗研究的实用价值。首先,加强高职非遗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围绕培训非遗师资力量的研究,从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入手,重点研究非遗教学工作的基本方法,探讨有效的非遗教学模式,从而起到更好的传承保护非遗项目的作用。其次,大力研究非遗项目教学与高职学生职业技能教学有效整合的方法,注重如何把非遗内容嵌入到学生专业教学的内容体系当中。最后,探索非遗必修课和非遗项目选修课的形式,同时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形式的研究,这样才能完善非遗课程体系,促进高职院校非遗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充分研究培养传承人的方法

做好非遗文化传承工作,离不开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只有注重研究如何通过高职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出高质量的非遗传承人,才能促进非遗项目不断发扬光大,起到有效传承和保护非遗项目的作用。目前,非遗传承人短缺是非遗项目发展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应当研究借助高职平台创新培养非遗传承人的方法。首先,注重研究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培养方式,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学徒模式和实习模式,着力发挥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优势,探索大批量培养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方法。其次,探索民间非遗传承人进课堂的有效方式,研究如何发挥现有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教育引导作用,使高职学生可以从非遗项目艺人和专家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构建良好校园非遗文化氛围

为了促进高职院校深入开展非遗文化研究,使广大师生积极地参与到非遗文化研究活动中来,还应当在校园内构建起良好的非遗文化宣传氛围,全面加强非遗文化的培养与氛围的构建工作。首先,注重开辟校园第二课堂,注重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播,起到全面推广非遗文化的实际作用。其次,注重在校园内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如展览、非遗项目现场演示、非遗知识讨论讲座、专题报告会、学生体验等项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还要组织学生开展非遗项目的社会调研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非遗文化研究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走近民间艺人,学习非遗文化。

四、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文化研究,必须结合教学、普及、推广等基本任务目标,拥有广泛的整体社会力量和非遗资源,创新非遗文化研究的途径和方法,通过非遗研究有效地解决高职院校非遗项目推广中的实际问题。

[1]李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基本原则[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0(04).

[2]吴彬.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建设初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责任编辑 刘冬杨)

本文系湖南省2016年度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优秀青年项目“非遗在高职院校传承保护与创新的‘五位一体’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16B080)阶段成果。

刘光平,男,硕士研究生,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非遗传承保护)

猜你喜欢
遗传文化遗产院校
非遗传承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