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17-02-18 04:11
中学政史地 2017年26期
关键词:章节理论课微课

房 俊 蒋 雯

基于微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房俊蒋雯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慕课等各类新型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不断被应用到各阶段教学中。在微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被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翻转课堂与微课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翻转知识传授与内化过程的一类教学组织形式,也被称为反转课堂,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学生课下学习,课上讨论、答疑,便于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理解并吸收课程知识,学习的主动权已掌握在学生手中。从某种角度来说,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理念,优化利用微课、数字化信息交互平台,科学延伸课堂知识,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知识。

2.微课。

微课并不等同于微视频,其配套资源体现在多方面,比如微视频、课后练习、及时点评等,微课在一定程度上颠倒或者翻转了传统教学模式。微课是翻转课堂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组成要素,微课设计、教案设计、课件制作等关乎翻转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短小精湛是微课的显著特征,有效整合了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等多方面信息。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利用电脑、手机等观看学习,利于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有效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将知识学“活”。

二、基于微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科学设计微课。

在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利用离不开微课,这就需要多角度科学设计微课。教师要根据微课特点、性质等,把握好章节知识难易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控制好微课视频录制时间,将其控制在10—15分钟之间。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上课之前,教师要多层次客观分析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认知水平等,根据该章节知识难易度以及章节重难点,制作科学的微视频,控制各知识点播放时间,在微课结尾插入一些和树立正确消费观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班级QQ群等,上传教学视频,要求班级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了解当下不同层次社会大众消费行为受哪些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者又应该怎样合理选择,解答微视频中设置的问题,使其对该新课题知识有个初步印象,便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2.构建“互动、合作”教学体系。

就翻转课堂来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互动合作学习的机会,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自主思考问题,获取所需的知识。以“价值与价值观”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微视频内容,根据学生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班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借助师生、生生互动,共同探讨微视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答学习该课题中遇到的问题,对其进行针对性教学,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探讨、交流,有效解决学习该单元知识时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说说自己对“价值以及价值观”的认识。而作为中学生,又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使他们有效内化“价值与价值观”的重点、难点知识,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在互动、合作中培养他们多方面能力,为更好地学习后续单元知识提供有力的保障。教师需要根据探讨情况,加以总结,针对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优化完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构建科学的网络微课平台。

在微课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点、性质等,围绕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构建合理化的微课平台,充分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作用。以“实现人生的价值”为例,在该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单元下各个教学内容,即“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优化利用网络技术,搜集相关资料,在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将其融入构建的微课平台中,便于学生在学习该章节知识的同时,查找相关的资料信息,有效解答预习该章节知识时遇到的问题,确保翻转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教师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围绕重点、难点知识,正确认识微课、翻转课堂,科学设计微课,构建“互动、合作”的教学关系以及网络微课平台,以此,构建高效课堂,提高翻转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章节理论课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