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浅谈

2017-02-23 06:31顾庆平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互联网+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应运而生。“互联网+”具有沟通无限制、信息实时传播、文化交融多元化特点,并且如同一把双刃剑,为当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视阈下,需要高校转变学生管理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教育管理学生,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本文着重分析“互联网+”视阈下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路径 学生管理工作

一、“互联网+”视阈下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首先,“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信息传播较快,学生信息的接收与传播,只需通过互联网载体就能够实现高效传递,进而提升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互联网+”将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与互联网相融合,发挥互联网平台传播优势,打破传统信息传播时间与空间界限,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借助移动终端获取信息。同时,“互联网+”为教师、学生信息传递提供平台,通过QQ、微信、微博社交平台,进而实现信息传递的高效性。

其次,“互联网+”视阈下,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拓展了学生管理信息内容。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多元化的信息,满足学生生活、学习需要,进而拓宽学生知识面。

最后,“互联网+”视阈下,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交流便捷性、有效性。师生、生生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QQ、微信实时沟通,相互传达彼此建议,有助于问题快速解决。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借助互联网平台,一同探讨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下,更好的学习知识内容。此外,互联网的互动性能够缓解师生信息管理的冲突,彼此阐述自身意见,进而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挑战

首先,“互联网+”视阈下,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虚拟世界,充斥着多元化的学习,这些内容参差不齐,有正能量观点,也存在陈旧、迂腐的信息言论。高校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具有极大的机会接触互联网环境,在获取互联网信息中,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沉闷与互联网虚拟环境中,甚至会听信一些不良言论,加入到一些组织中,做出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的事情。究其原因,是学生甄别信息能力不强,不能够在多元化信息中提取信息,这无疑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惑。因此,需要高校与时俱进,以正能量知识占领互联网平台,提升学生明辨是非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互联网+”视阈下,对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形成一定的冲击,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不能够满足当代学生发展需要,迫使高校与时俱进,有效的运用“互联网+”,实现传统学生管理体系与互联网的相融合,进而满足当代学生发展需要。

二、“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

(一)构建“互联网+”学生管理平台

“互联网+”视阈下,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转变工作理念,有效的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而更好的为学生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而构建学生“互联网+”管理平台,是转变高校学生工作的首步。首先,高校借助微信构建高校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在该平台中,实现图书借阅、学籍注册、学分查询等服务,使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更好的获取需要的信息。其次,构建高校学生工作群,借助微信群、QQ群,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询问教师,了解学生管理、助学金等信息内容。

同时,高校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正能量知识分成模块化,归纳到互联网平台中,以正能量知識占领互联网平台,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获取知识的针对性,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能力,进而更好的教育学生。高校将正能量知识融入到互联网平台中,提升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便捷性,使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学习相关知识理论,在课下,教师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实现线上线下学习模式,增强学生学习能力,进而提升高校学生管理质量。

(二)掌握学生动态

“互联网+”视阈下,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实效性,教师通过互联网平台,能了解学生学习动态、生活动态,对学生实时掌握,提升高校学生管理人性化,进而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教师掌握学生动态,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资源,采取大数据进行分析,更好的理解学生,进而实现高效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高校教师要充分的运用互联网平台,增强互联网平台的趣味性、针对性,吸引学生参与到互联网平台中,满足学生获取信息需要。此外,高校借助互联网平台,掌控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舆情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研究与观察,重视学生对网络舆情的分析,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互联网+”视阈下,要在互联网平台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借助互联网平台,更新创新创业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管理者综合素养,使其能够对学生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创业意识与创新能力,引领学生学习好《创业教育》、《创业实践》,进而为社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同时,在课下注重为学生开展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指导,让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促进学生更好的创新创业,进而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结 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视阈下,对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形成一定的冲击,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不能够满足当代学生发展需要。因此,需要高校与时俱进,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实现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博,赵迎欢.“互联网+”视阈下我国医药行业协会的定位与社会共治中的角色[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3):183-186.

[2] 王尹佚.“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2):230.

作者简介:顾庆平(1988—),女,汉族,山东临沂市人,曲阜师范大学学士,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互联网+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确应用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