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核心素养需润物细无声

2017-02-18 09:47王莉
新班主任 2017年2期
关键词:风油精王莉利己

□王莉

培育核心素养需润物细无声

□王莉

我班风油精事件始末:2016年9月的一天,班里三个较为顽皮的男孩儿小龙、小苛和小唐(均化名),恶作剧地把风油精滴进小奕(化名)的水杯里。性格内向的小奕没有向老师反映,而是回家告诉了父母。她的父亲情绪激动:“孩子读个书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吗?”并要找校长讨个说法。

怎么办?放下电话,我的大脑急速旋转,快速思考着——

1.把相关家长叫来协商谈判,化干戈为玉帛——能否成功我没有把握。首先,四位家长均文化水平不高,在这件事上是否公正明理是要打问号的。其次,谁家的孩子都很娇惯,各自护短怎么办?

2.找相关学生谈话——教师的谈话无非是批评欺负人的、安抚受欺负的,让该道歉的道歉,该原谅的原谅。但道歉者是否真改悔?原谅者是否真原谅?

思考之后,我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我需要冷静。

班级突发事件,身为班主任该如何处理?处理的目的是什么?短期行为说“把矛盾协调解决,平息了事”,但核心素养说“不!这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适应终身发展、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未来,是终生,不仅仅是眼前。

思考清楚,我立刻行动。我当即构思了一节作文课,并发微信邀请学生家长来共听,与孩子一同成长。于是,在约定的那节课,家长们坐在教室的后面,连过道上也坐得满满的。

作文课的内容从“做人的境界”谈起,讨论内容大概如下:

你在哪个境界上?

1.舍己为人、大公无私——高尚的人,我们崇敬并要学习的人。

2.利己但不损人——常人,凡人,我们理解的人。

3.损人但利己——自私自利的人,我们鄙视,但有时也有可以理解的理由。

4.损人而不利己——可恶的人,小人,坏人。我们憎恨,讨厌的人。

当讨论到第四种人的时候,我突然停下,扫视全场问:“我们班有没有损人而不利己的现象呢?”(注意,我问的是现象,而不是人。这样能促使孩子们反省、提升,又不当面伤害学生,破坏同学关系。)

哇!发言很是积极。

“上课说闲话,影响别人听课。”

“进门时使劲踢门。”

“把纸撕成碎片,让值日生很难扫。”……

班里存在的问题几乎都被揭露出来了。

我悄悄地注意那三个做恶作剧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孩子全红着脸深低着头,偶尔偷看我一下。

欧耶!效果达到了!

我放过他们,继续引领大家讨论最后一条:被损害而不敢言——胆小,懦夫,是可怜和让人同情的人。

这一条很明显我是针对受伤害的小奕的,并且展开说:“太过内向的孩子多数和家庭成长环境有关,太懦弱容易被人欺负,将来走向社会怎么办?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多锻炼、多鼓励孩子。”

讨论结束后是写作,题目是《你在哪个境界上》,我要学生把心灵的震撼记录在作文本上,再展示在黑板报上。

当孩子们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家长们悄悄撤出教室。我看到发生矛盾的四个家长在走廊上相互道歉、解释、点头、握手……一团和气。

哈哈,终于化干戈为玉帛了!

核心素养之一是参与社会,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我们需要教给孩子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且不能生硬地教,它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风油精王莉利己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聪明的蚊子
“利己”二面
交流
概念辨析、条分缕析论述文走向“深刻”的策略路径
风油精还能这么用
风油精引发的闹剧
会“偷水”的杯子
艺术百家:王莉
风油精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