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与孩子的语言沟通方法

2017-02-23 06:31石胜璋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低声语速布娃娃

石胜璋

孩子的语言发展很重要,可作为教师,我们究竟要如何用语言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呢?为此,我买过这方面的书籍、光盘,经过学习、摸索与总结,我发现与班级三岁半的孩子沟通过程中,不同的语言运用在孩子身上会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在这里,我就从与孩子语言沟通方面谈一谈教育孩子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在语言的选择上

1.选择词义简明、具体、孩子易于理解的词语

能让孩子理解你所说的话是进行沟通的关键。我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通常都选用孩子能明其意思的词语,很少用一些多义词、生僻词或者有比喻义的词。对孩子说话一般很具体,不用一些笼统的词语,如“你要争取好好表现。”孩子会不明白怎样才是好好表现。“你表现不错。”孩子可能不明白“不错”到底是指什么,如果具体地说:“你能够在看完图画书后,及时把书放回原处。”孩子就更会明白自己的哪些行为是得到肯定的。为了让女儿的语言更好发展,我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叠词”,如吃饭说成是吃饭饭,还有喝水水、穿衣衣、穿鞋鞋、盖被被、擦嘴嘴等。

2.使用正面的语言

与孩子语言沟通时,我通常都会告诉孩子应当做什么,而不是指出不应当做什么。如:孩子游戏中玩了布娃娃,游戏结束后没有把布娃娃放回玩具柜,而是将布娃娃扔在一边。这时,我会对孩子说:“xx,请把布娃娃放回玩具柜。”而不会说:“xx,你不要把玩具扔在地上。”

3.用孩子乐于接受的语言,如拟人化、比喻化说法

可以通过使用一些简明浅显、形象易懂的语言,通过先扬后抑、榜样激励等方法让你说的话令孩子乐于接受。如:孩子喜欢搬椅子玩,在搬椅子时,重重地拖椅子,发出很大的声音。对这种情况我通常都会对孩子说:“我听见小椅子喊疼,是谁把椅子的腿拉疼了呀?轻点,好吗?”

4.多用描述性的语言,少用评价性的语言

实践表明,有针对性的描述性语言更容易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成功或失误之处,让他们乐于进一步提高积极性或有效改善自己的行为。

描述性的表扬语言如:“xx的小耳朵可真灵。”“你发现了别人没发现的问题。”

评价性的表扬语言如:“你是个好孩子。”“你真聪明。”“你真棒。”等。

描述性的批评语言如:“你把书皮撕了,图书多疼啊。”

评价性的批评语言如:“你怎么这么调皮。”“你这个讨厌的孩子。”“你是个小傻瓜。”等。

二、语气、语调的选择

1.“低声”是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的沟通方式

“低声”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很有效:当孩子尿湿了裤子,低声能让孩子保持尊严;当孩子在午睡的时候说话,低声能让安静的睡眠氛围继续;当孩子跟你说心里话的时候,低声更能让孩子娓娓道来。

即使是对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低声也能让你更接近他的内心,不要对孩子的错误大场呵斥。大声呵斥或许能解一时之气,但对你和孩子的沟通往往会起反作用。

2.亲切、柔和的语气能让孩子更愿意与你沟通

亲切柔和的语气会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让他更愿意对你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更愿意接受你的建议。

3.放慢语速,有利于走进孩子的世界

与孩子沟通时的语速要比与成年人沟通时慢一些,语速太快容易导致孩子听得不清楚。当然也不能太慢,太慢的语速会使幼儿等得着急,降低孩子与你沟通的积极性。

三、与孩子沟通时语言上出现的其他问题

1.不说恐吓性的话语

有的家长当幼儿不听话或哭闹的时候,会用一些恐吓性的语言制止他们的行为,如有的小孩在吃饭的时候哭闹,家长就会说:“你不吃饭,就不要你在我们家了。”有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打架了,家长就对他说:“你不乖,要打人,我们都不要你了。”或者说:“你打人,我们就要打电话报告警察,让警察叔叔来捉你。”对不睡觉的孩子就说:“你再不睡觉,我就要打你了。”这些话语都是針对孩子害怕发生的某事来说,可能当时对制止孩子的行为有一定的作用,但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2.不用命令式、警告式的句型说话

在与孩子沟通时避免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等句型说话,因为这些句型都容易让孩子觉得你高高在上,不尊重自己,从而产生畏惧、抵抗心理。

3.少用表达沮丧、失望的句子

“怎么会遇上你这种孩子!”“这孩子怎么会这样!”“从未见过像你这样调皮的孩子!”“你太让我失望了!”等等,都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价值。

猜你喜欢
低声语速布娃娃
辩论赛之语速
你有病吗
金铜时代
说话时语速慢点有益身心
完形填空
布娃娃打吊针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
布娃娃脏了
可爱的布娃娃