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与策略研究

2017-02-23 06:31万立娟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

万立娟

摘 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体现了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发展。高校大力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基于《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实践,本文总结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意义,并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策略,以期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新变革。

关键词:高等数学 在线开放课程 混合式教学

一、引言

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开设形式多样的网络课堂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主流趋势。近十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POC等的建设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和传播,这类课程所代表的“大规模”、“强开放性”、“自由学习”、“资源共享”等特点深受教育工作者和各类学生群体的青睐[1]。自2015年4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文件发布后,各高校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学校在线课程平台的技术构建,鼓励相关教师积极申报精品在线课程教研项目,有力推动学校教学信息化和各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深化教学创新改革,不断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

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内容与形式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主要体现在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应用”两个方面。一门优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前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课程相关知识点的梳理、教学设计和微视频录制这几个方面。教师团队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到课程的重难点分布、理论与应用的结合等多方面要求,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细分。依据统一的课程模板,由相关教师对教学节段的内容进行设计,制作出清晰、美观的教学PPT,最后在专业录制人员的协助下,完成相应教学视频的制作。每一个教学视频讲授独立的知识点,录制时长为10-15分钟。视频中,根据知识点的讲解进度,在合适的时间点上,会弹出相应的问答题,促进学生思考和要点把握。借助超星泛雅平台,课程微视频及相关教学资料全部实现上线。网络平台上,课程资源被设置为自助学习区、讨论区、通知发布区。学生使用自己的账号密码登陆在线开放课程网站,便可以立即获取教学视频,浏览和下载教学资料,进行在线学习,测试和讨论[2]。

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一)实现本科教学信息化,推动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目标的协调统一发展

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趋势。世界范围内MOOC,SPOC课程的兴起,让我们感受到基于网络技术的开放式教育活动和教学管理服务变革的时代已经来临。伴随着国内各类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涌现,如网易公开课、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超星、智慧树等,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外在条件保障[3]。在线开放课程的引入,促进了教育模式的改革,有效地拓展了受教育的学生群体类型,增加了学生课程学习的机会,加深了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现了纸质教学资源的电子化,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也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可行途径。在传统课堂上,学生普遍感觉课程内容冗长、学习强度大,教学形式单一,学习兴趣不够。然而,在网络全覆盖的校园内,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某个课程知识点的学习,实现时间优化管理。生动有趣的教学视频,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了“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在网络教学资源中得以自主选择,自由学习,在讨论区和其它同学广泛交流,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主动探究,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4]。

四、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

鉴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优点和意义,青岛科技大學教务部门大力发展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笔者也有幸参与了学校《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本课程已成功上线并在全校范围内投入使用。全校2000多名理工科新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成功获取了课程资源,实现了在线开放课程“建以致用”的目标。《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在实际使用中,也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与不足。下面,本文将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具体阐述这一要点。

(一)线上课程效果方面的优势

1. 在线开放课程的创作体现了精品教学资源的融合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意义体现在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建以致用。一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成功录制,往往凝聚着整个教学团队的优势力量。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上,更体现了“精选、极致”的特点,在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上,在线开放课程力求达到“精炼、精确、精致”的“三精”标准,将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有机融合在一起,努力实现课程的精品化,提高受欢迎的程度。

2. 在线开放课程的使用体现了电子教学资源的优势和便利

借助高速的网络,学生在线学习不受学习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自主自由学习。而且,在线教学视频可被重复观看,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选择观看教学视频的内容和观看次数,有针对性地做好课程学习规划,及时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5]。另外,通过再次观看在线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克服学习遗忘,更顺畅地复习和小结,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实现主动高效学习。

(二)线下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1. 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效能发挥有待更多一线教师的认同和推广

目前,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主要是通过教学改革立项的形式开展,部分教师,尤其是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需要在完成各项既定的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进行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资料的准备和教学视频的录制。由于课程知识点碎片化,需要准备的教学节段普遍较多,加上时间并不充裕,使得广大的一线教师普遍感觉到在线开放课程的项目完成起来耗时耗力,参与在线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教学团队力量的发展壮大。此外,在线开放课程投入使用后,需要广大教师系统学习课程内容,把握课程节奏,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课程融合,安排全新的教学计划。由于在线开放课程的使用,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变革,也给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即便是当初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建设的在线开放课程,在实际的使用推广中仍旧面临着不少困难,亟待更多的一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吸纳教学新手段,积极参与到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使用中去。

2. 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效能发挥需要解决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学分互认

广大学生群体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接受程度决定着该课程建设的主要价值。然而,通过调研,我們发现,学生参与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学生完成在线开放课程的目的并不明确。一般来说,学生都是在课程教师的推荐下才会浏览在线开放课程的页面和参与课程学习,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指导,学生在线学习往往缺乏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学生在线课程的学习效果缺乏成熟的检验标准及合理的学分认证体系,导致学生在线学习的动力难以维持,弃课率高。

五、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策略和方法

针对当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现状,在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学习之后,立足于改善在线开放课程的使用效果,本文特别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策略。

(一)立足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资源,完善课程体系

根据当前《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以及笔者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大学数学类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和建设中,更需要将课程知识点整理分区,设计课程基础知识和专业应用实例两大模块,注重在应用版块中增加人工智能和数学实验等相关前沿研究内容,以利于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及时获取课程知识应用的新动态,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应用能力的新时代教育目标。

(二)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法,建立课程教学新模式

自《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上线以来,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实现了“线上先看——课堂讲解——线上巩固——混合练习”的一体化教学新模式。鉴于课程教师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程度不同,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需要他们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合理分配线上线下学习时间,并依据课程内容提前建立线上线下课程学习任。不得不说,这个过程仍需要相关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高效地完成各个教学环节,并积累相应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研讨活动中交流分享,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传统课堂教学实践的融合,大力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改革在线开放课程多样化考核方式,开放学分认证

随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全面兴起,在课程的设计和使用上,建设者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实现了在线开放课程的日益繁荣。然而,在线开放课程的使用,还涉及各教学单位在考核制度上的改革举措。适用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统一闭卷考试,显然不能满足当下时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考核要求。因此,在线开放课程的考核方式更需要实践者给予高度的重视和科学的设计。本着课程考核的过程化、多样化的基本原则,可以在评测中借助计算机技术,及时收集学生在线学习的各类数据并形成合理的分析结果,对每位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做出科学全面地评价[6]。此外,考虑到线上课程学习的效果认定利于保证后期学生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学校教务部门需要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对学生在线课程学习给予学分认证,并建立线上线下学习学分互通通道,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在线课程学习,发挥在线开放课程的效能。

六、结语

积极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既体现了高校对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要求的热烈响应和改革举措,也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和交互方式。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从学校教务部门,到一线教师,众志融合,大胆实践,全面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方法和策略。自各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投入使用以来,高校本科生的教学呈现出更加自由、开放、融合的局面,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意识得以优化和加强。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融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媒体教学一定会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开创“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高效能教学模式,逐步形成更加成熟完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牟蕾,张军,万小朋.发挥在线开放课程效能,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 革[J].中国大学教学. 2017,(6):54-55.

[2] 王超,刘兆惠,李冲冲等.高等学校工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 2017,(1):65-66.

[3] 赵洱岽,姜昊,马晓颖等. 从理念到行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大学MOOC“管理沟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 2017,(3):63-66.

[4] 李晓艳,田丽娜.高校“微课”教学设计促进教学效果策略研究[J].高等数学研究. 2017,(20):111-114.

[5] 管维红,赵彦,华驰.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在线课程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2):72-76.

[6] 张秀芹.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61所高校的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 2017,(1):79-83.

猜你喜欢
在线开放课程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基于CRP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