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微

2017-02-18 04:11
中学政史地 2017年26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内容情境

何道华

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微

●云南会泽茚旺高级中学

何道华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虽然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内容,但是对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有效的培养。案例教学能够结合巧妙的案例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构建知识网络,开展案例教学

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对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开发,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体和主要构建者。在高中地理知识中,某些知识内容和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成为一个体系,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网络的构建应当充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促使知识内容形成体系。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来进行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并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地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例如,在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中,主要是针对长江流域进行的。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地结合必修1和必修2的相关知识内容,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通过对自然、人文以及区域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和视频把案例全面地展现给学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出问题,促进讨论,开展案例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案例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引入合理的教学案例,提供知识材料和资料,通过一定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引发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实现对知识内容的总结和归纳,深入学习和掌握知识内容。例如,在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很久以前充满绿色和生机的画面,结合目前的水土流失、土地贫瘠以及黄沙漫天的情形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即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针对这两大原因还可以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战乱以及过度的砍伐和开发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谈论,让学生结合知识内容和问题,去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教师加以指导,完善知识内容。

三、设置教学情境,开展案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能够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环境中去开展教学是不现实的。因此,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对一些知识内容或者事件进行还原,引导学生在设置的情境中进行思考,逐步地去发现问题,思考和分析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内容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案例教学中设置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情境设置的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小组讨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问题的解决等多种方式,提高案例教学的教学效率。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乡土地理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结合乡土地理的人文和地理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对自身周边的环境加深认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乡土地理的有效结合能够促使教学情境更加真实,如果条件许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体验,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环境和地理。

案例教学能够促进知识内容更加直观,更加具有说服力,能够贴近现实生活,而且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案例教学,结合内容,促进学生知识网络构建,促使学生能够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进行思考和讨论,结合实际和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体会和感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内容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