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2017-02-23 06:31任振邦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

任振邦

核心素养被称之为课程发展与设计的关键“DNA”。当前在“核心素养”这一热词的感召下,教坛正在掀起又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教育者在实施的过程中,两种愿景日益清晰:一是关注学生发展,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能力;二是注意课程的整合性,重视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课程改革从之前对课程内容简单识记的关注,转向如何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如火如荼的课程建设热潮,催生出大量独特的课程建设经验。从表面上看,课程形态异彩纷呈,但反观课程实施(特别是课堂教学),则涛声依旧:要么以教材为中心的课程依然统帅着整个课堂教学,致使教学成为课程的附庸与奴仆,而不是课程的定义者与创生者;要么在课程整合融通的托词下,课堂呈现“放羊式”的热闹态势,看似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经历”,然而“体验”没有能够成为“经验”,学生的生命成长依然迷失在“水草充沛的牧场之中”。怎样直面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让教学活动始终顾及课程的边缘,让教学成为课程的开拓者和实践者,成为核心素养落实下的课堂教学转型的出发点和归宿,值得广大教育者思考。教育的终极意义是人的社会化,让学生在走向社会后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并能为社会服务的人。核心素养下的語文教学要做到人书合一,寻找有灵魂、有意义、有热度、有宽度、有生活的课堂。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时段:课前学,课中学,课后学,让教学成为立德树人的基地和摇篮。

课前学要让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生词的词意,将课文正确朗读并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并对作者背景相关信息加以了解。这一过程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课前学和预习是不一样的,这一阶段要进行的是达标式学习。

课中学要做到略读课文可以看课前提示语进行学习,精读课文要看课后问题进行学习讲解。这一过程由教师引导参与,不要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课后学要做到拓展阅读,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续写、改写,并实地走访,动手操作。这一步骤既可以学生自主学习,又可以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堂学习要将学习要求转化为一个个学习任务,进而进行前学检测、呈示任务、展开学习、汇报交流、评价激励等一系列活动。这个阶段要做到组内异质,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要有机地分组。学生能自己学习的知识要放手让学生自学,课堂教学要改“书声琅琅”为“静思默想”,多做圈划批注。

课堂教学还要做到营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环境,遵循合适与合理的原则,做到放得了,收得拢,循序渐进。课堂教学要改变知识的形态,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营造探究的氛围,为主动学习知识提供支持。

课堂教学还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堂上老师教学的时间为20%,学生自学时间为80%。充分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就可以减少“题海战术”的策略,运用思维导图增加学生的学习效能,除去内容的繁琐分析,以德育为先导,教学为核心,学校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确立自主发展的方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

语文教学要充分彰显母语的特点,课文尽量在一个课时完成,剩下的时间用来循环使用阅读文本,展评习作和开展语文趣味活动,并整理、整合语文园地的学习。真实的生活境遇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学生学过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过程缺少联系生活实际的环节,我们只是把知识模式化。没有联系生活的知识,只是把知识表象背熟去对付考试,就很难让学生内化为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认识到知识就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情景,因此教师要设置大量的情景化的教学过程,让孩子真实的学习能够发生。要通过实验教学,学科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一系列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应用价值和隐含着的文化内涵。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起来。把核心素养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就应当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融入到教学中去,真正体现生本课堂的育人功能。落实核心素养,不光要遵循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学习,真正实现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还要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把学习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人格,让学习者真正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科学课堂构建还要求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和观课议课。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是有区别的,听课评课是评判多位听课者这节课上得好不好,多个人对一个人的关系。观课议课是教师们协商讨论,平等共同参与,有着发展和拓展教学的可能。观课议课要读懂课堂教学要发挥教育想象,满足不同人的教学要求。教师要从观课议课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评课议课要做到被评着虚心接受批评,才能做到课堂问题的智慧碰撞。乔哈里的咨询窗理论告诉我们:我知别人也知的部分是公开区,我不知别人知的部分为盲区,我知别人不知的部分为隐藏区,我不知别人也不知的部分为未知区。听课评课就像鉴定一个国宝,要小心评估,听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语言往来,观课堂中师生的互动,创设的情境,师生的精神状态。交流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艾帕尔.梅拉比)。正如古人所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夫所以谓之观物,非以目观之,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