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殽之战》中的“义”“礼”文化

2017-02-20 18:28李书慧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传承文化

摘要:《春秋》由孔子修订而成,《左传》是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作。左丘明深谙孔子修订《春秋》之意图,不仅继承了“微言大义”的创作手法,也传承孔子的思想体系。对此加以挖掘,既有利于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也有利于对学生修养的提升。

关键词:传承“春秋笔法”;“义”文化;“礼”文化

《秦晋殽之战》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叙述的是秦晋两个大国为争夺中原霸权的一场战争。作者左丘明继承孔子的“春秋笔法”,在精彩的故事叙述中,蕴含着丰富的“义”“礼”文化。

一、传承“春秋笔法”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左丘明为《春秋》作的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出自孔子之手,它既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蕴涵着孔子思想的政治著作。孔子“寓褒贬,别善恶”,字字针砭,在记叙历史事件的同时表现出其所倡导的仁政思想。这种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直接表达、而是用叙述性的文字委婉微妙地展现作者观点的写法被誉为“春秋笔法”(或“春秋书法”“微言大义”)。孔子运用这种写法而创作出来的《春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果——“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而这正是孔子记史所要达到的目的。

在《秦晋殽之战》中,左丘明就是运用“春秋笔法”,将孔子的施仁政、用礼制、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蕴含在对战争的具体叙述之中。

二、宣扬“义以当先”

义,甲骨文 (“羊”即“祥”,祭祀占卜显示的吉兆) (“我”即“有利我的戈”,代表征战),表示吉兆之战。其本义为:出征前的祭祀占卜,预测凶吉——如果神灵显示吉兆,则表明战争是神灵护佑的仁义之战。

1. “柩有声如牛”——天佑义者

“冬,晋文公卒”,晋国处在哀痛之中,自然要致力于丧事的办理,不会主动挑起战乱。而此时邻邦秦国却要趁火打劫,准备攻打千里之外的、与秦国没有任何冲突的、与晋国同姓的郑国,其战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实属不义,当然也不会取得胜利。如果晋国趁势征讨那些去打郑国的秦军,则是讨伐不义,其必胜。所以,当“柩有声如牛”的怪事出现之后,卜偃自然要借此传达“击之,必大捷焉”的天意。

“柩有声如牛”的叙写,看似荒诞,实则蕴涵着作者的情感取向——褒“义”贬“不义”。

2. “潜师以来”——不义必败

秦国大将杞子从郑国派人送信给秦穆公,让其派兵攻打郑国,并以自己所率领的驻扎在郑国的秦军作为内应,企图一举攻占郑国的国都——“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杞子自知本应保护而今却要消灭郑国的做法很不道义,于是只得让秦国“潜师以来”。这种“师出无名”的见不得人的勾当,自然也是不义的,不义必败。

“潜师以来”的叙述,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对秦军偷袭的不齿与愤恨。

3. “灭滑而还”——多行不义

面对汹汹而来的秦军,郑国军民同仇敌忾,积极备战。秦军得知自己阴谋难以得逞,只得选择退兵。而这支穷凶极恶的军队,此时已不讲任何道义了——只要弱小,便会被灭。“灭滑而还”让我们看到了秦军的不义。

“灭滑而还”蕴含着作者的言外之意:“多行不义必自毙。”

看,秦晋战争还未开始,其结局就已经一目了然了,那就是“不义必败,正义必胜”。

三、注重“礼以成事”

“礼”本字为“豊”,甲骨文 (像许多打着绳结 的玉串 ) (“壴”是有脚架的建鼓),其本义为:击鼓奏乐,并用美玉美酒敬拜祖先和神灵。《说文解字》中说: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孔子认为“礼”的实质应是尊重,即礼出于心。能够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做事便会顺利。

1.秦之无礼,神弗福也

(1)秦违蹇叔——无礼长辈

蹇叔凭着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政治经验,根据秦、晋、郑三方情况,将袭郑的危险明告秦穆公,对“劳师以袭远”这种违反常识的愚蠢行径作了彻底的否定。他指出袭郑必败无疑,对此“公辞焉”。短短“公辞焉”3个字,就表明了秦穆公早已下定了攻打郑国之决心,所谓的“访诸蹇叔”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蹇叔哭师之后,秦穆公“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的诅咒,再一次表明其不礼的本性。

如此失礼,焉能成事!

(2)止于免胄——无礼天子

“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这时,周襄王使王子虎通以及王孙满,往观秦师。襄王问曰:“尔童子以为何如?”满对曰:“礼,过天子门,必卷甲束兵而趋。今止于免胄,是无礼也。……无礼则易乱。”看,“违礼不详”这一连“童子”都知道的道理,而秦军却抛之脑后。

如此无礼,焉能不败!

(3)不哀晋丧——无礼他邦

秦穆公之女文赢,是晋文公重耳之妻。依据丧礼,自己的女婿去世,要亲自或派人前往吊唁,但秦穆公却无暇顾及女婿的丧事,而专心攻打与晋国同宗的郑国(郑、滑两国与晋国同为姬姓国,属周王室),这在晋国看来属于无礼。所以,先轸力主对秦军作战。

如此去礼,焉能服人!秦国的无礼做法,招致天怒人怨,其失败已经注定。

2.晋郑重礼,谐和成事

(1)皇武子辞秦——谦恭亦礼

《论语·学而》中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当得知秦军的阴谋后,郑穆公使皇武子去下逐客令。面对秦将,皇武子仍尊称杞子为“吾子”,贱称自己国家为“敝邑”,且把让杞子离开郑国的逐客令说是“吾子之将行也”。这种谦恭的态度,既符合“礼”之要求,也符合外交辞令。“谦恭”即礼,对此,皇武子做到了,这必使郑国从中获得利益。

如此得礼,无懈可击。

(2)子墨衰绖——战不忘礼

古礼认为,人去世后所进行的丧礼属于凶礼。死者的亲属按照与死者的关系亲疏远近而穿不同孝服。晋文公死后,其子晋襄公要穿白色孝服,腰系白色麻绳。当战事突然到来,晋文公尚未安葬,孝子自然不能脱下丧服。而披麻戴孝出征又被认为不吉利,所以,晋襄公把孝服染成了黑色。这种既顾及到丧事、又照顾到战事的做法,是合乎丧礼的。同时,穿着孝服征讨不义之师,更能激起晋军同仇敌忾的决心和斗志。

战不忘礼,战势有利。

(3)不顾而唾——失礼晓理

晋国重臣先轸上朝指责晋襄公释放秦帅后,面对着晋襄公“不顾而唾”,虽然自知失礼,但因愤怒到了极点也就顾不得许多了。面对先轸的失礼,晋襄公觉得自己的做法不对,于是“使阳处父追之”,无奈“及诸河”,孟明等人“已在舟中矣”。

先轸在朝堂上的“不顾而唾”虽然于礼有失,但其本意在于以这种“不礼”使得晋襄公明白“敌不可纵”的道理,然后采取补救措施,从而给人以明君之形象。这种以自己的不“礼”来成就晋襄公“宽以待人、知错就改”形象的做法,其实又是合乎为臣之礼的。

看似不礼,实则合礼。

总之,《秦晋殽之战》中,秦晋双方谁站在了“义”的一方,谁能够以“礼”待人,谁就赢得了天佑与人心,进而也就为战胜对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换言之,“义”“礼”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而这正是孔子所称颂提倡的,也是左丘明所傳承发扬的。

作者简介:李书慧(1963— ),上海市金山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传承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